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希望与挑战共存》
作为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干细胞移植在发展过程中免不了要经历曲折与坎坷,尽管目前其进展尚不十分顺利,但唐朝枢教授相信,开启干细胞宝库为人类造福仍是应当努力追求的目标。随着干细胞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临床试验的长期观察,人们终将有能力获得全能的胚胎干细胞,有效地控制植入的干细胞按照需要定向分化成目的细胞,最大限度地避免在干细胞移植后各阶段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医学问题,尽管我们目前还没有这些能力。而正因为干细胞移植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有鉴于此,唐朝枢教授坚持认为,现在还不是大规模推广这一新技术的时候,目前不仅不能作为医疗服务项目,更不能作为创收项目。当务之急是加强临床研究而非临床应用,同时也要考虑到伦理、知情和病人利益,以引导我国干细胞移植的研究推向深入,为学科发展和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葛均波教授则归纳出了几个未来的临床发展方向:为了客观评价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急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移植对象可能由心梗或严重缺血病人扩大到特异性心肌病和心肌炎患者,心脏功能很差的病人可能收益最大,而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也可能是受益对象;细胞移植途径的选择应从怎样使病人受益最大上考虑,经冠脉内移植、心内膜下移植或心外膜移植,与心脏介入治疗或冠脉旁路移植术联合应用不仅能改善心肌供血,也能通过再生心肌细胞代替瘢痕组织,更有利于改善心室功能,而静脉移植途径与内科药物治疗联合应用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治疗途径;虽然目前用于移植研究的细胞种类较多,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骨髓间质干细胞可能是最佳选择对象;供体来源将仍然主要是自体细胞,因其具有不存在排斥反应、来源充足和无伦理纠纷等优点,但异种移植和同种异体移植在一定条件下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细胞移植与促血管新生、增强细胞保护等基因治疗技
术联合应用可能会拥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葛均波教授认为,在干细胞能安全地实现其“许诺”前,得先解决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
《论坛反应与交流》
《经纬论坛》
Qinggong:不错。
Darknova:在看到技术的进步意义的同时,还是不能忽视对其副作用的研究--因为人性注定了在潜意识里只会对好的一面的关注更多,而在思想上对不好的一面产生天然的“抗体”。
《37℃医学社区》
sufeng66:我经常想到一个问题:医学的发展有很多时候仅仅是让某系人延长生命甚至是苟活而已!与拿钱买命无异!
杨鸿智:你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医学的范围.按生物学原来的进化规律,一个生物在完成了生育任务后,就算完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任务.很多生物在这以后会很快死亡.哺乳动物有了一个进化,就是在生育子代以后没有立刻死亡,而是继续生存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用来照顾子代,保证子代有更高的成活率.而对于人类来讲,人们要求生育后的生存时间进一步延长,越长越好.这已经是脱离了生物学规律,完全是社会问题了.人要求自己的生活更好一点,社会的大家的生活都更好一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延长生命是最基本的一条.这样看来,我们医生的工作除了自然科学的一面外,还有社会科学的一面.我们的工作为人们带来了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幸福.这有什么不好吗?可能有一些人的生命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是,我们延长生命的技术一定在整体上会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增加幸福美好的因素。
《同济医学论坛》
Dommy:首先,我感谢www.medbbs.com.我还要感谢楼上的大哥!给我上了一堂让我茅舍顿开的课!
巍子:如果真正的技术得不到发展,过个几十年恐怕到处都是克隆器官了...这篇文章真的一针见血,我个人也不认为那些半拉子技术有太多质量,不过真的很赚钱,病人越治越多,病的种类也越治越多,这世界反了!我学中医,未病先防这一点记得很牢,可是现在这社会,只有巴不得人都多得病才医生才能好好生活,郁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