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转帖]中医治疗癌症的法则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转帖]中医治疗癌症的法则
[复制链接]
1006
|
1
|
2005-4-30 05: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第十九章 中医治疗癌症的法则 发布时间: 2004-5-6 15:45:19 被阅览数: 154 次
治疗癌症是解除患者痛苦的最基本方法,它能帮助人体的正气来去除病邪使病理变化转为生理情况,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由于癌症的变化较多,形成这样和那样的疾病,因此,在治疗方法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为了应付万变的疾病,必须掌握前人总结出来的先进经验和运用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这就必须要有法则来作指导。例如,“素问”所指出的总原则是“治病必求于本”。(阴阳应象大论)就是要求把万绪纷然的疾病,首先用阴阳的辨证方法,加以归纳、分析、仔细地进行研究,求得病因所在,才能规定治疗方法。如:“素问”说:“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至真要大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治病应该谨慎地掌握病机,推求它是属于哪一类,有明症状的固然要追求出它的原因,无明显症状的也要寻求它的迹象。盛者何以盛,要找出根源;虚者何以虚,也要查明来历。必须要了解五气中何气偏盛,五脏中何脏偏盛,然后疏通其血气,使之调畅,从而恢复阴阳平衡,在找出病因之后,如何决定施治方针呢?在“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有明确的一些辨证法的原则,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但不是死板的,而是灵活的,这些都是中医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指导原则。我们在探求疾病原因,得出正确诊断后,必须掌握这些原则,才能很好运用中医治疗规律(法则),发挥自己的智慧,解除患者的疾苦。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必须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问题。
(1) 维求协观点:
癌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除了局部病灶以外,与整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癌瘤病灶出现以前,机体就可以出现功能或器质性的变化;同时机体与功能的不平衡因素,如神经、体液、内脏的活动等失调又可以不断地作用于局部。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癌瘤的发生与人体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失调息息相关。因此对癌瘤的治疗必须注意辨明患者阴阳气血盛衰和脏腑经络的虚实以及邪正双方对比的情况,即看到癌瘤的局部表现,更要注意患者的整体情况进行治疗。
(2) 攻邪与扶正:
恶性癌瘤初起,患者整体情况一般良好,治疗可偏重于局部肿块的攻伐,可先选用破瘀散结,剽悍有毒之品,如乳腺癌、淋巴癌、臀部癌、皮肤癌等始病时可用局部攻伐为主。如患者病在晚期,气血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则应用调补气血,调治脏腑功能为主,不可一味应用峻烈功逐的药物,以求一举消除癌瘤,这样不但不能达到治疗目的,反而损伤人体正气,使病情向严重发展。因此,治疗癌瘤,分析邪正双方力量对比情况,根据患者癌瘤大小、病程、病期、体质强弱,决定以攻为主,或以补为主或攻补兼施等是治疗时必须掌握的。
(3) 辨病机与辨病名:
根据病机辨病立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就是利用四诊收集病史,临床证状和体征,以八纲结合脏腑等辨证纲领来控求归纳病因病机、传变转归等,以决定处方给药。对于癌瘤的治疗,我们仅仅看到它对人体的损害所引起的各种病理的表现(证)还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到这种疾病的根本症结在于癌细胞的恶性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对癌症的病因,病理、癌细胞的增殖、转移等均有比较明确的阐述;同时癌瘤由于生长部位的不同,它所造成机体损害亦有所不同。因此在临床上,结合辨病,根据癌瘤的发病部位和癌瘤细胞的特性,选择对某些癌瘤有针对性、疗效较好的抗癌中药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4) 治标与治本:
