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古籍外科类
订阅

外科类

伤科大成-接法
接使已断之骨合拢,复归旧位,陷者复起,碎者复完,突者复平。或用手法,或用器具,分先后而兼用之。
分类:    2015-12-7 22:33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附骨疽
(伏兔疽) 附骨疽,肉里浮肿,而皮色不变也。宜用艾炷灸之。俾其转阴为阳乃吉。若生于膝上三寸,名曰伏兔疽,法在不治。
分类:    2015-12-7 22:33
外科启玄-卷之四-蜂窝发
蜂窝发(图缺) 此疮发于或中等穴。是足少阴肾经之穴。其经多气少血。如蜂窝发在胸乳间。或左或右。或双发者。因心热甚急。用内疏心火之药治之。其症心悬若饥。饥不欲食。舌干咽肿。如不早治。毒皈于心。不能生矣。
分类:    2015-12-7 22:33
伤科补要-第五则·从高坠下伤
凡人从高坠下,跌伤五脏,不省人事,气塞不通者,看其两太阳及胸前胁下如何?若动,则可救。急用通关散吹鼻中,如有嚏,语声得出者,投黎洞丸,再服复元活血汤,逐瘀生新。 若迟,则不救。或有从高倒坠,天柱骨折, ...
分类:    2015-12-7 22:32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蛇头毒
蛇头毒,手足指肿,大如蛇头也。宜用艾炷隔蒜灸之。以雄黄、白芷等分为末,同大蒜捣烂灸之。或嚼生栗敷之亦效。
分类:    2015-12-7 22:32
伤科大成-端法
用两手或用一手,擒住应端之骨,或从下往上端,或从外向内端,或直端,或斜端,骨离位者以手端之,送入其臼,不使歪斜,而骨缝方合,庶愈后无长短之患。
分类:    2015-12-7 22:32
外科启玄-卷之四-瘭疽发
瘭疽发(图缺) 此疮发于背后两旁。是足太阳经等穴。其经多血少气。脊中穴是督脉之经。初发如豆。小者如梅李大。黑白色不定。疹痛应心。四畔如牛唇。四十岁以前可治。以后者恐衰弱难痊。其在左右亦相同也。
分类:    2015-12-7 22:32
伤科补要-第六则·颠顶骨伤
颠顶骨,男子三叉缝,女子十字纹,一名天灵盖,位居至高,内函脑髓,以统全体者也。或跌打 撞等伤,卒然而死,身体强直,口鼻尚有出入之气,心口温热跳动者,可救。惟宜屈膝盘坐(《金鉴》“盘坐”作“侧卧”),先 ...
分类:    2015-12-7 22:32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脱疽
脱疽,生于手足指,肿大如蛇头也。肿腐溃烂。掺以海浮散,贴以万全膏。
分类:    2015-12-7 22:32
伤科大成-提法
提出陷下骨如旧,有用两手提者,有用绳帛系高处提者,有提后用器具辅之,不使仍陷者。倘重者轻提,则病不愈,轻者重提,反加新患。
分类:    2015-12-7 22:32
外科理例-卷四-痔漏一百十
(附便血脱肛) 大便秘涩或作痛者。滋躁除湿。 下坠肿痛或作痒者。祛风胜湿。 肛门下坠或作痛。泻火导湿。 肿痛小便秘涩者。清肝导湿。 一人患痔。大便燥结。 痛作渴。脉数。按之则实。以秦艽、苍术汤一剂少愈。更以 ...
分类:    2015-12-7 22:32
外科启玄-卷之四-体疽发
体疽发(图缺) 此疮发于足太阳经。多血少气。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八日可刺。如不溃。二十日死。或初发时肿上如椒子者死。
分类:    2015-12-7 22:32
伤科补要-第七则·囟门骨伤
囟骨者,即婴儿顶骨未合时,软而跳动之处,名囟门。或跌打损伤,骨缝虽绽,尚未震动脑正坐,以葱汁调定痛散敷于伤处,用粗纸蘸醋,贴于药上,烧铁熨斗烙纸上,以伤处觉热疼,口中有声为度。去药,贴万灵膏,二、三日 ...
分类:    2015-12-7 22:32
外科十法-外科症治方药-疮
疮,生于足之内外 。宜服生熟地黄丸,并敷海浮散,贴以万全膏。若湿热甚,而溃烂不收口者,于海浮散内加入黄柏散同敷,立效。
分类:    2015-12-7 22:32
伤科大成-按摩法
按者以手往下抑之,摩者徐徐揉摩之。因损伤皮肤筋肉,肿硬麻木,而骨未有折断者。
分类:    2015-12-7 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