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还原论思维方式的特点
还原论思维方式包含两个基本“原子”,“组合”观点,它以原子论为思想基础,认为世界的物质本原是不可再分的原子,把世界和事物理解为由原子,或其化身——更为简单或更为基本的物质颗粒构成的组合物或集合体。二是“分解”、“还原”方法。认为事物是组合物,具有可分解性,可进行分解研究,其本原是原子,只要把事物分解到最低层次,即还到其本原,就可找到终极的根源,得到终极的说明。“还原”的含义、缩减、降级、归并。还原论原理以世界和事物的组合性、可分解性、可还原性,以及其本原的微观性、粒子性为前提,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主要是:
第一,对整体进行分解,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再把部分分解为更小的部分。直到认为适宜的速度。这是还原研究的首要步骤。
第二,对层次进行还原,把高层次还原到低层次,把高级内容还原为低级内容,一层层地降解,直到最低的层次和最终的物质要素。
第三,从微观揭示本质,坚信事物的本质不在宏观而在微观。在于构成宏观现象的微观物质基元,只有整体分解为部分,把部分还原到“原子”(或其化身),才能找到终极根源。作出终极说明。
近代科学的革命和发展,就是沿着还原的道路向前推进的,还原论在科学研究上的成功,很自然地把这种思维方式推上主导甚至统治的地位。其影响至今仍是深重的。“这种还原论的态度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之中,以至于经常被看作是科学的方法。其他的科学也接受了这种古典物理学的力学观和还原论,把它们看作是对实在的正确描述,并以此来构造自己的理论。”现代关于还原论的定义有代表性的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哲学中的一种观点。它认为每种东西都是一种更为简单的或更为基本的东西的集合体或组合物,凡表示这类东西的辞句都可以用表示更为基本的东西的辞句来解释或下定义。因此,凡以为物体是原子的集合体,或认为思想是感官印象的组合体,这样的观点都属于还原论。”《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认为复杂事物是一些更为简单,更为基本的成分的集合体或组合物,主张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成分来加以研究。后来,凡是主张物质的高层次现象(如生命现象)均可用低层次的规律(如物理、化学规律)来解释的,都被认为是还原论。”《中国大百科全书》:“通常指生物学中试图把生命运动形式归结为物理一化学运动形式,用物理一化学规律取代码生物规律的一种思潮。18-19世纪的还原论用力学规律取代生物学规律,其著名代表有拉美特利与毕希纳等人。20世纪的还原论都有把生物学规律还原分子运动规律,甚至把人类活动还原为低等动物的反应,再把这些反应还原为物理一化学过程。现代还原论的代表人物有洛布(1859-1924)和沙失纳。”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199-201
5 还原论的价值
还原论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历史上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它是古代整体论思维的一种辩证否定。把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沿着螺旋式发展轨迹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其历史性贡献在于,把整体打开了,开辟了研究部分,掌握细节的道路。把复杂性现象分解开了。开辟了深入到低层次,了解微观机制的道路。这就克服了整体论的直观、模糊、思辨等局限和缺陷,使科学认识第一次达到了精确、严格的程度。还原论思维揭示了世界的“组合”特性和规律,认识了许多具体物或层次的具体的组合机械。也认识和掌握了世界和事物的可分解性、可还原性。把“组合一分解”原理转化为还原方法,成功地实现了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的还原研究。成为近代400年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可以说,哪里有组合机械哪里有可分解性和可还原性,还原研究就能在哪里生根、开花、结果。只要有组合机构存在,只要有可分解性、可还原性存在,就有进行还原研究的必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原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有“万岁”的性质。还原论在医学研究和人的研究中,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人是世界上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系统,它是在宇宙演化、地球演化、物生进化的过程中,由物质的低级运动形式一步步上升到高级运动形式的。它以低级运动为基础,在高级运动中包含着低级运动,因此,要全面发深入地研究、理解人,就必须逐级地、逐层次地把人的生命运动所包含的各种运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揭示清楚。这就需要还原研究。正如恩格斯所说:“研究运动的本性,当然必须从这种运动的最低级、最简单的形式开始,并且先学会理解这些最纸级的最简单的形式,然后才能对更高级的和更复杂的形式有所阐明。只有在这些关于统治着无生命的自然界的运动形式的各知识部门达到了一个同级的发展以后,才能有成效地去着手阐明显示生命过程的各种运动过程。在阐明这些运动进程方面前进的步伐,是与力学、物理学、化学的进步成比例。”《自然辩证法》。所以,还原研究在关于人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取代的。还原论思维方式在西方近代医学发展中起了革命性的作用。16世纪以来西方医学的成就几乎都是在还原论思维的指引下取得的。它克服了古代医学整体论思维的直观性、模糊性、思辨性等局限,把人的整体分解开来,运用解剖、实验等方法,对部分和微观细节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健康与疾病的一系列具体机构和规律,把生理、病理和药理的各种内容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和语言来阐明,提出一系列可实证的、定量的理化指标,使认识更加具体、明确。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更加精确、严格,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维方式,就没有现代的整个西方医学。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享用着这种思维方式为医学带来的巨大效益,在医学的未来发展中它仍将发挥其特定的作用。 祝世纳《中西医学差异与交融》P220-222
我们此处讲解了还原思维方法的来源,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表现形式等等。这些都属于“正面报道”。还原论思想在现代科学的构建和后来的发展中都起了关键的、主要的、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还原论思想就没有现代科学。因此,在现代科学阶段,是不能认识到还原论思想有什么错误的。但后来,20世纪后半期,系统论思想出现了,人类从对简单物质研究进入到对复杂物质的研究阶段,这时回过头来认识到,还原论在认识简单运动时是有用的,同时也为揭示复杂运动规律作了准备。但在真正研究复杂运动时,必须用系统论方法,而还原论方法变得是错误的了。以系统论角度对还原论的批判认识,这部分内容放在介绍了系统理论之后,此处只作这些提示和说明。
《论坛反应与交流》
《杏林论坛》
路久:还原论是现代医学的支柱
杨鸿智: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要推倒这个支柱,建立一个以系统论为支柱的后现代理论医学
路久:任重而道远.
冷战:不好意思,我对纯理论的不了解
杨鸿智:要想学到实用的治疗技术,应该从纯理论开始,对理论的抵触正是我们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不喜欢理论的医生只能是一个"白领工人"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医生是白领工人类型.我希望这个情况应该改变.。
路久:关键是要自己创新理论
杨鸿智:我们现在的问题不是什么理论更正确,而是大多数人对理论不感兴趣.我们中国人习惯一步到位,你就说用什么药可以治疗这个病,咱们先试试看,中国人宁可在实验中死亡,而不愿意费心去研究什么理论.这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吧.最严重的是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竟然把这个当做民族最大的智慧来宣扬.
路久:民族素质的提高比治疗身体疾病更加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