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下级分类:
金匮要略方论
|
温病条辨
|
黄帝内经灵枢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素节注类编
|
内经博议
|
内经评文
|
内经知要
|
难经
|
难经悬解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金匮钩玄
|
金匮要略心典
|
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二注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金匮翼
|
类证活人书
|
中藏经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痘证总论
《素问》曰:治病必求其本。盖不知其本,举手便误,后虽有锦绣心思,皆鞭长莫及矣。治痘明家,古来不下数十,可称尽善,不比温病毫无把握,尚俟愚陋之鄙论也。但古人治法良多,而议病究未透彻来路,皆由不明六气为病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3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痘证禁表药论
表药者,为寒水之气郁于人之皮肤经络,与人身寒水之气相结,不能自出而设者也。痘证由君火温气而发,要表药何用?以寒水应用之药,而用之君火之证,是犹缘木而求鱼也。缘木求鱼,无后灾;以表药治痘疮,后必有大灾。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3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痘证初起用药论
痘证初起,用药甚难,难者何?预护之为难也。盖痘之放肥,灌浆,结痂,总从见点之初立根基,非深思远虑者不能也。且其情势未曾显张,大约辛凉解肌,芳香透络,化浊解毒者,十之七、八;本身气血虚寒,用温煦保元者,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治痘明家论
治痘之明家甚多,皆不可偏废者也。若专主于寒、热、温、凉一家之论,希图省事,祸斯亟矣。痘科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家,钱主寒凉,陈主温热,在二家不无偏胜,在后学实不可偏废。盖二家犹水火也,似乎极不同性,宗此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相传痘疮稀少,不过数十粒,或百余粒,根颗圆绽者,以为状元痘,可不服药。愚则以为三、四日间,亦须用辛凉解毒药一帖,无庸多服;七、八日间,亦宜用甘温托浆药一帖,多不过二帖,务令浆行满足。所以然者何?愚尝见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痘证限期论
痘证限期,近日时医,以为十二日结痂之后,便云收功。古传百日内,皆痘科事也。愚有表侄女,于三、四月间出痘,浆行不足,百日内患目,目珠高出眼外,延至次年二月方死,死时面现五色,忽而青而赤而黄而白而黑,盖毒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行浆务令满足论
近时人心不古,竞尚粉饰,草草了事。痘顶初浑,便云浆足,病家不知,惟医是听。浆不足者,发痘毒犹可医治;若发于关节隐处,亦致丧命,或成废人;患目烦躁者,百无一生,即不死而双目失明矣。愚经历不少,浆色大约以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疹论
若明六气为病,疹不难治。但疹之限期最迫,只有三日。一以辛凉为主,如俗所用防风、广皮、升麻、柴胡之类,皆在所禁。俗见疹必表,外道也。大约先用辛凉清解,后用甘凉收功。赤疹误用麻黄、三春柳等辛温伤肺,以致喘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钱氏制泻白散,方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治肺火皮肤蒸热,日晡尤甚,喘咳气急,面肿热郁肺逆等证。历来注此方者,只言其功,不知其弊。如李时珍以为泻肺诸方之准绳,虽明如王晋三、叶天士,犹率意用之。愚按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2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万物各有偏胜论
无不偏之药,则无统治之方。如方书内所云:某方统治四时不正之气,甚至有兼治内伤产妇者,皆不通之论也。近日方书盛行者,莫过汪讱庵《医方集解》一书,其中此类甚多,以其书文理颇通,世多读之而不知其非也。天下有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1
温病条辨-卷六 解儿难-草木各得一太极论
古来著本草者,皆逐论其气味性情,未尝总论夫形体之大纲,生长化收藏之运用,兹特补之。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凡干皆升,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21
温病条辨-卷四 杂说-汗论
汗也者,合阳气阴精蒸化而出者也。《内经》云: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盖汗之为物,以阳气为运用,以阴精为材料。阴精有余,阳气不足,则汗不能自出,不出则死;阳气有余,阴精不足,多能自出,再发则痉,痉亦死;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9
温病条辨-卷四 杂说-方中行先生或问六气论
原文云:或问天有六气,风、寒、暑、湿、燥、火。风、寒、暑、湿,《经》皆揭病出条例以立论,而不揭燥、火,燥、火无病可论乎?曰:《素问》言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者,盖以四气之在四时,各有专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9
温病条辨-卷四 杂说-伤寒注论
仲祖《伤寒论》,诚为金科玉律,奈注解甚难。盖代远年湮,中间不无脱简,又为后人妄增,断不能起仲景于九原而问之,何条在先,何条在后,何处尚有若干文字,何处系后人伪增,惟有阙疑阙殆,择其可信者而从之,不可信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9
温病条辨-卷四 杂说-风论
《内经》曰:风为百病之长。又曰:风者,善行而数变。夫风何以为百病之长乎?《大易》曰:元者善之长也。盖冬至四十五日以后,夜半少阳起而立春,于立春前十五日交大寒节,而厥阴风木行令,所以疏泄一年之阳气,以布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9
1 ...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 74
/ 7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