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论-3 蛋白质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复制链接]
查看725 | 回复3 | 2005-4-12 02: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中国医药信息学会北京分会后现代理论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鸿智

《燕南社区 » 健康论坛》weekend(常务副站长)发帖:《蛋白质与高血压有何关系》,内容如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从每个细胞的组成到人体的构造,从生长发育到受损组织的修复,从新陈代谢到酶、免疫机制及激素的构成,从保持人的生命力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都离不开蛋白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蛋白质的摄入与高血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摄入优质蛋白质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即使高钠饮食,只要摄入高质量动物蛋白,血压也不升高。日本近年来脑血管病死亡率明显下降,据认为这与日本人膳食中肉、蛋、奶等动物蛋白增高有关。一些沿海地区渔民长期海上作业,精神高度紧张,睡眠时间少,吸烟饮酒普遍量大,盐的摄入量也高,虽然存在许多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可是渔民的高血压患病率都比较低,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较低,专家们认为与膳食中蛋白质摄入多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高有关。
优质动物蛋白质预防高血压的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钠的排泄,保护血管壁,或通过氨基酸参予血压的调节(如影响神经递质或交感神经兴奋性)而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味强调素食来预防高血压是不可取的。我们在饮食中应适当地选择动物蛋白,如鸡、鸭、鱼、牛奶等,尤其是优质鱼是不可少的。
蛋白质对预防高血压有一定作用,但是从蛋白质的代谢来看,作为升压因子的可能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因为在蛋白质的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一些具有升压作用的胺类,如酶胺色胺、苯乙胺等,这些物质在肾功能正常时能进一步氧化成醛,由肾脏排出体外。但若肾功能不全或肾脏缺氧时,可导致胺的蓄积,完全有可能显示升压作用。另外,人体的三大营养要素,蛋白质、脂肪和糖在体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蛋白质摄入过多,热量过高,久而久之,也可造成肥胖、血管硬化,也会造成血压升高,因此,人们应适当摄取蛋白质。
杨鸿智回帖: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其中有一个氨基酸是《谷氨酰胺》。它是基因复制时候需要的重要原料。谷氨酰胺为基因复制提供氮原子和能量。在知道了这个知识以后,我们就知道,所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指的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促进了干细胞的生长,所以能够使患病机体在生长过程中达到康复。这是一个正反馈的长程关联过程。而现在,现代医学所进行的研究,如站长所讲的,主要是从蛋白质与生命活动的线性因果关系入手。在复杂系统的无限数量的作用链中,任何一个作用环节都是有意义的,但是,任何一个这样的环节都不是决定性的环节。研究工作应该进行转变。从蛋白质转变到谷氨酰胺;从生理学负反馈机制,转变为干细胞生长的正反馈机制。而这就是要从现代医学,转变为后现代理论医学。
杨鸿智 | 2005-6-5 14:3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散论-3 蛋白质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论坛反应与交流》
《肝胆相照>学术讨论》
梅山鹤:新理论!!!!!
《中国中医药论坛>漫步西医》
朝天一柱香:持保留态度~```请问有依据吗??科学来不得半点虚伪,要讲证据啊,不要说什么日本人的什么什么,他们的饮食习惯你知道吗??高钠有多高??一天几克??其中有没有种族的问题??就象黑人对ACEI类制剂不敏感,你知道吗??
《协和医学论坛联盟 → 协和大内科论坛》
迟阿鲁:谢谢
路久:别辟蹊径。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
鸣远:理论高啊,要认真地研究研究,哈哈。。。。。。
晓云伴月:照理说高血压病人也不需要忌嘴了。
北京男士:瞎说八道的一个帖子,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中国人肉食量平均比日本人多三分之一。中国人的平均量其实主要集中在城市人中,因为几亿中国农民平常不吃肉,这样,中国城市人的肉食量更是高得可怕,比一般日本人大多了。可是肉食量大多了的中国人平均寿命比日本人少十岁。
杨鸿智 | 2005-7-8 14: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散论-3 蛋白质与高血压有何关系

《凯迪社区 → 健康社会》
高手先生:回杨鸿智先生:你说的:在复杂系统的无限数量的作用链中,任何一个作用环节都是有意义的,但是,任何一个这样的环节都不是决定性的环节。很好,非常好;但是你是否注意到了,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呢,尤其是对于高血压等相关疾病的治疗时,说说容易,做做难!
低调行者:这位朋友(北京男士)不要把这位所谓的主任的小内裤给扒了。
杨鸿智:回《北京男士》和《低调行者》:第一,认为“摄入优质蛋白质高血压的发病率下降”这个观点是《燕南社区 » 健康论坛》weekend(常务副站长)的观点。不是我的观点。如果认为你们的一个帖子是在把“小内裤给扒了”,那也是在扒《燕南社区 » 健康论坛》weekend(常务副站长)的,而不是我的。我的帖子的意思是说,原帖的观点接触的一个重要的事实,但是,没有把这个事实说清楚。我的帖子说明,能够起这个作用的是“谷氨酰胺”。而且建议:“研究工作应该进行转变。从蛋白质转变到谷氨酰胺;从生理学负反馈机制,转变为干细胞生长的正反馈机制。而这就是要从现代医学,转变为后现代理论医学。”如果你们没有关于谷氨酰胺作用的知识,你们就不应该这样盲目反对。再有一个需要注意的是,看帖子的时候分清楚是谁说了什么话。如果连这个问题都搞不清楚,别人如何与你们进行科学问题的讨论?
低调行者:我才不管是扒誰的小内裤呢,我只扒伪理论的小内裤

《丁香园>健康报在线投稿》
wangzi858621:我知道血清中的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是一对二。两者都有重要任务:低密度脂蛋白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高密度脂蛋白将各组织的胆固醇送回肝脏代谢。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久了容易引起动脉硬化。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过多是有害的 。 高密度脂蛋白扮演清道夫角色,它将周边组织多余的胆固醇送回肝脏,排出体外,达到抗血管硬化的目的。它还有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保护血管免于血栓的形成。高密度脂蛋白增加,动脉壁被胆固醇囤积的机会就减少。因此它是针对心血管疾病有益处的。 当低密度脂蛋白过量时,血管被胆固醇囤积,血管变窄,而血量不变,当然血管对血管壁的压力就增高了,由此 血压也相对的增高了。 不知道 我这样解释是否合理 下面的朋友请指教。
杨鸿智:网友wangzi858621所说的是现在临床中最标准的理论。不能说不对。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理论是站在血管的角度说的。如果站在肝脏的角度就完全是另外的事情了。在脂肪肝的时候,我们用什么方法把肝脏中过多的脂肪排出呢?这与血管是否发生矛盾?这样的理论是线性因果关系的产物。在一个因果关系中是正确的,但是,在几个环节以后就不是正确的了。
《神经科学论坛 → 学术天地 → 新思路,新方法》
Zzhhr:网际金典
《同济网论坛 » 学院讨论区 » 武汉同济》
比克大魔王:谷氨酰胺是健美运动员减脂期间保持肌肉吃的。

蠢华磊 | 2014-6-29 07: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1v1飘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