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了解中医气血的概念误区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了解中医气血的概念误区
[复制链接]
387
|
1
|
2013-5-14 10: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icoRobin 于 2013-5-14 10:23 编辑
“气血”是组成中医理论的重要部分。就算不懂中医的,也大都听过“气血亏损”、“
气血不足
”、“气血两亏”这样的词语。这些术语中医在临床上经常使用,甚至中国的西医在临床上也经常讲。医生在治疗病人后总经常讲:看你脸,气色好多了;有一段时间未见面的两个熟悉的人,见面后也会说:瞧,你最近气色多好呀。这里的“气色”二字中国人都知道是指“气血”。“气血”是健康或者是康复的标志。
下面谈一谈最常被混淆的“气血”5大误区:
误区一:气血,在中医学中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我们曰常口头语中的“气血”只是局部的,说白了是单指“血”。
比如我们颈痛、背痛、腰腿痛等等痛症,从气血角度讲,只是一个局部的小概念的气血问题,可见局部气血不和,血瘀气滞,更甚者血不养筋,而造成肌肉萎缩等等。
所以,局部的气血概念,不能代表整体的气血概念;局部的气血失调;局部的气血问题,不能说人体总的健康出问题。这是对局部痛症而言的。但人体一切总是互相关联的,中医最优秀的地方,就是“整体观念”。小问题也不要忽视。
误区二:只认为气血就是指气和血,而与其它无关。
这是人们存在的一个大误区。
其实只指气和血而言,在中医学中所指范围较广,名称繁多,概念也不一样,非常详尽地从生理及病理角度进行认识和阐明。但是气血与五脏六腑,与精、津液等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比如:精与血同病、气与血同病、气与津液同病、血与津液同病等复杂的病机。
误区三:满面红光,不代表气血好。
在中医学中,人的正常生理面色表示人体的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脏腑的正常。比如精气内含,容光外发,所以面部则显光明润泽,红黄隐隐。
而在临床上,或曰常生活中一些人,特别中年人如果红光满面,则就要查一查自已的血压了。
如果血压正常,就要再考虑是否肝火旺盛,易急燥,易发人,失眠,口干等一系列表现。
误区四:脸色好,气色好,也不等于“气血”正常,身体健康。
在中医学中,“气血”是“气”与“血”二个概念的组个。因气与血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割,所以往往把气与血二个概念合在一起,成为“气血”这一词组。
在曰常生活中经常见到某人一直身体非常好,气色又好,但突然得暴病而亡。脸色好,气色好,气血正常,绝不能代表脏腑等无病,或者某一个器官有先天或后天的疾患。气血,在中医学里只是一个非常乏指的概念,但对某些疾患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具体的概念,对治疗疾病起着主导的积极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中不少年青的、中年人,他们很健壮,很少有病,但因饮酒而产生胃出血,或脑溢血。所以血方刚的青年人和气血旺盛的中年人要特别注意,酒能“浮舟”,亦能“沉舟”!
只有清醒认识误区,才能在身体出现
气血亏虚
时,准确即时的发现,然后对症下药,注意饮食和作息,再借助中医膏方调理,方能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状态!
文章来源:怀府益群官网
http://www.goodga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6-9-2 16: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个帖子,下班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NicoRobin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