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网 首页 疾病
订阅

疾病

附子理中汤治胃肠型感冒
文某,男,30岁,在广东佛山工作。夏初西瓜上市之际,晚饭后食冰镇西瓜半个,半夜开始出现头痛发烧,恶寒,全身酸痛,咽痛咽痒,咳嗽,腹泻,起床后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医院诊为胃肠型感冒并扁桃体发炎,给予静脉点滴 ...
分类:    2015-12-4 02:48
失眠药膳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促进身体生长发育,保护大脑,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失眠之症常由五脏功能失调所引起,其中以心、肝、肾三脏为主。由于失眠的原因不同故而有虚 ...
分类:    2015-12-4 02:48
夏令咳嗽宜解表化湿
夏日炎炎,天之热气下逼,地之湿气上腾,此时人之腠理疏松,时令咳嗽增多,其大致仍为风邪所伤,但多夹杂暑湿之气。如暑风袭肺,壮热无汗咳嗽,可用新加香薷饮,合前胡、桔梗、杏仁、桑叶。也可以豆豉易扁豆花,取其 ...
分类:    2015-12-4 02:48
和解少阳治顽固性偏头痛
张某,女,56岁,2010年6月10日初诊。右侧头痛、眼痛并失明半年。患者半年前不明原因出现眼睛复视,继则右侧头痛、眼痛并视力模糊,在郑州市某医院住院检查,血压等均无异常而出院。2010年除夕夜,患者突然头痛、眼 ...
分类:    2015-12-4 02:48
同病异治愈头痛
案1 王某,女,40岁,2009年3月6日初诊,自诉经常头痛头重,目眩,头痛甚时伴恶心、呕吐,苦不堪言,带下量多,色白如涕,胸闷纳差,曾在内科诊治,服平肝祛风之品,如天麻、龙牡、石决明等品效不佳,又进川芎、红花 ...
分类:    2015-12-4 02:48
三仁汤治暑温
夏季,很多人都会出现身重酸楚、肢体困倦、气短汗出、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等不适症状,中医称之为湿温或暑温。究其原因,一为外感夏季湿热之邪,一为贪凉饮冷,湿饮内停,复感外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 ...
分类:    2015-12-4 02:47
荆芥连翘汤治慢性肠炎
荆芥连翘汤世传三个版本,最早见于明代龚廷贤的《万病回春》,其后清代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有同名方,日本一贯堂医学亦有,三方组成大致相同,只有少许差异,与《万病回春》中的荆芥连翘汤相比,《 ...
分类:    2015-12-4 02:47
温阳经验方治失眠
当今社会,失眠是一种常见病症,病家往往表现为难以入睡,或睡后易醒且醒后难以再入睡,导致神疲乏力,精神不振,影响工作和生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李恩宽教授在长期 ...
分类:    2015-12-4 02:47
邵长荣论治呼吸系疾病验案三则
临床常常碰到呼吸系疾病,伴鼻腔、咽喉疾病的患者,治疗时若单纯从肺论治,往往疗效不佳。全国肺科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认为:咽喉、鼻腔是呼吸道的门户,外邪入侵,门户首当其冲。如今门户既已受侵,呼吸道安全何在? ...
分类:    2015-12-4 02:47
运用中医五行学说治心身疾病
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配对五行;将人体的各种情志和表象,归结为以“五志”为特征的五种情志变化,配对五行。“五行”与“五脏”、“五志” ...
分类:    2015-12-4 02:47
慢性咽炎辨治
本病为咽部有干、痒、隐痛、异物感为主症的疾病,亦为上呼吸道炎症的一部分。有病程较长,病因复杂,不易治愈之特点。病因有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转为慢性咽炎,鼻、扁桃体炎症,口腔、牙病,或烟酒、辛辣、粉尘、化 ...
分类:    2015-12-4 02:47
活血化瘀法治疗咳嗽喘促运用体会
宗《内经》“肺朝百脉”之理论,结合临床,提出肺病以血瘀为病立论。认为无论是咳嗽日久,还是喘、哮、肺胀等,均使肺肾阴亏,或肺脾气虚,或脾肾阳衰,摄纳失常,导致气机紊乱,气滞血瘀,瘀阻肺络,形成肺瘀,故治 ...
分类:    2015-12-4 02:46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颈性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之一,属中医“眩晕”范畴。笔者临证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组成和用法 法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 ...
分类:    2015-12-4 02:46
从痰火辨治痤疮
痤疮又名“青春痘”、“粉刺”、“毛囊炎”,以青春期多见,好发于头面、颈项、胸背部。西医认为乃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雄性激素分泌过多所致。中医对痤疮的认识,医家莫衷一是。笔者有幸跟随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张 ...
分类:    2015-12-4 02:46
臧堃堂治疗糖尿病经验
臧堃堂教授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颇多建树,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学习所得总结如下。1、探病机以肾虚脾虚为主,痰浊燥热为标 糖尿病中医谓之“消 ...
分类:    2015-12-4 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