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中医祛斑秘方(转)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祛斑秘方(转)
[复制链接]
699
|
6
|
2013-6-1 13: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医祛斑秘方
中医祛斑,是中医美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华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时下,采用中医美容祛斑的美容院越来越多,这是中医药平缓、安全、稳定的治疗效果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虽然不能要求美容师像中医大夫那样对阴阳五行、气血津液、六淫七情、经络腧穴、望闻问切、八纲辩证等都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但要想做好中医祛斑,对中医基础理论还是要尽可能多的掌握。 一、中医论斑的病因病机 中医理论认为,反映在皮肤上的斑斑点点,都和脏腑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皮肤则细嫩光泽;五脏六腑之精气匮乏,皮肤则萎靡枯黄。所以,在诊断和治疗上,应根据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关系,做全面的观察与分析。 1、内因――“斑”与“脏腑” 中医理论认为,心乃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对生命起着主宰作用,其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也就是说,全身的血液都要在脉中运行。运行正常与否,能否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都取决于心脏是否能正常地搏动。心脏的搏动质量又有赖于心气,心气充沛,血液便可在体内周流不息地正常运行,以滋养全身。身体得到了滋养,面色自然红润;反之,若心气不足,则脉道不利,血液虚亏,皮肤就会因得不到滋养而面色灰暗或瘀集成斑。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肝的主要功能在于疏泄与藏血。其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脏腑组织的活动亦协调和顺,皮肤自然光泽靓丽。若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会因肝气郁结而使颜面气血失和,血瘀于面,形成黧黑斑。 脾主运化、升清,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生命活动的持续、气血津液的生化、皮肤的健康美容,都要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来维持。所谓脾主运化,就是说脾胃能把饮食化为精微,并把这些精微物质输送到整个机体,脾胃的这一功能旺盛,则气血津液来源充足,人体的四肢、百骸、筋肉、皮肤、毛发才会健康滋润。若脾的运化功能失健,就会因肌体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枯黄,进而形成黑斑。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上通喉咙,外和皮毛。肺通过吐故纳新来调节气的升降、出入,以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新陈代谢正常了,皮肤就洁净光泽;新陈代谢失调了,皮肤就会长斑。肾藏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肌体的生长从旺盛到衰退,都与肾中精气相关,肾中精气的盛衰又直接影响皮肤的健美。一些面色黧黑的损美性疾患,大多和肾精亏虚有关。这正与中医“五色与五脏”中“肾主黑色”的论述相吻合。 总之,心节不畅、肝气郁滞、痰湿阻络、气血失调是致斑的主要内在因素。斑的形成,和五藏六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斑”实质上是五脏六腑不健,气血津液失调在面部的反映。治斑应治本,故从五脏论治,通过调节气血津液以求平衡阴阳,才能达到养颜祛斑的目的。 2、外因――“斑”与“六淫”及其他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界里不同的气侯变化,在中医学说理称之为“六气”。当“六气”太过或不及时,即形成“六淫邪毒”。这也是致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外在因素。另外,日光暴晒、饮食不节、饮食偏嗜、劳逸损伤、激惹外伤等原因都是黧黑斑的形成因素。 3、“斑”与“七情” 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七情做为致病因素,是直接影响有关的脏腑而病,这是致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二、中医疗斑 中医疗斑方法很多,一般可分为药物祛斑和非药物祛斑两大类。 1、 口服中药祛斑 药物祛斑,就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药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祛斑的目的。现将口服中药祛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活血化瘀法:此法适用于因经络阻滞,气血凝滞所引起的色素斑。 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三棱、莪术、川芎、赤芍。 选方举例: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麝香、红枣(见《医林改错》);桃红四物汤: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赤芍(见《医宗金鉴》) (2)疏肝理气法:此法适用于因肝气郁节、气机不畅所引起的色素斑。 常用药物有:柴胡、枳壳、香附、郁金、白芍、青皮、甘草等。 选方举例:消遥散: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生姜、薄荷(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疏肝饮:柴胡、枳壳、白芍、香附、川芎、青皮、甘草(见《景岳全书》)。(3)温阳补肾法:此法适用于因肾阳不足,阳气虚衰所引起的色素斑。 常用药物有:仙茅、仙灵脾、附子、肉桂、巴戟天、鹿角、锁阳等。 选方举例:右归丸:附子、熟地、肉桂、山药、山茱萸、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见《景岳全书》);桂附八味丸:熟地、山药、泽泻、茯苓、丹皮、肉桂、附子(见《经验方》)。 2、 外用中药祛斑 外用中药祛斑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包括:敷、熨、涂、搽、熏、洗、抹、罨、浸、蓄、嚏、吹、滴、吸、塞、贴等,《理瀹骈文》中说:“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用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意思是说,外用药物与内治一样,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辨证施治。所不同的只是:一是服药于内,一是用药于外而已。中医祛斑方剂很多,在许多医籍里都有记载,如在《御院药方》中记载的《七白膏》,就被广泛用于祛斑。现摘来与大家共享: 药物组成:香白芷、白蔹、白术各1两,白茯苓3钱,葱白半两,白附子3钱,细辛3钱。 制法:研为细末,以鸡子白(蛋清)调丸如弹子或人小指状。 用法:每晚净面后,用温浆水于瓮器内磨汁涂面。 3、非药物中医祛斑 非药物中医祛斑,是指在中医美容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不使用药物而达到祛斑的治疗方法。它包括针灸、饮食疗法等。 针灸疗法,是在人体的特定部位――腧穴上给于一定的刺激,起到对经络的良性调节,或通过经络的转输调整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斑祛斑的目的。比如时下常见的耳针疗法以及耳尖放血疗法均属此类。 饮食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应用饮食的寒、热、温、凉四气和咸、淡、甘、苦、辛五味对人体产生的作用,来进行防斑治斑的一种方法。中医所谓的“医食同源”、“药食同源”,就是说每一种食物和每一种药物一样,都具有不同的性味。关于各种食物之性味,在多种食疗书籍中都可以查到,这里不一一赘述。只在这里提醒大家注意,在选择食疗祛斑时,要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掌握好“辨体施食”和“辩证施食”的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amtb
|
2013-6-2 07:4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5-1-23 20: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小说艺术的角度而言,这篇帖子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验意义却远远大于成功本身。正所谓:“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都在我心中!”楼主真不愧为无厘界新一代的开山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淘我乐khv
|
2016-1-16 13: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你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句话。谢谢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druii
|
2016-11-29 01: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风古道瘦吗?枯藤老树荤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7-12-6 00: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vxdo
|
2019-2-16 03: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看完这帖子以后,我没有立即回复,因为我生怕我庸俗不堪的回复会玷污了这网上少有的帖子。但是我还是回复了,因为觉得如果不能在如此精彩的帖子后面留下自己的网名,那我死也不会瞑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还有一些帖子被系统自动隐藏,点此展开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理探源
社区管理
中医外科
中医内科
男科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走进中医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妇科
川银花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