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首页
›
古籍
›
四诊类
订阅
四诊类
下级分类:
濒湖脉学
|
察病指南
|
察舌辨症新法
|
临症验舌法
|
脉经
|
脉诀汇辨
|
脉诀乳海
|
脉理求真
|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奇经八脉考
|
三指禅
|
史载之方
史载之方-卷上-伤寒论
病有悬性命于毫发之端,决死生于顷刻之下,死生之间,系医者之工拙,医者之工,则病之痊愈速如转圜。医者之拙,则所投之药过于白刃,此伤寒之病,非独伤人之急,医者之难事也,古人有言,一日二日,在于皮肤,四日五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吐血
(见血门)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2
史载之方-卷上-诊失血
脉诀谓芤为失血,芤脉状如按环子,内面两头有,中间曲而缺,非谓绝也,若心脉肝脉带芤,而肺脉浮以数,又肺脉微弦而紧,则骨蒸咯血。 心脉芤而肺脉软沉,尺脉沉伏,微微带紧,肠风下血。 心肺芤而尺脉紧,膀胱滑,小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2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停饮伏痰
饮凡有六。悬溢交痰留伏。痰饮。特六饮之一耳。人病此而止曰痰饮者。盖停既久。未有不为痰。多因气道闭塞。津液不通。譬如沟渠壅遏。积淹停滞。则倒流逆上。瘀浊臭秽。无所不有。若不疏决沟渠。而欲澄治已壅之水。而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2
三指禅-卷二-风痹脉论
病有明医能治,草医能治,而大医不能治者,风痹也。痹者,闭也,谓兼寒湿闭塞经络而痛也。《内经》所以有风胜、寒胜、湿胜之分,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语。诊其脉浮紧而弦,要归于风,病发肝经,殃及肢体。中于骨则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诊失精
肾脉虚,绵软而沉,又微以濡,凡尺脉得八里,脉又搏击,皆失精,心脉动,多梦交,六脉濡缓而轻浮,又涩,多溺精。 六脉濡,肾脉沉而细,膀胱脉动而缓以大,心脉动而浮,主小便白浊,肝心脉弦而肾脉紧而细,重手按之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翻胃
翻胃之病。所以重于呕吐者。呕吐食入即吐。翻胃则或一日半日食复翻上。不化如故。腹中非不欲食。不肯留。胃气不温。不能消食。食既不消。不为糟粕。而入大肠。必随气逆上。从口而出。故翻胃人胸膈多为冷气所痞。二陈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三指禅-卷二-老痰不变脉论
天下怪怪奇奇之症,诊其脉,依然园静和平者,老痰也。夫痰之名不一,其源亦不一,皆足以变脉,惟老痰隐伏于肠胃迥薄之处,不关五脏,不伤六腑,故脉不变。但年积久而作崇,以余所亲自阅历,怪症百出者言之;有耳初闻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不喜食
脾运食而传于肺。脾气不足。故不喜食。宜启脾丸。煮朴丸。若脾虚而不进食者。当实脾。宜鹿茸橘皮煎丸。若脾冷甚而不进食者。理中汤。未效。附子理中汤。加砂仁半钱。或丁香煮散。心肾虚。致脾气不足以运者。鹿茸橘皮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诊疝
疝之病,尺脉紧而动,按之即虚。 肺脉轻弦而虚,胃脉沉濡而软,尺脉绵软,寒厥入胃肺,主少腹,少腹当如有形,肾虚即成 疝疾。 肝脉弦而疾,肾脉绵软而虚,亦为以厥阴只阴器络阴而过,乃为 疝。 六脉急沉,为疝为瘕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噫气吞酸
吞酸者。宿食所为。故曰中脘有饮。嘈有宿食。则酸。噫气吞酸。嗳宿腐气。逆咽酸水亦有每晨吐清酸水数口。日间无事者。亦有膈间常如酸折。皆饮食伤。兼中脘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神曲麦 各半钱。或八味平胃散。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三指禅-卷二-痫症脉论
诸痫病发,卒倒抽掣,叫吼吐涎。因其声之似,而有猪痫、马痫、羊痫、牛痫、鸡痫之分。溯其源,卒倒无知者,痰迷心窍也;搐搦抽掣者,风入肝经也。名虽不一,不外心肝二经。经曰:“脉滑大,久自已;脉坚小,死不治。 ...
分类:
三指禅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诊汗脉
脉诀曰:阴微盗汗,劳兼有此,特其一端耳,大抵汗为血之余,若阴微,则血不足,则当主少汗,此言微盗汗,当绵软而涩,右手膀胱急而沉,心脉搏而动方主盗汗,小府涩,忽失精。 六脉皆滑,主汗,以其阴气有余,故多汗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卷之六 诸嗽门-咳逆
胃实即噫。胃虚即哕。逆者。胃中虚。膈上热也。咳逆为病。古为之哕。近为之呃。乃胃寒所生。寒气自逆而呃上。此证最危。间有热呃。已见伤寒证。其有他病发呃者。皆属寒。宜用半夏一两。生姜两半。水一碗。煎半碗热服 ...
分类: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2015-12-9 21:41
史载之方-卷上-论膈噎
六脉微而涩,肾脉绵软而沉,来迟去疾,如代脉相似,心脉沉,主元阳正气虚弱,阳事不起,小便余沥,轻冒风雨,忽吃些子冷物,即胸中噎塞,如有一块物在喉中,饮食无味。 隔塞不快,饮食难下,两胁胀满,忽时气痛冲心 ...
分类:
史载之方
2015-12-9 21:41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40
/ 40 页
下一页
相关分类
经典类
中药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