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外科类
订阅

外科类

外科理例-卷七-胃脘痈一百三十五
胃脘痈当候胃脉。人迎者。胃脉也。其脉沉细。气逆则甚。甚则热聚胃口而为痈。若脉。脓已成。迟紧。虽脓未就。已有瘀血。宜急治之。否则邪毒内攻。腐烂肠胃。不可救也。宜射干汤 射干(去毛) 栀子 赤茯苓 升麻(各一 ...
分类:    2015-12-7 22:35
伤科补要-第二十则·手腕骱
腕骨,即掌骨,乃五指之本节也,俗名虎骨。其大小六枚,凑以成掌,非块然一骨也。 其上并接臂、辅两骨之端,其外侧高骨,俗名龙骨,能宛屈上下,故名腕。若手掌着地,只能伤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启玄-卷之五-腰痈
腰痈(图缺) 此疮发于软肋下近腰带脉五枢维道穴。是足少阳经。多气少血。寒热 肿痛。余治一人脓出一桶余。内托大补而愈。左右相同。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痈疽五善歌
心善精神爽,言清色润鲜,不躁不烦渴,寤寐两相安。肝善身轻便,不怒不惊烦,指甲红润色,起坐觉安然。脾善唇滋润,知味喜加餐,脓黄不臭秽,大便不稀干。肺善声音响,不喘无嗽痰,皮肤光润泽,呼吸气相安。肾善不午 ...
分类:    2015-12-7 22:35
伤科补要-第二十一则·臀骱骨
胯骨,即髋骨也,又名髁骨。其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纳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机,又名髀枢,即环跳穴处也,俗呼臀骱。若出之,则难上,因其膀大肉浓,手捏不住故也。 必得力大者三、四人,使患者侧卧,一人抱住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理例-卷七-脑疳一百三十六
一儿头患白疮。皮光且急。诸药不应。名曰脑疳疮。乃胎毒挟风热而成。服龙胆丸 及荟末于鼻内。兼搽解毒散而愈。若重者。发结如穗。脑热如火。遍身汗出。囟肿胞高。尤当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痈疽七恶歌
一恶神昏愦,心烦舌燥干,疮色多紫黑,言语见呢喃。二恶身筋强,目睛正视难,疮头流血水,惊悸是伤肝。三恶形消瘦,疮形陷又坚,脓清多臭秽,脾败食不甘。四恶皮肤槁,痰多韵不圆,喘生鼻频扇,肺绝定归泉。五恶时引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启玄-卷之五-内痈
内痈(图缺) 痈疽所生。原无定处。内因七情浓味挟郁而成。凡疮生外体易治。在腔子里盲膜旁作痛。服药不愈。其脉重取芤数。非痛脉也。知有脓也。以四物汤加桔柴胡香附角刺数剂。脓出大便而安。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理例-卷七-肺疳一百三十七
一儿咳嗽。喘逆。壮热恶寒。皮肤如粟。鼻痒流涕。咽喉不利。颐烂吐红。气胀毛焦。 作利。名曰肺疳。以地黄清肺饮及化 丸治之而愈。
分类:    2015-12-7 22:35
伤科补要-第二十二则·大楗骨膝盖骨
大楗骨,名髀骨。上端如杵,入于髀枢之臼,下端如锤,接于 骨,统名曰股,乃下体两大支之通称也,俗名大腿骨。其下有膝盖骨,即连骸,又名膑骨,形圆而扁,覆于楗 上下两骨之端,本活动物也。内面之筋,上过大腿至两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竹木刺入肉
竹木刺入肉,拔不出者,用象牙磨水滴之,良久自出。或用蝼蛄捣烂敷之亦出。若日久血凝肿胀者,以花蕊散,用象牙水调敷,瘀血散而刺并出矣。 外科症治方药\竹木刺入肉花蕊散花蕊石为末八两,硫黄末四两,和匀,瓦罐盛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启玄-卷之五-脾痈
脾痈(图缺) 此痈生肩真 俞二穴。乃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乃脾受浓味所生也。宜汗之。经云。汗之则疮止是也。毒从汗出而散。宜仙方活命饮加减。及引脾经药治之。托出其毒外以敷药上之效。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十三方考-上编-诸般坏症歌
初起如粟痒微生,未老头白痛渐增,一日寒热发战起,三四发泡硬如疔,昼夜昏沉痒不止,四红五紫六日青,人若犯此无脓症,十人之中九不生。
分类:    2015-12-7 22:35
伤科补要-第二十三则·骨脚踝跗骨
骨,即膝下踝上下腿骨也,俗名 胫骨。其形二根;在前名成骨,其形粗;在后名辅骨,其形细,俗名劳堂骨。下至踝骨、 骨之下,足跗之上,两旁突出之高骨也。在内名内踝,俗名合骨;在外为外踝,俗名核骨。其骱出者,一 ...
分类:    2015-12-7 22:35
外科理例-卷七-蛔疳一百三十八
一儿眉HT 多啼。呕吐清沫。腹痛肚胀。筋青。唇口紫黑。肛门作痒。名曰蛔疳。服大芦荟丸而愈。
分类:    2015-12-7 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