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重剂补气治胸痹
  患者张某某,男,48岁。2011年11月28日就诊。胸部憋胀10天,渐加重。10余天前因过劳出现发作性胸部憋胀,以夜间为重。在村卫生所按“冠心病”输液(药名不祥),病未减,反加重。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某医诊断为 ...
分类:    2015-12-4 03:33
姜良铎辨治胃食管反流病呼吸系统并发症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是常见的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指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任何有症状的状态或组织的病理改变。胃食管反流病,不仅仅是胃和食管的疾病,往往会引起呼吸系统并发症,如慢性咽喉炎、慢性咳嗽、支气管哮 ...
分类:    2015-12-4 03:33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林某,男,52岁。2012年3月2日初诊。该患禀赋不足,形体消瘦,有嗜酒饮冷之习。平素易患感冒,每发咳嗽,吐痰沫,背部怕冷,更有如掌大一处尤甚,得热则舒,虽经医治,未获显效。近因衣着单薄,感寒饮冷,旧疾复 ...
分类:    2015-12-4 03:33
小青龙汤治过敏性鼻炎
 李某,女,44岁。2011年9月1日初诊。患者于2006年因发作性喷嚏、流清涕诊断为“过敏性鼻炎”,近几年呈全年性发作,于每年8月至10月加重。近2周来发作性鼻痒、喷嚏、流大量清水涕,鼻塞、咽干,时有咽痒、咳嗽,晚 ...
分类:    2015-12-4 03:32
发越阳气以治水
  近来,笔者治疗一位患者未效,转由李士懋教授诊治,此番感悟非平时在旁侍诊观师诊病抄方可比,故述之与同道共享。  2012年2月10日,笔者一友携其母来访,诉其母双下肢水肿,夜晚加重2年。查体:双下肢水肿 。 ...
分类:    2015-12-4 03:32
调达肺气治胃痛
  刘某,女,45岁。2011年11月初诊。反复胃脘痛10年余,加重1周。患者10年来多因情志、受凉出现胃脘痛、嘈杂、恶心等不适,多次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西医多治以保护胃黏膜,解痉止痛,抗焦虑,中医予疏肝理 ...
分类:    2015-12-4 03:32
谈谈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中医分期论治
根据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慢性心力衰竭,即心衰)的临床表现,可分属于中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部分左心功能不全夜咳、咯血,右心功能不全瘀血性肝硬化、胸、腹腔积液则当属“咳嗽”、“血证”、“ ...
分类:    2015-12-4 03:32
云南白药联合化疗治恶性胸水体会
  云南白药是常用的伤科用药,由三七、重楼、麝香等多味名贵药材制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之功效。广泛应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支气管及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 ...
分类:    2015-12-4 03:32
补敛兼通治溃疡性结肠炎
  崔某,女,82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已20余年。2004年因多发性直肠息肉、糜烂,切除直肠30mm。术后腹泻不减。2005年复做肠镜,诊示“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及出血点,肠腔内肉芽组织增生”,细菌培养(-)。 ...
分类:    2015-12-4 03:32
八正散合四妙丸治眩晕
 王某,男,33岁。2011年11月4日初诊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戴天木教授。头晕疲倦3年余。患者自述头昏沉,疲乏无力,欲睡而不易入睡,睡觉涎水颇多,尿频,尿急,尿后余沥不尽,阴囊潮湿,大便稀溏,查其体胖,双眼胞浮肿 ...
分类:    2015-12-4 03:32
经方治上呼吸道感染、慢支及低热
  经方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经方以其“药少而精、出神入化、起死回生、效如桴鼓”而著称,笔者有幸跟随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学习,在恩师的指导下,临床常运用经方治疗常见疾病及慢性病,疗效满意,现将三则 ...
分类:    2015-12-4 03:31
愈梗通瘀汤治胸痹合并失眠案
  愈梗通瘀汤由陈可冀院士研制。方药看似平淡,而精义深在,由生晒人参、生黄芪、丹参、赤芍、延胡索、川芎、藿香、佩兰、陈皮、半夏、酒大黄组成,功在益气行气化痰湿、通瘀络而止痛,常用于冠心病的中西医结合治 ...
分类:    2015-12-4 03:31
温补心肾愈胸痹
 患者刘某,男,70岁。2011年12月3日初诊。患者12月1日晚上无明显原因发生胸部憋闷,伴头昏。发作时不敢活动,持续几分钟自行缓解。一晚共发作3次,未予治疗。2日晚上又发作3次。诉入冬以来畏寒,膝盖以下冰冷。既 ...
分类:    2015-12-4 03:31
升降散治内伤病
  升降散本为治疗温疫而设,治疗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以及内伤病,俱属方剂的扩展应用。当代医家赵绍琴教授使用升降散不仅治疗温病,同时广用于内伤杂病,可谓善用升降散者。  赵绍琴教授在《温病浅谈》中指出:“ ...
分类:    2015-12-4 03:31
李时珍脑病用药发挥
  脑作为元神之府,同脏腑一样,也会因六淫七情等内外因素致病。但在以五脏为中心的理论系统中,脑是隶属于脏腑的。元神虽发自脑府,其作用则体现于脏腑百骸,故其为病亦从脏腑论治。李时珍对脑病的治疗与用药体现 ...
分类:    2015-12-4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