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复制链接]
1465
|
8
|
2005-3-6 20: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软件:以下是“生命整合论”创始人牛世盛老先生在北京“三味书屋”讲座的一部分。
能够准确了解身体的运行规律,准确地投食投药病就能治好。就像一部汽车轮胎坏了可以换轮胎,可内部的电路出了问题,光靠看,看不出来,必须了解这些电路的衔接关系。我们中华医学修理的相当于汽车的电路系统,西医修理的是轮胎、车门这类的问题。不是说西医不好,它们是不同性质的工作,它们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的学问:西洋医学是有形地、机械地、定态地观察生命的生理、病源现象,依靠仪器的探测、测量了解身体的有形变化。而中华医学则是从无形的、精气神的物质运动的动态规律、法则上做了全面的陈述。生命整合论力图用数理方法全面证明古典中医的正确性,使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更精确。
看不懂再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歧黄信徒
|
2005-3-6 21:0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看懂了,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nameask
|
2005-3-7 13:4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在哪,软件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约伯
|
2005-3-9 21: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这个贴子最后由约伯在 2005/03/09 09:20pm 第 1 次编辑]
牛世盛老师与关注生命整合论的同仁见面,交流、研讨生命现象
7月18日《生命整合论》著作出版七周年,本周日(18日)在天下溪教育研究所“天下讲坛”的统筹下,作者牛世盛先生在北京“三味书屋”举办学术交流,并向来宾赠书,以推动生命科学的研究向纵深发展。出席座谈会的有:全国医药评审组成员、国家中医药考试中心主任周立孝教授,北京大学电子学系教授、北京健康环境公民教育促进会主任汉涛同志、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俊英教授,一些医院的中西医师,网络媒体的从业人士,以及关心中医事业的其他行业的人士。他们对于生命整合论的出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支持和关心。
首先,牛先生讲述了目前人类疾病的发展蔓延的不容乐观的形势。例如,有的国家通过了同性恋的合法化,同性恋是违背大自然规律和法则的病态婚姻错位,暴露了西方医学对这种病态错位的原因一无所知,对这种病症的纠正毫无办法;与这种无效医治的孪生怪胎——吸毒的猖獗,则导致了大规模的艾滋病泛滥。全世界吸毒的最大国家是美国,世界毒品的年交易额时常超过所有商品年贸易额。近年更突出的是血压病、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年轻化、西方医学公开宣布对上述疾病的治疗尚无办法;最让人头痛的是,我国甲乙丙丁各类肝炎的人数超过1.2亿。如此严重的事实不能不让学者反思,我们已建立的理论和方法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事实上,经过牛先生数十年的潜心实验、论证,证明了现行的医学存在着严重的纰漏。
有这样一些硬规律:阴阳天道学说、三焦学说、奇经八脉、平人脉学、天人合一说等。比如三焦学说,古人认为,人体中有三焦的位置,就是在胸11椎有一片神经密度很高的组织,从解剖学上看就是交感神经和腔大神经节,中华医学把这里看成是与其他脏器有相同地位的“一腑”,是一个器官,并说三焦是“洲渚之官,水道通焉”。还有“奇经八脉”也是硬规律,所谓白塞病——口腔烂、阴道烂,就是冲脉出了问题。冲脉,用现代物理学看就是绝缘平衡杆的两头电荷是相互呼应的——平衡,一端电荷的减少,另一端电荷也减少。冲脉,上为口腔,下为生殖系统,中间并没有其他部分关联。再有“平人脉学”,看上去号脉很玄,还不如看心电图。其实通过脉可以对内脏的工作状况了如指掌,这里是有“法”的,比如一息至,不论是老人、孩子、运动员都是“一息四至”。但应当看到,古人说的“一息”是一呼+一定息,并不包括吸气。从一息几至可以判断这个人的内脏工作是不是工作正常。古人发现的这个法则是符合现代电学定律的,这我们以后再讨论。再有一个硬规律就是“天人合一”学说,从人体恒温的秘密,到妇科的例假原理都要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出发才能找到科学的解释。
