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复制链接]
查看1457 | 回复10 | 2005-2-11 16: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培根:归纳法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1620年,培根的伟大著作《新工具》问世。书名是有深刻含义的:要与亚里士多德的旧的《工具篇》相抗衡。抱着“必须给人类的理智开辟一条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道路,提供一些别的帮助,使心灵在认识事物的本性方面可以发挥它本来具有的权威作用。”的动机,培根想通过分析和确立科学经验的认识方法,给新科学运动以发展的动力和途径。培根指出,科学在本质上是经验的,把认识建立在经验基础上,应该是科学的一个鲜明特点。他认为简单的,自流的经验是不行的,真正的经验方法是从经过适当安排的定程序、和规则进行的实验,才能成为科学知识的可靠源泉。他一再强调,“从事观察,进行试验、重视经验,从个别的东西引出普遍的规定。”为此,培根提出了经验归纳的方法。遵循从经验事实出发,逐步归纳上升为“较低公理”、“中间公理”直至“普遍公里”的步骤。培根的归纳法分三部分:一是归纳事实,从本质、差异、与程度各方面归纳;二是排斥法,是否定的东西出发,经过反复的排斥,达到肯定的东西;二是通过整理得出结论,并由实验验证。
一般来讲,归纳原理被认为是:如果大量的A在各种各样的条件下被观察到,而且如果所有这些被观察到的A都无例外地具有B性质,那么,所有A都有B性质,培根的归纳法,后被穆勒发展成为“穆勒五法”,现在称此为“科学归纳法”,其内容如下:
(一)契合法:
假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场合,每个场合由若干情况和若干现象所组成,如果某种情况出现,相应的现象也出现,那就可以推论,在这种情况和这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如:当人们对醋,柠檬汁、碳酸矿水和盐酸进行实验时,会有许多现象发生其中一条,它们都能使石蕊试纸变红。上面所列物质的化学性质显然极不相同,醋和柠檬汁是有机化合物,碳酸矿水和盐酸是无机化合物。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酸性。因此,我们可以按契合法得出结论:酸性这种情况与否蕊纸变红这种现象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在此例中还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就是,这四种物质都是液体。如果单纯按契合法这种逻辑形式,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液体是石蕊变红的原因,这显然是不对的,因此,契合法在实行过程中还必须与相应的理性知识相结合,在能够得出几种推论的时候,用相应的理性知识在其中作出鉴别。
(二)差异法
为了便于对实验事实进行概括,常常安排正面场合与反面场合进行比较,也就是有意使一个相关条件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不变,这样构成正、反两个场合来进行比较。或者在正面场合加入一个新条件,而在反面场合下则不加入这个条件,然后比较这两个场合各产生什么结果。如,人们发现,在以稻米为食的民族中,如果经常食用去壳稻米就会生脚气病,吃不去壳稻米则不生脚气病,它们恰好组成正、反两个场合。这样,就可以用差异法作出推论:有稻壳里可能含有一种物质,缺少它就会得脚气病。现代科学已证明,稻米壳里含有维生素,  长期缺乏维生素    可导致脚气病。
(三)契合差异并用法
达尔文在研究动物形态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时,曾借助此法。他观察到,不同类的动物如果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常常呈现相同的形态。如,鲨鱼属于鱼类,鱼龙属于爬行类,海豚属于哺乳类,它们原种类完全不同,但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外貌很相似,形态都是梭形,都有胸鳍、背鳍、尾鳍。反之,同类动物如果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就有不同的形态。如狼、蝙蝠和鲸,都是哺乳类,由于生活条件不同,形态就很不相同,狼适于奔跑、蝙蝠适于飞翔,鲸适于游水。达尔文由此得出结论:动物形态构造与其生活条件和环境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契合差异用法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把所研究的现象出现的那些场合加以比较;第二步把研究的现象不出现的那些场合加以比较,第三步,把前两步所得的结果加以比较。由于这种推论首先在正、反两个场合分别运用契合,再对正、反场合所得出的结果加以比较,运用差异法作出结论,这就比单独使用契合法或差异法都有发展。
(四)剩余法
在穆勒五法中,剩余法是比较特殊的,因为它必须有普遍的定律作前提,并且要运用演绎法去作预言。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是一个著名的应用剩余法的例子。根据各已知天体对天王星的引力作用,可以运用万有引力定律从理论上计算出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但天文观测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运行轨道与理论计算的轨道之间有一个偏离。原因何在?英国科学家亚当斯和法国科学家勒维列各自独立地断言,这个偏离现象是由于某个尚未发现的天体的引力影响。他们计算出了这个尚未发现的天体的可能位置,后来,果然在这个位置上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海王星。上述运用剩余法的例子,首先谈到已经确立的定律,或一般定律。观测和实验结果使人们面临下述的选择:或者放弃原来的定律,改变已知的一般规律,或者批出新的事实,它们正是表面上偏离已确立的定律或一般规律的原因,随着这些新的事实的发展,已知定律不但未推翻,反到进一步得到证明。
(五)共变法
设法保持其他现象(因素)不变,而让一个现象(因素)发生变化,由此观测另一个现象(因素)的变化,如,让气体压强的值逐渐改变,并测出相应的体积值,就能用共变法概括出两者的反比关系,用共变法可以得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有较大的可靠性。具有定量的特点,前几种方法都是定性的。
穆勒五法的局限性是必须以机械决定性概念为前提。
引自刘大椿《科学技术哲学导论》P149-150

