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外科类
订阅

外科类

外科启玄-卷之五-箕HT痈
箕HT 痈(图缺) 此疮发于阴囊后谷道前。乃任督脉所起之处也。亦有湿热而生。或劳逸及妒精所有。宜内疏内托。随症施治则安。戒怒气房事。不然成漏矣。有一人生此及茎中三处。漏尿溺。余为治好。二月后因房事复发。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落水
救落水,以其人横伏水牛背上,沥出腹中之水。如无牛,以凳代之。随用通天搐鼻散吹鼻孔中,得嚏则活。独用半夏末吹之亦佳。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十三方考-下编-瘰
瘰 为疡科中最难治之一种顽固症候,其症之成也,往往三五成群,牵藤成串,故有串之称,亦有窜胸窜胁者,种种现象不一而足,溃后则脓水常流,终岁穷年,缠绵不愈,名虽有五,治法则一。在初起时可用紫背天葵草服之, ...
分类:    2015-12-7 22:34
伤科补要-第二十七则·胸腹胁肋痛闷
伤损之症,胸腹痛闷。因跳跃捶胸,闪挫举重,劳欲恚怒所致。喜手摸者,肝火伤脾,用四胸胁闷痛,日晡发热,肝经伤也,用加味逍遥散。若胸腹闷痛,饮食少思,肝脾气俱伤也,用四君子汤,加芎、归、柴、栀、丹皮。若胸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理例-卷七-历节风一百四十二
一妇患 。寒热 痛。服人参败毒散。翌日遍身作痛。不能转侧。彼云素有此疾。每发月余自止。服药不应。妇人体虚。因受风邪之气。随血而行。淫溢皮肤。卒然掣痛。游走无常。名曰历节风。治以四生丸而愈。(此凭脉也。)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启玄-卷之五-挟痈
挟痈(图缺) 此疮发于腋内。乃手厥阴经。多血少气。天池穴边者令人寒热大痛。掌热臂急面赤。初则内疏之。次则散毒托之。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魇梦不醒
魇梦不醒,吹以通天散,更用葱白生姜煎汤灌之。 搐鼻通天散 猪牙皂角(去皮弦一两) 细辛(去叶) 半夏(各五钱) 共为极细末,每用一二分,吹鼻中,得嚏则苏。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十三方考-下编-痰核
痰核者其核亦成串,三、五不等,多生于左右二颊下,或左右二颏,有气、血、风、痰、酒之五种,名虽有五,而其根则一,惟治法当分别虚实,不可笼统。男子在未患痰核之先,原患火症者,则为火盛生痰;妇人在未患痰核之 ...
分类:    2015-12-7 22:34
伤科补要-第二十八则·腹痛腰痛
伤损腹痛,大便不通,按之痛甚,瘀血内蓄,用加味承气汤。既下而痛不止,按之仍痛者,瘀未尽也。用加味四物汤补而行之。若腹痛按之不痛者,血气伤也,四物汤加参、 、白术补而和之。下而胸胁反痛,肝血伤也,用四君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理例-卷七-疮疥一百四十三
瘙痒或脓水浸淫者。消风除湿。 痒痛无脓者。祛风润躁。 瘙痒或疼。午后尤甚者。益阴降火。 痛。大便秘涩者。滋阴泻火。 搔起白屑。耳作蝉鸣者。祛风清热。 一妇患此作痒。脓水不止。脉浮无力。以消风散(八十)四剂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启玄-卷之五-箕门痈
箕门痈(图缺) 此疮是足太阴脾经湿热之毒所生。其经多气少血。在股内近膝上。宜内托黄 柴胡汤加苍术防己等药治之。外宜敷贴。随症施治妙。
分类:    2015-12-7 22:34
伤科补要-第三十五则·运、熏、灸、倒四法及灸脐化痞法附
外用运、熏、灸、倒四法,宿伤可用,新伤不可用。新伤者,血未归经,恐其瘀血攻心之患,同入锅内炒热,以社醋烹之;盖片时,乘热布包,运动患处,冷即换易,待其患处,汗出如油可也。熏法,凡宿伤在皮里膜外,虽服行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十三方考-下编-鬓疔
鬓疔生于太阳下,左右形一样,头尖如疖,坚硬如石,起初顶上如粟米大,起白泡,或痒或痛,色红者吉,紫黑者凶,治法内服中九丸,兼服千金内托散(即十宣散)。方如下: 川芎 当归 生地(各八分) 赤芍 白芷 防风(各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理例-卷七-诸虫伤一百四十四
(附犬蛇伤) 一人被犬伤。痛甚恶。令急吮去毒血。隔蒜灸患处数壮。痛即止。更贴太乙膏、服玉真散而愈。 一人疯犬所伤。牙关紧急。不省人事。紧针患处出毒血。隔蒜灸良久而醒。用太乙膏封贴。饮玉真散二服。少苏。更 ...
分类:    2015-12-7 22:34
外科启玄-卷之六-首疽
首疽(图缺) 是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其疽生于 脉翳风二穴。此疮多憎寒壮热。发渴。七八日可刺。脓水黄白色者可治。如黑色稀水者太恶。若发渴者即死。左右相同。双疽者亦死。大抵毒之甚也。
分类:    2015-12-7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