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临床经验
›
从中医角度谈感冒的正确辨治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从中医角度谈感冒的正确辨治
[复制链接]
833
|
6
|
2013-6-5 21: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作者: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 中医糖尿病科 徐远 靳文宝 时间:2011-11-25
中医认为,凡感受风邪或时行疫毒,导致肺卫失和,以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外感疾病,称之为感冒。感冒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疾病之一,但仍有很多人甚至医者对感冒的辨治存在误区,下面笔者就从三个治疗不当案例,谈谈如何正确辨治风寒、风热、暑湿三类常见的感冒。
以寒治寒雪上加霜
病例
谭某,女,30岁,因在空调环境久坐感冒,出现恶寒、发热(体温37.2℃)、无汗、鼻塞、流清鼻涕、头痛的症状,自行服用清热解毒口服液后,以上症状不但未愈,而且出现疲乏无力、咳嗽、咳稀白痰量多、背部恶寒明显、食欲不振,来诊时舌苔薄白、脉缓,问诊后得知患者平素手脚易凉、怕风寒。
四诊合参与辨治
根据中医理论四诊合参,此患者为阳虚体质,感受阴寒之邪,辨证属风寒感冒。
针对该患者的治疗,用辛温药物解表,如能在外感初起时用方剂“荆防败毒散”加减,散寒、透表、达邪,疾病可愈。服用治疗风热感冒的清热解毒口服液,药性偏凉,可予小青龙颗粒散寒化饮,因其含干姜、细辛、法半夏、五味子,对外感后出现外寒内饮诸症者较适宜,患者服药数剂症状缓解。
若症状较轻,且出现骨节酸痛等症状,适宜用感冒软胶囊,因其配伍中有羌活、川芎等,可散寒疏风止痛;以风寒表症兼咳嗽咳痰者,宜选用通宣理肺口服液,因其中有前胡、桔梗、半夏、陈皮、苦杏仁,功善止咳化痰。希望医生避免重犯“以寒治寒”,雪上加霜之错误。
以热治热火上浇油
病例
李某,男,25岁,受风后出现发热(体温37.5℃)、轻微恶寒、头痛、少量出汗、咽喉疼痛,将家中存留的感冒软胶囊服用1天后,咽喉疼痛加重,大便干结如球、数日未行。来诊时前症未愈,兼见发热面赤、烦躁口渴、舌苔薄黄、脉数,问诊后得知患者平素常常燥热、大便较干、容易上火、口舌生疮。
四诊合参与辨治
此患者属阳盛体质外感风热之邪,辨证为风热感冒。
针对该患者的治疗,应该用辛凉解表药物,使热邪透表而出,邪在卫表,可选银翘散加减;邪在肺经可选桑菊加减。该患者感冒初起时误服药性辛温的感冒软胶囊,无异于“以热治热”,火上浇油,致使风热不解,热势渐盛,故予清热解毒口服液,因其中有石膏、知母、栀子、板蓝根等,清热之力较强,治疗的作用较好。
对于感冒症候轻者可选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如银翘解毒片,尤对外邪束表,身体紧皱不适,恶风发热为主症者有较好效果;桑菊感冒片对以咽喉疼痛,咳嗽为主症者疗效较好;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适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对咽痛及发热有一定作用。
药不对症疗效不佳
病例
单某,男,50岁,闷热阴雨天气,起居不当出现头痛身重、疲乏无力、腹胀,自服双黄连口服液后症状不见好转,反而出现恶心欲呕、大便稀溏、每日约3次。来诊时见患者形体偏胖、舌苔白腻,脉滑,问诊后得知患者平素嗜酒,喜食肥甘厚味及煎炸食品。
四诊合参与辨治
此患者为痰湿体质,外感暑湿之邪,辨证为暑湿感冒。
治疗可用中草药藿香、佩兰、半夏、厚朴等,也可选用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或藿香正气软胶囊,但患者服用的双黄连口服液属辛凉之品,不但无效,反而使暑湿之邪不得宣透,闭郁体内,使病情加重,来诊时除暑湿表证外尚伴有中焦脾胃不和诸症,即人们常说的胃肠感冒,故治疗以宣表清暑化湿和中,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数剂而愈。
一些传染病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症状,类似中医讲的“时疫”,《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侯》提出“因岁气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认识到此病有流行性、传染性,此类病多出现高热,发展迅速,严重者甚至神昏、惊厥,应做好防护,及时到医院治疗。
“感冒”一词最早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中记载参苏饮治“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在这之前也有类似感冒的记载,元代《丹溪心法·头痛》中开始把感冒作为病证名。清代李用粹特别强调感冒除风邪侵袭外还与体虚和身体不同素质有关,《证治汇补·伤风》云:“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此表里两因之虚症也”。因此在预防感冒方面应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正如《黄帝内经》所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链接
《流行性感冒诊断与治疗指南(2011年版)》中医治疗部分摘登
风寒束表
主症:发病初期,恶寒,发热或未发热,身痛头痛,鼻流清涕,无汗。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而润。
治法:辛温解表。
①基本方药:炙麻黄、炒杏仁、桂枝、葛根、炙甘草、羌活、苏叶。
②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ml,每次口服200ml,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200ml,6小时1次口服。
③常用中成药:九味羌活颗粒、散寒解热口服液。
风热犯卫
主症:发病初期,发热或未发热,咽红不适,轻咳少痰,微汗。
舌脉:舌质红,苔薄或薄腻,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①基本方药:银花、连翘、桑叶、菊花、炒杏仁、浙贝母、荆芥、牛蒡子、芦根、薄荷(后下)、生甘草。
②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ml,每次口服200ml,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200ml,6小时1次口服。
③加减:苔厚腻加藿香、佩兰;腹泻加黄连、木香。
④常用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银翘解毒类、双黄连类口服制剂等。
热毒袭肺
主症:高热、咳嗽、痰黏咳痰不爽、口渴喜饮、咽痛、目赤。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解毒。
①基本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先煎)、知母、芦根、牛蒡子、浙贝母、金银花、青蒿、薄荷、瓜蒌、生甘草。
②煎服法:水煎服,每剂水煎400ml,每次口服200ml,1日2次,必要时可日服2剂,200ml,6小时1次口服。
③加减:便秘加生大黄。
④常用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⑤注意:以上方药、用量供参考使用,儿童用量酌减,
小结
若已患感冒,除正确辨治外,生活上也应合理饮食,患风寒感冒者应避免吃生冷寒凉之品如黄瓜、冷饮,患风热感冒应禁食辛辣热性食物,患暑湿感冒应清淡饮食,禁食酒和肥甘厚味,而且充分的休息、足量的饮水也是早日康复的基础,做好这些往往会对感冒的康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123qwedfg
|
2013-6-6 13:2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患风热感冒应禁食辛辣热性食物,患暑湿感冒应清淡饮食,禁食酒和肥甘厚味,而且充分的休息、足量的饮水也是早日康复的基础
天津殡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amtb
|
2013-11-5 20: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加入了今天的“大医精诚网”微信公众平台文章,请关注:dyjcz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wgqm9685
|
2015-1-31 15:4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位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pdjb
|
2016-1-25 02:42:55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天才,坚定完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qiuxiuo123
|
2016-12-10 04: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亮仔
|
2017-12-15 0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