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组分中药:创新的突破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组分中药:创新的突破口?
[复制链接]
373
|
1
|
2013-6-15 06:5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来源:爱爱医 作者: 时间:2012-04-28
当前,医学界面临着疾病谱改变带来的巨大挑战,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老年病为代表的多因素复杂疾病成为了主流,这使得研发复方药物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方向。于是,以复方及综合干预见长的中医药越来越被关注和重视。如何利用有着几千年临床实践验证了疗效的中药来研发新药,如何藉着这个契机成全了中药创新,成为了中医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个背景下,第418次香山科学会议以“组分中药”为主题,希望可以集各方智慧,为中药创新、中药现代化找到突破口。会议执行主席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院士认为:“解析中药复方中蕴涵的‘药物信息’是目前中药行业发展的关键任务,组分中药正是创新中药研究的途径之一。”
力求质量可控、机理清楚
张伯礼介绍说,方剂作为连接医药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桥梁,集中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传统方剂多由饮片配伍而成,其成分繁杂,质量难以控制,疗效机理很难说清,而方剂作用的人体也是一个复杂系统,面对双重复杂系统,必须在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降维研究。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王永炎院士认为,必须借鉴现代药学的研究方法,发挥中医药理论优势,保持中药方剂的配伍特点,研制创新中药,同时探寻方剂这个复杂体系的科学奥秘。
据介绍,组分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遵循方剂配伍理论与原则,吸收现代药物研制方法和技术,由有效组分或有效部位配伍而成的现代中药,是创新中药研究的一种途径。
1999年,以王永炎、张伯礼为首席科学家的科研团队,在中医药行业的第一个973计划中开拓了以“组分配伍”研制现代中药的研究。迄今,关于组分中药的第三个973计划进展顺利,并形成了组分中药研发模式和技术体系,建立了“标准组分、组效关系、组分配伍、优化设计”的技术路线。
张伯礼认为,组分中药的特点是“两个基本清楚”: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相对清楚;还具有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性、有效性证据较充分的特征。组分中药的作用模式是多途径、多靶点、多效应整合调节,既保持了中医配伍的优势,又提高了中药制剂质控水平和临床疗效。
增效减毒是关键
王永炎指出,中医药传统的方剂配伍是根据“天人相应”等原理,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体现了整体调控药物相互作用以达到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平衡。虽然当今物质分离与分析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种组学资源也不断丰富和融合,但仍不足以全面阐释药效物质与作用机制的复杂关系。组分中药不能完全代表饮片方剂。
他认为,目前组分中药研发中涉及的标准组分、组效关系和组分配伍等等,核心是平衡疗效与毒性的关系,寻求最大可能的增效减毒,也就是不能忽视组分中药向化合物趋同中可能带来的毒性以及丢弃成分可能包含的药效物质,保持与提升组分配伍疗效而不增加用药风险是组分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与会专家认为,目前组分中药研发的技术路径,首先应从经典方、大品种出发,也就是对靶标清楚、效应可客观评价的现代中药和疗效确切的小复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
据介绍,目前针对现代中药大品种群进行系统开发已取得可喜成果。例如,2011年天津市销售过亿的中药大品种由原来的2个增加到10个,30个中成药品种合计年销售额达31.5亿元,比2006年提高了2.5倍以上。
阐明重要方剂作用机理是巨大挑战
会议执行主席之一、暨南大学药学院姚新生院士认为,传统中药多系组方使用,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一定规则配伍组成,讲究君臣佐使,辨证施治。组方配伍不同,不仅作用强度不同,甚至作用性质也随之发生质的改变。故方剂功效不能简单看成是几个单味中药作用的简单相加。目前方剂数量有据可查者约为6万余首,约为传统中药材数量的10倍。因此,阐明中药方剂作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的研究更为重要,也更为困难,但应当是中药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他认为,正常、健康的人体拥有极其复杂的自身功能调节系统,可以比喻成一个暗箱。中药方剂也是如此。要将两个复杂系统联系起来,全面阐明中药方剂对人体整体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其相应的作用物质基础是个极其复杂的课题。
只有在中医千百年临床实践经验基础上及中医方剂理论指导下,采用现代科学方法揭示中药方剂作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才可能真正阐明中药的科学内涵。
姚新生强调,中药研究应把握中医的精髓,坚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展组分中药研究。作为一种药物,组分中药必须符合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质量要求。他建议,现阶段研究应从功效相关的活性成分群出发,建立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控制指标来实现传统药物的质量监控。
与会专家指出,开展中药方剂作用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揭示方剂科学内涵是推进中药标准化和规范化的重要前提,是中药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家对此应当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基础研究重大专项,做好长期规划与顶层设计,有计划、分步骤积极推进。
突破口
,
创新
相关帖子
•
易水学派:学易水理论,精细辨证
•
庄子的养生哲学
•
养生的基本原则
•
突发事件群众心理如何应对
•
‘中西医结合’治愈‘糖尿病’创新突破
•
慢性肝炎治疗的突破口:中西医结合
•
白血病患者的存活率是多少 治疗方法有哪些
•
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如何治疗
•
滤泡性淋巴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滤泡性淋巴瘤1级怎么治疗
•
白血病的存活几率是多少 应如何治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str2971
|
2018-2-7 10: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mtb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