军民软件 | 2005-2-15 12: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现代医学”应为“现代西方医学”,请杨先生改错
杨鸿智 | 2005-2-15 20: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现代西方医学”的说法,大概是想说还有“现代中国医学”。但是,“现在”正在实行的中医并不是“现代”的科学。“现在”和“现代”两个概念是不同的。“现在”只是时间概念,而“现代”除了时间概念外,还有“先进”的意义,而且,所谓的“现代科学”,在科学历史上是确定指“机械论”科学的。中医虽然现在还在用,但是,它是属于古代经验医学的。中医的“现代化”正是我们现在许多人需要思考和进行研究的问题。
军民软件 | 2005-2-21 12:52: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所谓“现代科学”其实是“现代西方科学”,西方科学的文化背静、思想方法、哲学依据、历史传承你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东方科学有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医属于东方科学体系,它有自己的发展道路;它和西医非同类型科学,故不可比
中医是理论医学,它的理论性远远超过西医;理论是由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的;理论更具抽象性;而西医都是对观察或实验事实的描述,是经验性的东西;实验是可操作可重复的经验。
希望杨先生早日从西方科学的迷雾中走出来。
杨鸿智 | 2005-2-26 08: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我有一篇文章是说明医学发展历史不同阶段之间关系的,现在贴在下面,供版主参考:
《后现代理论医学在医学发展史上的位置》
哲学研究告诉我们,一个正确理论的产生有三个阶段。第一是感性阶段,第二是分析研究阶段,第三是理论研究阶段。医学是人类对生命规律的认识,这个认识也离不开哲学所揭示的这三个阶段。与认识过程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医学也就出现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与感性认识阶段对应的是古代经验医学,与分析研究阶段相对应的是现代实验医学,与理性认识阶段相对应的应当是后现代理论医学。
     1.古代经验医学
许多有悠久历史民族都有自己经验医学,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我们中国的中医学。经验医学就是将经验直接应用于临床而对医学机制的说明,不是用医学这门自然科学,而是用物质运动的一般理论,即用哲学理论来解释。古代的这种容自然科学与哲学为一体的哲学叫做“自然哲学”从原因到结果之间的一段空白,只能用哲学推理相联系。人们公认,这种理论属“黑箱理论”。经验医学所产生的时代是在人类社会的古代,它所研究的物质对象是人体的整体,它所用的研究方法是黑箱理论,它思维方法是朴素的辩证法。
     2.现代实验医学
西方世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自然科学也蓬勃发展起来。随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成果在医学中的应用,“黑箱”逐渐被打开,人们看到了人体内各种精细的构造和各种复杂精密的功能。这样,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现代实验医学开始了。这时期的代表有维萨里的人体解剖学、哈维的血液循环,微耳和的细胞病理学、巴期德的微生物学等等。这期间发明了听诊器、体温表、X光、心电图,以及临床化验的出现,使诊断学有了很大的发展。由于消毒、应用全身麻醉和输血及吸氧技术的出现,外科学迅速发展起来。20世纪初,抗疟药、磺胺药,以及后来青霉素药出现,大大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曾经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和大部分细菌感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人类感到空前的解放。人类平均寿命和全世界人口数也空前延长和增长了。这时,人们借助于现代科技技术在细胞水平上,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的症状和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实验资料和临床经验。通过这些,人们认识到一个完整的机体是由不同功能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等组成的。细胞是组成机体的共同的基本结构物质。所谓疾病是细胞结构、功能改变的结果。现代医学研究的对象不再是整个的机体,而是细胞。因此,现代医学又称“细胞医学”。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的方法,从大体解剖到细胞显微镜观察,以及进一步的生理学和病理学的实验,或者再包括化学、生物学的实验。因此,现代医学又称“实验医学”。而正如本文前面分析指出的,现代医学所使用的思维方法是由现代自然科学那里继承下来的机械论和还原论。
     3.后现代理论医学
正象现代科学产生现代医学一样,后现代科学向医学的渗透将使医学也发生阶段性的新变化。这个新医学因为是在现代医学之后,故可称“后现代医学”。后现代医学不仅在思维方法上进入了辩证法阶段,而且研究的物质层次也进入分子或超分子层次。后现代医学还有一个重大的特点,它不仅象现代医学一样,继续进行实验研究,同时更增加了将后现代自然科学理论向医学领域引进的工作。因此,后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工作方面,是理论的整理工作和用理论指导临床医疗的形式。因此,可以将这种形态的医学称“理论医学”。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后现代科学的系统理论,第一次真正揭示了生命运动的本质,也终于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从这种意义上讲,后现代医学也有理由称为“理论医学”。总之,后现代医学的研究方法是理论综合,思维方法是系统理论或称辩证法。
4.医学发展三个阶段的比较
时间物质层次研究方法思维方法
古代经验医学整体医学黑箱理论扑素辩证法
现代实验医学细胞医学实验分析机械论、还原论
后现代理论医学系统医学理论综合辩证法、系统论
5.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发展三个阶段之间的关系
   医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之间有什幺关系呢?一般人可能认为那就是由古代经验医学开始,发展成为现代实验医学,最后上升为后现代理论医学。如用图表显示,可以画成一个直线前进的串联系列,如下:
    古代经验医            现代实验医学         后现代理论医学
这个图标的内涵是说,现代医学是由经验医学产生的,后现代医学是由现代医学产生的。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即,医学虽然有这三个发展阶段,但这三个阶段之间却没有直接的联系。现代西医不是由中国的中医产生的,当然现代西医也不是西方经验医学的产物。同样,后现代医学也不是现代医学的产物。这里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医学不是原创科学,医学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的。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正是这些学科的发展,它们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向医学的应用,才造成医学的发展,是自然科学由经验向实验科学的发展再到理论科学的发展,促成了医学三个阶段的出现。即每个阶段的医学,是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产物,而不同阶段医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曲折地由自然科学的内在联系来体现的。那幺,各个医学阶段之间总该有点联系吧,这个联系就是:新阶段医学对旧阶段医学的内容,正确的就吸收,错误的就淘汰。
军民软件 | 2005-2-26 15: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哲学理论是最抽象的理论,而杨先生(当然不止杨先生)却硬要在它和经验之间画等号,如此掩耳盗铃,可见先生中毒之深。
实验是可操作可重复的经验,我已经多次说过,不知先生为何视而不见
所谓“后现代医学”其实就是“现代西医学”,也叫系统医学;它同样是建立在实体论、机械论基础上的;对它而言,确定的实体,也就是本质,是它首先追求的目标;其次才是实体间的相互关系;
但根据系统论,实体被确定后,它们间的关系就无法确定;所以,系统医学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理论。
从古至今,纵观西医学史,就是一部经验医学史,尤其是与中医相比,更是如此。
希望杨先生多研究中医和中医史;才有可能对中医和中西医间的差异有正确的认识。

