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八纲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八纲
[复制链接]
691
|
6
|
2013-1-22 20:3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阴证:静而少言、声低息弱、倦怠倦卧、身寒肢冷、怕冷喜暖,尿清便溏等。脉象:沉迟无力。舌淡胖嫩,苔滑润。、
阳证:狂燥不安、声高气粗、谵语烦渴、身轻展卧、身热足暖、便秘尿赤、腹痛拒按等。脉象:浮数有力。舌红绛、苔黄燥裂、焦黑起刺。
阴虚:虚火上炎、口燥咽干、头晕眼花、骨蒸盗汗、多梦遗精、身热便结、手足心热、脉象:数而无力、舌红少津。
阳虚:头晕自汗、喘咳身肿、肢冷便溏、阳痿遗精、足瘘弱、五更泄等。脉象:大而无力。唇舌色淡。
亡阴:畏热肢温、肌热汗出、口渴喜热、气粗便秘。脉象:洪实。舌红绛少津。
亡阳:恶寒肢冷、肌冷气微、冷汗如洗、不渴喜热饮。脉象:浮数而空。舌淡而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22 20:31:38
|
显示全部楼层
表证:发热恶寒、头疼身重、四肢酸痛、鼻塞流涕、等。脉象:浮。苔簿白。
表寒:发热怕冷、有汗或无汗、项强腰痛、骨节酸痛、脉象:浮紧、苔白润。
表热:身热怕风、有汗不畅、口渴或不渴、脉象:浮数。苔簿白尖红。
表虚:汗出恶风或汗出不止。脉象:浮缓有力。舌质淡。
表实:无汗身痛、脉象:浮数或浮紧。苔簿白。
里证:壮热、潮热、神昏烦躁,口渴、便秘或下利、胸腹痛、尿赤、脉沉。苔黄或灰黑
里寒:怕冷、口和不渴、恶心呕吐、腹痛泄泻、肢凉。脉象:沉迟、舌淡苔白。
里热:发热不冷、口渴汗出、烦热不安、脉数实、舌赤苔黄。
里虚:气弱懒言、食减倦怠、泄泻、遗精、或二便失禁。脉象:沉弱、舌质嫩苔白。
里实:发热便秘、腹胀满、谵语发狂、手足出汗。脉象:沉实。苔黄燥。
半表半里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目眩、不思食、口苦咽干。脉弦。苔淡黄或黄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22 2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寒证:神昏倦卧、面色苍白、身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便溏尿清。脉象:迟。苔白滑。
热证:面目红赤、发热无寒、潮热烦躁、口渴喜冷饮、唇干齿燥、便秘尿赤。脉象:洪数有力。苔干黄或干黑,起赤无津。
虚证:食少消瘦、气短声低、神疲无力、脉象:无力。苔胖嫩。
虚寒:面白怕冷、下利不消化物、肢凉。脉象:沉迟。苔白润。
虚热:午后潮热、或热无定时、虚烦盗汗、咽喉干痛。脉象:细数无力。舌质降红。
气虚:气短自汗、声低无力、头晕心悸、脉象:濡弱。舌质谈苔簿白。
血虚:心烦不寐、唇谈面白,口干少津、夜热盗汗、脉象:细数无力。质淡红。
实证:腹满拒按、便秘尿少、声高气粗,无汗。脉象:有力、苔黄厚。
寒实:在表的与表寒证同。在里的挟有寒湿、寒痰等实邪。脉象:迟弦。苔白润。
实热:在表与表热证同,在里者挟有食滞、痰湿、瘀血等实邪。脉象:数实。苔黄燥。
气实:嗳腐吞酸、腹胀胁痛、头痛目眩、易怒失眠。脉象:弦实。苔黄或腻。
血实:腹痛不移、瘢瘕积聚、或局部青肿疼痛、大便自利、色黑如漆。脉象:沉弦。舌红或有紫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22 20:3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病因
本帖最后由 胡来元 于 2013-1-22 12:39 编辑
七情致病特点:七情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侵袭人体,从皮肤及口鼻而入,发病之初均见表证,而七情内伤,则直接影响相应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导致种种病变发生。
1:直接损伤及内脏。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临床上不同情志刺激,可对各脏有不同影响。
2:影响脏腑气机: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3:情志异常波动,可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饮食、劳逸
1:饥饱失常。
2、:饮食偏嗜。饮食偏寒偏热。饮食五味偏嗜。
3:劳逸损伤。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度安逸、
4:外伤:如:枪弹伤、金刃伤、跌打损伤、持重努伤、烧烫伤、冻伤、和虫兽伤。
5:痰饮、瘀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22 20:4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病原理:
1: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即只有在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方能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才能发生疾病。
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3:正能胜邪则不发病。邪胜正负则发病。
4:疾病与正气强弱的关系。疾病与感邪性质的关系。疾病与感邪轻重的关系。疾病与病邪所中部位的关系。
5:外环境与发病。如:气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等。如:久坐伤肉、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6:内环境与发病。如:体质与正气的关系、如:先天禀赋、饮食调节,身体锻炼有关。又精神状态与正气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22 20: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主要体现三要素即自然科学知识、社会因素知识、高级思维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清风流云
|
2013-1-22 21: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纲领的东西大都可以起到指南针的作用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美容之声
胡来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