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四诊类
订阅

四诊类

三指禅-卷一-有胃气者生
四时之脉,和缓为宗,缓即为有胃气也。万物皆生于土,久病而稍带一缓字,是为有胃气,其生可预卜耳。 (统六脉而言,不得独诊右关。)
分类:    2015-12-9 21:39
史载之方-附录一
黄丕烈跋 向闻白堤钱听然云,北宋时有名医,因治蔡京肠秘之症只用紫菀一味,其病遂愈,医者由是知名,其人盖史载之也。后余友顾千里游杭州过石冢严久能于湖上,出各种古书相质,归为余言,中有史载之方二卷,真北宋 ...
分类:    2015-12-9 21:39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溏泄
冷泄不言而喻。热亦能泻者。盖冷泻譬之盐见火热则凝。冷则复消。热泻譬之水寒则结凝热则复化为水。此外证状不一。疑似之间。并用先见分水丸一二服。惟伤食泻不可用。 寒泻。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 ...
分类:    2015-12-9 21:39
三指禅-卷一-脉贵有神
无病之脉,不求神而神在,缓即为有神也。方书乃以有力训之,岂知有力,未必遂为有神,而有神正不定在有力。 精熟缓字,自知所别裁。
分类:    2015-12-9 21:39
史载之方-附录二
王振声跋 此书自郡斋读书志已下,皆未着录,郡中黄复翁得之石冢严氏,此即从之过录者也,载之名不甚着,其始末无考,惟据复翁跋称,宋稗类钞载,眉州朱师古得异疾,趋郡谒史载之,宋时眉州属成都府,是载之为成都人 ...
分类:    2015-12-9 21:39
三指禅-卷一-读缓字法
焚香跌坐,静气凝神,将缓字口诵之,心维之,手摩之,反复而详玩之,久之,缓归指上。以此权度诸脉,了如指掌。
分类:    2015-12-9 21:39
三指禅-卷一-四时平脉
天地之气,分寄四时,化生万物。故春木、夏火、秋金、冬水,皆乘其令以分司,独土则通旺于四季。分阴分阳,迭用柔刚,盖言平也。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脉即与之为比附。春为肝木,脉弦,夏为心火,脉洪,秋为肺金,脉 ...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浮、沉、迟、数四大纲
立缓为标,言平脉,即统该乎弦、洪、毛、石;提病脉,先分着于浮、数、迟、沉。 而二十二脉之旁见侧出者,无不寓于其中,举其纲而目自见。
分类:    2015-12-9 21:38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交肠
交肠之病。大小便易位而出。盖因气不循故道。清浊混淆。宜五苓散调气散各一钱。加阿胶末半钱。汤调服。或研黄连阿胶丸为末。加木香末少许。再以煎汤送下。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浮
(《脉经曰》:“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崔氏曰:“如水上漂木,主表”。) 浮从水面悟轻舟,总被风寒先痛头。里病而浮精血脱,药非无效病难瘳。 浮紧伤寒,浮虚伤暑,浮数伤风,浮迟伤湿。亦有里病而浮者。浮而云腾 ...
分类:    2015-12-9 21:38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泻血
泻血。当辨其色。色鲜为热。色瘀为寒。热血连蒲饮。寒血理物汤。血色鲜红者。多因内蕴热毒。毒气入肠胃。或因饮酒过多。及啖糟藏炙爆。引血入大肠。故泻鲜血。宜连蒲散。吞黄连阿胶丸及香连丸。或一味黄连煎饮。大泻 ...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沉
(《脉经》曰:“重手按至筋骨乃得。”杨氏曰:如石沉水底,主里。”) 沉居筋骨有无 ,着骨推筋仔细摩。 有病而沉兼别脉,沉而无病世人多。 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积,沉紧冷痛。多有无病脉沉者。沉居命脉悠长 ...
分类:    2015-12-9 21:38
脉诀乳海-卷三-七表脉交变略例论
洁古曰。七表脉者。是客邪来伤主。乃阴乘阳也。其证若身热(外阳)恶寒。(内阴)是外阳而内阴见也。七表脉。但热而不恶寒者。(表里俱属阳)是内外皆阳也。七表证。自汗恶风。却得八里脉者。(阳证见阴脉)当用麻黄 ...
分类:    2015-12-9 21:38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八 大小腑门-肠风脏毒
(附痔漏肠痈) 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脓毒。或在粪前。或在粪后。并宜米饮汤调枳壳散。下酒煮黄连丸。或枳壳散。或乌梅丸。此乃因登圊粪中有血。却与泻血不同。或用小乌沉汤和黑神散。米饮调下。粪前后有 ...
分类:    2015-12-9 21:38
三指禅-卷一-迟
(《脉经曰:“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迟为阳不胜阴,脉来不及) 迟惟三至欲亡阳,好与医家仔细详。 总是沉寒侵脏腑,只宜温药不宜凉。 浮迟表寒,沉迟里寒,有力积寒,无力虚寒,未有无寒脉迟者。迟为内病壅阏,温 ...
分类:    2015-12-9 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