古典中医还有些软规律。如“五运六气”学说,五运是“金木水火土”,六气是风寒暑燥湿火。这些东西对人体的影响也很大,这里有两类大参数:天气变化是一个,个人健康水平一个。在现代又增加了一些新参数:环境安全参数。这里涉及的外界参数很多,做出的判断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另一个软规律是“五行生克”学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能找到很多实例,在我们诊断疾病的时候要考虑脏器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牵制,这种软规律并不是绝对的因果相互作用,而是有相关性。还有一个软规律是“子午流注”: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肝属木性,很容易受到人体系统的影响,肝发病的时候一定下移到肺,所以肝脏在恢复的时候,如果治疗不当一定会传给肺,导致咳嗽。肝脏出了问题会发烧,发烧之后就会咳嗽。现在许多孩子一发高烧医院就说:肺炎,家长说:现在没咳嗽呀!医院说:别忙,过几天就咳了。其实,根本不是什么肺炎,而是发烧后病灶必然转移的一种现象。
能够准确了解身体的运行规律,准确地投食投药病就能治好。就像一部汽车轮胎坏了可以换轮胎,可内部的电路出了问题,光靠看,看不出来,必须了解这些电路的衔接关系。我们中华医学修理的相当于汽车的电路系统,西医修理的是轮胎、车门这类的问题。不是说西医不好,它们是不同性质的工作,它们不属于同一个范畴的学问:西洋医学是有形地、机械地、定态地观察生命的生理、病源现象,依靠仪器的探测、测量了解身体的有形变化。而中华医学则是从无形的、精气神的物质运动的动态规律、法则上做了全面的陈述。生命整合论力图用数理方法全面证明古典中医的正确性,使我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更精确。
下面牛老师请大家提出自己的问题。
有人问:中医治病的时间长,见效慢,西医治病快,您怎么解释?
牛:这事我可以解释解释。认为,所谓“见效”是要看是不是能解决问题。比如心脏方面的疾病,身体中影响心脏的有四个部分。从解剖上看,肝静脉直接通到右心房窦房结的地方,如果血液中的酸碱度向酸性偏移的时候,心脏的起搏点就提前,心跳加快;向碱性偏移的时候,心跳就变慢,这是一方面。
如果大脑思维中心高度旋转的时候,所有的脏腑,包括心脏都要向大脑提供电流,这时候心脏必然加快跳动。所谓“考试考得心都跳”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考试的时候人并没运动。
还有一个影响心脏跳动的是肾脏。肾脏和心脏同属绝缘平衡杆的两端,肾脏电荷的充盈状态对心脏有直接影响。如果肾脏能够给出的电流减少,肾作为补充肝脏电流的量减少,这时候处于平衡杆另一端的心脏就加快跳动。所谓“水克火”并不是肾真是水,心真是火,而是他们同属于绝缘封闭导体的两端,一个在下面,一个在上面,下面不给,上面肯定要加快了。
怎么治心脏病呢?给他吃点“速效救心”、硝酸甘油都能使心脏马上平下来,缓解一下,但他的病真正在肾脏,心脏倒是缓解了,可肾脏还是在往下跌落,所以它还是要发展。我们可以从脉上看他的心脏病起因是哪里。如果是从肾脏起的,那一定是:把肾脏搞好了心脏才真好了。肾脏搞好了,整体上才平衡。如果只是用硝酸甘油,看起来硝酸甘油快。但实际上心脏病没治好。中医调肾需要一段时间,起码三个月。
程献忠(安庆医院中医师):如果没有《伤寒杂病》这部古代经典还可以把中医划入经验科学的范畴,但有了《伤寒杂病》这本书,我们就很难把中医再当成经验了,因为它已经形成了相当规范的、有普遍适用性的学科体系了。
牛老师对此表示完全支持,他说:中医有许多派别,但《伤寒论》是主轴,看病的效果非常好。
时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听说日本人要从分子学的水平上解释中药的疗效,请问牛老师怎么看。
牛老师: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我就听说日本人已经放出话:十年后要到中国去讲中医。如果真是这样,那可是大事喽。真的,我肚子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要与日本人较量一番,我这本书里的最后有一张表,把药的成分按照分子结构做了一个分类。我们是有准备的,完全可以迎接他们的来招,回敬的也准备好了。
关于“生命运行中是否有信息参与”、“能否从信息原理理解生命”这些问题牛老师通过投影在银幕上的有机大分子降解的动画模式图解释说:不论是脂肪、蛋白质,还是碳水化合物,在降解的时候都有各种特定的辅酶来诱导,到了一定的时候电子激发出来在体内汇聚、流动,这些都是信息,酶是,电子流动也是。可以说,生命的微观运动也是信息流的。
