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四大经典
›
浅析张仲景苦辛法的临床运用(转帖)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浅析张仲景苦辛法的临床运用(转帖)
[复制链接]
1083
|
6
|
2013-3-13 22: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苦辛法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种性味不同的药物配伍运用,苦寒药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坚阴止利,并有健胃作用;辛温之品多能发散行气、行水蠲饮、温中散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且有辛辣之味,也能刺激食欲。二者相伍,一阴一阳,一寒一热,一升一降,一开一泄,谓之辛开苦降;能斡旋中焦、调理气机、升清降浊、疏通胃肠,增进食欲,且辛散无动阴之弊,苦寒无碍阳之害,相得益彰;目的在于调和胃肠、肝胆气机,所以,也属于和解法,此法亦被后世医家所推崇和拓展。
1.痞证以胃脘部胀满不适为主症,《伤寒论》131条:“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是谓胃气素虚,寒从中生,因而误下,表热内陷,两相搏结,以致寒热互结,升降失司,痞塞于中。《内经》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餮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故可见心下痞满,呕而肠鸣,腹痛下利等症。此时必须斡旋中焦气机,以使升降相因,仲景列有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149、157、158条),为苦辛法的代表方剂,目的在于和中泄痞,均用半夏、干姜辛温散寒开结,黄芩、黄连苦寒泄热燥湿,人参、大枣、甘草甘温补虚,辛苦合用,有降逆止呕,开结散痞的作用。三方之别,在于半夏泻心汤重在痞而兼呕;若见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食滞为主者,上方减干姜(至二两),另加生姜(四两)为君,名生姜泻心汤,以和胃散水泄痞;若重在脾虚,下利日数十行,完谷不化,不取生姜之辛散,而加重甘草(至四两)为君,以健脾泄痞,即甘草泻心汤(当有人参)。观此三方,病机为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主症为心下痞满,兼症亦有侧重,故在开结泄泻的前提下,仅用一药之变易。
另有狐惑一证,颇类似口、眼、生殖器三联症。仲景亦用甘草泻心汤,意在甘草与芩连清热解毒,配以干姜苦辛杀虫。
2.呕利痞证可见呕利,但并不为其主症,若因寒热错杂,上下不和,以呕利为主者,应用辛开苦降法以调和胃肠功能。原文172条:“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亦云:“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是谓太少合病,少阳里热偏重,或肠中湿热,暴注下迫自利;而胃有寒饮,上逆而呕,出现呕利并见的上寒下热证,故有黄芩汤清肠热而止利,加半夏、生姜温胃寒降逆止呕。
若上热下寒,胃为客热,肠中寒凝,胃肠不和,传化失司者,因胃热气逆欲呕或食入即吐,肠寒不得成聚,腹痛或下利者,则用黄连汤(173条)或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359条)。前者即半夏泻心汤去芩加桂枝,以助干姜之温通;后者以干姜、人参逐寒扶正,芩连清上热止呕,且有通寒格反佐之意。
3.小结胸结胸的成因与痞证有别,谓“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131条)证有大、小结胸及寒实结胸之方,仲景用苦辛之品为主治疗小结胸证,目的在于清热化痰。就小结胸证而言,由于内有痰饮,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以致痰热互结于心下,症见心下满,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脉象浮滑。饮邪宜化,邪热宜清,用小陷胸汤(138条)清热开结涤痰,方中黄连清热开结,半夏燥湿化痰;苦辛相配,配以甘寒滑润的瓜蒌实,以增清热涤痰之功。《千金方》的黄连温胆汤,《医方考》的清气化痰丸,立意与小陷胸汤相同,且更臻完备。
以清热化痰的角度而言,仲景的泽漆汤、鳖甲煎丸、侯氏黑散均伍以黄芩、半夏、生姜之类,意趣相同。
4.奔豚《金匮要略》对奔豚症状的描述,谓“少腹有气,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神经官能症、癔病等,因诱发因素不同,有肝发与肾发奔豚之分。肝发奔豚,由于情志因素(惊恐刺激),肝郁气结,化热上冲,兼有腹痛,往来寒热等症,当以泄肝安胃、降逆止痛治之,故仲景用奔豚汤,方中李根白皮为君,亦用黄芩泄肝清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
5.蛔厥胃中虚寒,隔上有热,蛔虫喜暖恶寒,又善钻小孔,以致蛔动不安,上扰胸膈,窜入胆道,造成寒热错杂的蛔厥证。原文338条云:“晟厥者,其人当吐虫尤,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虫尤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虫尤闻食臭出,其人常吐虫尤。虫尤厥者,乌梅丸主之。”根据前人经验,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借乌梅之酸,敛肝安蛔;黄连、黄柏与干姜、川椒等药苦辛相配,苦酸辛甘合用,共奏温脏安蛔之功,亦寓苦辛杀虫之意。
张仲景对芩、连与姜、夏的配伍运用,目的在于开结泄痞,调和胃肠,清化痰热,泄肝(胆)和胃,化湿杀虫,温脏安蛔等方面,主要应用指征有:(1)胃脘部胀满不适;(2)干呕或呕吐;(3)肠鸣或腹痛下利;(4)不欲食或饥不欲食。
苦辛法的运用,并非苦味药与辛味药等量齐投,而以苦为主,以辛为辅,苦多辛少,故说是清热和解法之变通。但具体情况,又当分别对待,如寒重热轻者,亦应辛温重于苦寒,如黄连汤,则用黄连三两,而半夏半斤,干姜三两,且尚有桂枝,故非绝对而论。当然对湿胜阳微者,应用不宜。同时根据病情,针对病机,伍以补中,宣表、化痰、祛瘀、利水等法,灵活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赵瑞
|
2013-4-26 09: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辛法是将苦寒与辛温两种性味不同的药物配伍运用,苦寒药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坚阴止利,并有健胃作用;辛温之品多能发散行气
天津成人高考招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mtb
|
2013-11-1 19:04:4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入了今天的“大医精诚网”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请关注:dyjcz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夏天
|
2013-11-20 22: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苦寒药物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坚阴止利,并有健胃作用
天津商务租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尖爱情渗
|
2014-5-1 08: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贪钱无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jwzt
|
2014-5-17 02: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叫‘偷坟掘墓’该死,现在叫‘考古’科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4-6-29 02: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坐沙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胡来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