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学医不易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学医不易
[复制链接]
1206
|
3
|
2005-5-11 15: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医之为道,乃古圣人所以泄天地之秘,夺造化之权,救人之死,其理精妙入神,非聪明敏哲之人不可学也;黄帝、神农、扁鵲、越人、仲景之书,其文词古奥,披罗广远,非渊博通达之人不可学也;凡病情传变,在于顷刻,真伪一时难辨,一或执滞,生死立判,非虚怀灵变之人不可学也;病名以千计,病症以万计,经络脏腑方药之书,数年难竟其说,非勤学善记之人不可学也;又《内经》以后,支分派别人自为师,不无偏驳,更有怪僻之论,鄙里之说纷陈错立,淆惑百瑞,一或误信,终身不返,非精鉴确实之人不可学也。故学医者,必具过人之资,通人之识,又能屏去俗事,专心数年,更得师之传授,方能与古圣人之心潜通默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langzhong
|
2005-5-12 08: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不易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学医态度很重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oda
|
2005-5-16 12: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医不易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
——《备急千金要方》唐 孙思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lwsyp
|
2014-6-6 0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学习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mod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