王法利:对于您在《生命整合论》序言中提到的“宏观自洽电场”与“微观自洽电场”相互沟通,您是怎么阐述的。
牛老师说,在此书中还没有涉及“宏观自洽电场”的问题。他说,所谓宏观电场是指地球自身的地磁和地电流形成的场,这个电场也是自洽的——自我调节的。牛老师认为,地电流是地磁的必然,有了而地电流的流动和受阻对地表植被影响也很大,这也是许多药的药性因地而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地电流的受阻爆发就是我们所都知道的地震,地震前的地光是地电流的最好说明,而板块学说就难以解释地光。人的运动就相当于导体(铁)在磁场中切割磁力线,如果地磁有变化人肯定就受影响,而海水受到月球近地点和远地点变化产生的潮汐现象就影响到地磁,变化的幅度是300-500毫高斯,这就是女人月经周期的原动力。
余道衡(北京大学电子学系博士生导师):我来说两句吧。我和老牛是初中的同学,他几十年来孜孜以求的精神很让我钦佩。目前中医界比较少的用现代科学论证,老牛在这方面作了开创性的工作,这本《生命整合论》里面有许多闪光的地方,我是学物理的,里面有物理学的方法,我能感到它的价值。我们今天来的周立孝同志是政府级别的,可以给他更多的支持。我们希望大家能给他更多的支持。
周立孝:刚才老牛的老同学说得非常好,表达了我们从事中医行业人的心情。我介绍一下自己。我也算是老中医了,从1996年开始专管中医资格考试。对牛老师研究中医学的这种精神很受感动,他的这本书我也早就看过,还真是认真看了,有些没看懂,也很想跟他交流沟通,这本书研究了许多东西,是不是要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医?好久没见面了,想来看看他。
我们现在对中医的政策没问题,中医的形势很好。我们许多出国的人就靠针灸养活自己,很赚钱。但在国内有些机制解决不了,中医发展缓慢,科研的方面甚至不如国外。
中医药是不好好宣传也会自己否定自己。有些国家对中医很信服,让我们推荐药,我们总觉得拿不出去多少,怕药出去后疗效不好自己把自己毁了。我们也提中医现代化,可怎么现代化?我们要好好把中医搞好。牛老作了这么多工作,我们的科研单位还不一定能做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军民软件
|
2005-3-10 18: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哈哈,在这里;约伯 不写全名令人误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约伯
|
2005-3-10 21: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下面引用由
军民软件
在
2005/03/10 06:18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在这里;约伯 不写全名令人误解
有名字就行了呗。 多交流,“军民”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约伯
|
2005-3-24 2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陈理坚(朗讯公司):我们都知道电是要电死人的。可您书里面分析肝脏产生的电流量很大,有四十多安培,可人并没电死?
牛:当我们处于等电点电位的时候,我们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没有构成回路,另外,电压也很低-90mv。致人伤命的是电功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我们测到的细胞电位是-90mv,不可能致人命。
神经细胞大致有140亿个,这些细胞也具有-90mv。可是神经细胞没有产生电位的能量,其中含有葡萄糖的含量8-10mg/100g。但是,如果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只要低于10%,神经细胞就受不了,人就会发生惊厥。如果140亿个神经细胞都需要-90mv电位的话,那它们需要的电流是非常大的,但电压很低,不到普通1.5v电池的1/10。如果我们把每个细胞放电的电流累加起来是很大的。这是通过算法算出来的。
人体内电流向神经细胞的流动类似与虹吸作用——使大脑的神经细胞把电流吸过去的,当然是由于脑神经与内脏器官之间的电位差值造成的。就象我们在中学物理课上做的实验:摆上一个铜导体,用毛皮摩擦硬橡胶棒,然后接近铜导体的一端,这端就有电了,与此同时,在铜导体的另一端也有相同电量的电荷。在人体中也一样,内脏产生电子,必然向电位高的地方流动。这是自然规律。
陈:您书里说肝脏产生的电流达到四十多安培。您是怎么得到的?
