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经典类
订阅
经典类
下级分类:
金匮要略方论
|
温病条辨
|
黄帝内经灵枢
|
黄帝内经素问
|
灵素节注类编
|
内经博议
|
内经评文
|
内经知要
|
难经
|
难经悬解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金匮钩玄
|
金匮要略心典
|
金匮要略
|
金匮玉函经二注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
金匮翼
|
类证活人书
|
中藏经
温病条辨-自序
夫立德立功立言,圣贤事也,瑭何人斯,敢以自任?缘瑭十九岁时,父病年余,至于不起,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不知医,尚复何颜立天地间,遂购方书,伏读于苫块之余,至张长沙“外逐荣势,内忘身命”之论,因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6
温病条辨-凡例
一、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文尚简要,便于记诵,又恐简则不明,一切议论,悉以分注注明,俾纲举目张,一见了然,并免后人妄注,致失本文奥义。 二、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6
温病条辨-卷首 原病篇
一、《六元正纪大论》曰:辰戌之岁,初之气,民厉温病;卯酉之岁,二之气,厉大至,民善暴死;终之气,其病温。寅申之岁,初之气,温病乃起;丑末之岁,二之气,温厉大行,远近咸若。子午之岁,五之气,其病温。巳亥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6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一、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此九条,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暑温
二二、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脉芤甚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此标暑温之大纲也。按温者热之渐,热者温之极也。温盛为热,木生火也。热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伏暑
(按:暑温、伏暑,名虽异而病实同,治法须前后互参,故中下焦篇不另一门。) 三五、暑兼湿热,偏于暑之热者为暑温,多手太阴证而宜清,偏于暑之湿者为湿温,多足太阴证而宜温;湿热平等者两解之。各宜分晓,不可混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湿温
四三、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温疟
五十、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故但热不寒,令人消烁肌肉,与伏暑相似,亦温病之类也。彼此实足以相混,故附于此,可以参观而并见。治以白虎加桂枝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秋燥
五四、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春秋二令,气候较夏冬之偏寒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一 上焦篇-补:秋燥胜气论
按前所序之秋燥方论,乃燥之复气也,标气也。盖燥属金而克木,木之子,少阳相火也,火气来复,故现燥热干燥之证。又《灵枢》谓:丙丁为手之两阳合明,辰巳为足之两阳合明,阳明本燥,标阳也。前人谓燥气化火,经谓燥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5
温病条辨-卷二 中焦篇-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暑温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4
温病条辨-卷二 中焦篇-暑温 伏暑
三八、脉洪滑,面赤身热头晕,不恶寒,但恶热,舌上黄滑苔,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小便短,大便闭者,阳明暑温,水结在胸也,小陷胸汤加枳实主之。 脉洪面赤,不恶寒,病已不在上焦矣。暑兼湿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4
温病条辨-卷二 中焦篇-寒湿
四三、湿之入中焦,有寒湿,有热湿,有自表传来,有水谷内蕴,有内外相合。其中伤也,有伤脾阳,有伤脾阴,有伤胃阳,有伤胃阴,有两伤脾胃,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伤脾胃之阴者十居一、二。彼此混淆,治不中窾,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4
温病条辨-卷二 中焦篇-湿温(疟、痢、疸、痹附)
五四、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在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因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也,首如裹,目如蒙,热能令人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4
温病条辨-卷二 中焦篇-秋燥
一百、燥伤胃阴,五汁饮主之,玉竹麦门冬汤亦主之。 五汁饮(方法并见前) 玉竹麦门冬汤(甘寒法) 玉竹(三钱) 麦冬(三钱) 沙参(二钱) 生甘草(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土虚者,加生扁豆;气虚者 ...
分类:
温病条辨
2015-12-4 23:14
1 ...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 74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