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及注释∶
[1]此期间白炽化的中医存亡运动,深川晨堂的《汉洋医学斗争史-政治斗争篇》(复刻版,东京.医圣社,1981)中有详述。
[2]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154-180页,“第8章∶汇通学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
[3]高毓秋、真柳诚“丁福保与中日传统医学交流”,《中华医史杂志》22卷3期,175-180页,1992年。
[4]真柳诚“中国において出版された日本の汉方关系书籍の年代别目录 第1报”《汉方の临床》30卷9号47-51页,1983年。“同 第2报”同30卷10号32-41页,1983年。“同 第3报”同31卷2号64-75页,1984年。
[5]真柳诚“清国末期における日本汉方医学书籍の传入とその变迁について”《矢数道明先生喜寿记念文集》643-661页,东京.温知会,1983年。
[6]实藤惠秀《中国人日本留学史》55-62页、东京.くろしお出版, 1960年。
[7]赵洪钧《近代中西医论争史》109,114-117,122-127,142-149,154,278页.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
[8]日本医药书的所有中文译本,
从1896-1911年的46种书到1912-1937年的119种书急剧增加,1938-1945年激剧减少为13种(实藤惠秀监修“4.应用科学类译书明细表”《中国译日本书总合目录》47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9]真柳诚,郭秀梅“多纪元坚の著述”《日本医史学杂志》42卷1号111-113页, 1996年。
[10]据1929年上海中华书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