------------------
反对西化 人人有责
杨鸿智 | 2005-2-27 17: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能够说出“系统论是建立在机械论基础上的”这样的话来,可见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基本概念6还不清楚,还有什么可以讨论的呢?上面的这段话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说明我现在所做的宣传工作是多么必要。没有必要在这么底的水平上进行争论。关键是学习和提高。首先要能够看出自己与先进思想的差别,然后能够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缩小这个差别,否则讨论还有什么用处呢?
杨鸿智 | 2005-2-27 17: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可重复性原理”是判断一个事物是否科学的标准。但是,这只是机械论科学识别自身的一个标准而已。后现代科学中的量子理论早已经证明,在微观高速运动的系统中运动质点的速度和位置不可能同时准确测量。这就是量子理论中的“测不准原理”。后来的系统理论更是明确指出,对于复杂系统来讲,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测不准原理”已经有100年历史了,“不可重复性原理”也已经有50年历史了。现在什么人还用“可重复性原理”来作为是否科学的标准只能有两个作用:
1 说明自己无知。
2 表明自己是机械论科学。
军民软件 | 2005-2-28 1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看来杨先生对系统论的认识跟其他西化论者一样,人云亦云;有错误认识不要紧,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虚心的态度,否则,即便是掰开揉碎了讲得再清楚,也是白搭。
正如杨先生所言,“可重复”和“不可重复”都可能是科学的,所以“可重复性原理”和“不可重复性原理”都不可能成为是否科学的标准
可重复性只在同层次的事物间有效,不可重复性则出现在不同层次事物间。
我以前的回帖中说过,机械论的背后是还原论,还原论的背后是实体论和本质论;只要先确定系统中的要素(元素)而不是关系,那它就只能是实体论、本质论,它就不可能摆脱机械论。

-----------------------------------
反对西化 人人有责
杨鸿智 | 2005-3-4 17: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30篇 现代医学的自然科学基础(10)

[这个贴子最后由杨鸿智在 2005/03/04 09:52pm 第 1 次编辑]

<可重复”和“不可重复”都可能是科学的”>
但是要明确:
1 "可重复"是机械论水平,
2 “不可重复”是系统论水平,
机械论水平的科学不能解决复杂系统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