在癌瘤临床治疗中,要分清疾病的主次和轻重缓急,从而确定治疗的步骤是很重要的。一般多遵循“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解除疾病内外因,扶正祛邪,消除癌瘤的方法为治本,在治疗上是首要的;针对癌瘤各种并发症如出血、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属于标证的治疗是次要的。例如癌瘤压迫神经或血脉而引起局部疼痛的,一般应当首先选用消除癌瘤,缩小肿块的有效方药进行治疗,以治其本,疼痛才能得到缓解。如果疾病的发展出现标本虚实混杂的情况,治疗应当标本兼顾。在癌症病程中,有时标证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就需要把标证作为主要矛盾来解决,采取“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如癌症患者突然发生咳血、吐血、便血等证,量多暴急,危及生命,则应及时采用止血补血,急治其标,待标证缓解后,然后图本为治,再以消除癌瘤为主。
(5) 攻法与补法:
正确处理治疗中的“攻”与“补”,是中医治疗癌症的两大法则。所谓攻,即是祛邪,也就是抗癌,抑制和杀死癌细胞,消除癌块。补即是扶正,也是保护机体,调动机体积极因素,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扶正与祛邪,两者是辨证的统一。因为祛邪可以扶正,扶正也可以祛邪,古人说:“邪气不去,则正气难以恢复;正气虚弱,则邪气难以尽去”。也是同样道理。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常看到癌瘤病人,随着癌瘤的增长,机体不断被消耗,抗癌能力降低,癌瘤与全身的机体状态,形成了长与消的局势。治疗的目的,就必须把这样趋势扭转过来。因此,在治疗癌瘤的过程中,不但要攻癌、克癌、削癌、控制杀死癌细胞,还得补气、补血、补神来提高患者的抗癌能力。
攻癌与扶正,在癌症发展的每个阶段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同时要根据每个病情的特点,作具体的分析和治疗;有时以攻为主,扶正为辅;有时则扶正为主,攻癌为辅。但从各方面的治疗情况来看,要立足于攻,直接消灭癌瘤,而达到“邪祛则正安”的目的。
(1) 癌瘤的早期:
属于人体正气旺盛。邪气将要形成事实的阶段。此期癌瘤只限于局部而体积较小,它对全身的影响不明显,病人多无异常症状,身体强壮,不作详细认真地检查,很容易被忽略。癌瘤侵袭机体抗癌能力相比,好象“我强敌弱”。所以在治疗上应以攻为主,同时也要补,采取大攻小补,攻中有补的原则进行治疗。
(2) 癌瘤的中期:
此期癌瘤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癌瘤块状明显增大,开始有刺痛感,并对邻近器官和区域以外淋疤结转移,机体正气受到明显消耗,此时癌瘤的侵袭与机体抗癌能力对比,好象“势不量力”。因此要采取攻补兼施的治疗原则。“攻”主要是对机体危害大,生长快、扩散力强的病灶(特别是原发病灶),但也要控制其它病灶的扩散。“补”是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有助于攻的力度加大,明显压倒敌势,占取上峰。
(3) 癌瘤的晚期:
此期癌瘤局部发展生长速度迅速,有远隔脏腑转移,全身症状明显衰弱或出现恶液质。此时,癌瘤的侵袭与机体抗癌能力的对比,明显“敌强我弱”。在治疗上应用采取大补小攻的治疗方法,扶正为主,祛邪抗部为佐。以大补来增强病人的体质,提高抗癌能力,小攻使控制癌瘤或暂缓发展。然后根据病人体质的恢复情况,再取攻补兼施,缓图疗效。在处理“攻”与“补”的关系上,除根据癌瘤的分期合理使用攻补法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从治疗癌瘤的全过程看,应坚持“重攻兼补”、“以补助攻”,因为只有邪祛才能正安。2、攻与补必须有机结合,不能任意而为。因为攻之过可以伤正,滥投补益也可助邪。在临床实践中,如西医使用手术、放疗、化疗的同时,配合使用扶正补益的中药,可以避免癌瘤和机体两败俱伤的局面。但是使用不恰当的补法,往往亦有助于癌细胞的增殖和发展,致使病情加剧。因此强调祛邪攻癌不能太过,扶正补虚也不能过甚。3、临床运用祛邪攻癌与扶正补虚的各种治疗方法以,必须以中医论为指导,辨别阴阳气血盛衰,脏腑经络之虚实,根据临床病情及癌症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应用,决不能主观地运用某一扶正法或祛邪法,或只攻不补,或只补不攻,或“攻补十全”面面俱倒的全面照顾,都是不妥当的。
转自中国中医药论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天气不错pga
|
2014-5-31 18: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流畅,修辞得体,深得魏晋诸朝遗风,更将唐风宋骨发扬得入木三分,能在有生之年看见楼主的这个帖子。实在是我三生之幸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