牛:这是我们算出来的。有两种方法。比如:外界温度18度,人体却是36度。高出来的18度一定是通过食物转化过来的,我们把这部分能量从食物中减去,把思维、运动、生长等因素减去,再减去粪便中包含的能量,剩下来的能量换算后得到四十多安培。还有一个算法:碳酸排出量,排出的氢离子的同时必然有等数量的电子留在体内,有一百多安培。这两个数据都说明,留在体内的电子数量很大,却被现在的生物化学丢掉了。但却在人体中起作用,电流的活动规律被几千年前的中医发现了。
中医师怎么看到的呢?是通过病理看到的。比如,通过脉象判断,这个人的病是从肝来的,是他经常和家里人、外面人吵架,气病了,那好,就从排除他肝上问题入手,最后把病治好了。慢慢地就得出了结论:肝是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肝是考虑问题时最主要的支持器官。古人在这方面和现在的解剖学研究的不是一样,如果我们把解剖学引进中医是不是会肢解中医?不会的。我们承认,西医的解剖也是事实,古代西方人找病源的方法,那真是把人大卸八块!在古罗马研究人的疾病就有解剖的绘画,一直到近代,战争中医生对人体的解剖。应该说,他们对人的解剖更细一些,现在就更细了,断层扫描等等,可再细也还是属于看得见摸得到的范围。这些事实绝对不能代替我们中医研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规律。振兴中医,我认为关键要发挥我们对看不见摸不到的规律的掌握长处,解决患者的问题。
王:用您的生物物理的原理怎么养生。
牛:原先我们认为思维活动没消耗什么,觉得思维考虑问题很自然的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也是很自然的,现在可以认识到思维、心情能消耗大量的能量,并且要从内脏器官提取,我们就要保持内脏器官不受伤害。所以,我们面对现实、面对生活要谨慎应用,不能过分使用,否则就造成破坏。这是养生的重要观点。再有就是现代社会的复杂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你不能不用更大的精力去应付,但应对要有方法,如果蛮干,那生活的质量就低。我为什么大力推进中医?关键是它没有给我带来副作用。我也相信过西医,也把瓶瓶罐罐摆出来,用西药调节我的身体,但给我的结果是不能再继续了,否则自己把自己毁掉。后来我从中医学中摸索了许多方法,使我的体能能保证我实现我的目标。
马化龙:您的书我仔细读了,但至今我没弄明白配方子的办法,比如量上面有什么讲究。
牛:我现在可以说说我配药的三条理论。第一原则是掺杂理论:凡是与氮或硫掺杂形成的有机分子是热性药,凡是与氧原子掺杂形成的分子是凉性药。有了这个理论,您就能很容易地获得寒热的经验:“寒病用热药、热病用寒药”。第二原则就是构效理论:在讨论掺杂的同时还要考虑这个分子与人体内分子的结构是不是相同。比如:雌性激素、雄性激素、髓质激素、肾上腺素,有的分子与人体内的分子基本相同,仅仅个别的地方不一样,这时候有的分子就起正作用,有的就起负作用。象吗啡,它也是掺杂分子,但它却起的是负作用,它实际上是把放电的点堵住了,那痛到骨头里,痒到心里。第三个就是量化理论配伍、比例、多少。
赵小刚:那配出来的药和传统不太一样?比如,您再治肝病的方子里不用五味子。
牛:那是。象传统治肝病的“生脉饮”,都有五味子。
马化龙:五味子在治肝病的时候对心脏不好,五味子:酸、涩、它生气。患者气虚,血淤,用了会收涩,就影响他体液的流动性。我想买不含五味子的“生脉饮”,可是没有啊!
赵:怎么用整合论分析五味子的作用。
牛:肝脏血液pH值直接影响心脏,pH值向酸性偏移,心脏就加快跳动。你加上五味子——酸性的东西,它心脏怎么能不跳得快?你肝病已经影响心脏了,加上五味子不就错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会联想的风
|
2005-3-30 11:52: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欢迎约伯到新浪UC的合作推荐的炎黄医学房间来共同探讨中医学术,由于炎黄医学房间目前还在合作语聊的网络教学类,所以还望先生先到网络教学类来看看。
我在那里热诚的欢迎先生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日出江花
|
2005-3-31 16: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与西医——顶给软件
真是奇怪啊,这样水平的人连生脉散中五味子是起什么作用的都不知道,却大谈中医.
生脉散主治气阴两虚,其中五味子有收敛作用,主要用于阴虚所致小便频多,能减少小便,能缩尿固虚,是所谓滋肾收敛作用.
凡是阴虚所致小便频多都可以配伍五味子,山茱萸,桑螵蛸等收敛药物.
现在学习中医的人水平如此之差,真是难以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药方剂
约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