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中医治疗颈椎病效果好
返回列表
发新帖
中医治疗颈椎病效果好
[复制链接]
962
|
2
|
2005-5-19 13: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血管、神经、脊髓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主要的症状有颈肩痛、头晕、头痛、上肢麻木,严重者有双下肢痉挛、行走困难。此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祖国医学关于颈椎病的论述,散见于“痹症”、“痿症”、“头痛”、“眩晕”、“项强”、“项筋急”和“项肩痛”等内容中。
引起颈椎病的原因
1.颈部的慢性劳损 长期低头工作,引起颈部的肌肉、韧带与关节的劳损,使颈椎的生理曲度改变,促使小关节的增生和退变,从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2.外伤 头颈部的任何一种损伤都可成为颈椎病的发病因素。
3.颈椎的退行性变 该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因年高肝肾不足引起颈椎的钙化。颈椎间盘、椎体、椎间小关节等的退行性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4.其他 外邪的侵袭、毒邪的感染、先天性的畸形都可引起颈椎病的发生。
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颈椎病按病变的部位、范围以及受压组织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临床上将其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和椎动脉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最常见,约占颈椎病的60%左右,后两型则较少。
1.神经根型颈椎病 多见于30岁以上人群,男多于女,重体力劳动者较多见。可单侧发病,也可双侧发病。它是颈椎侧后方的突出物压迫或刺激颈神经根所引起的。其症状主要是颈肩疼痛,向一侧或两侧上肢放射。疼痛为酸痛、钝痛或灼痛,伴有针刺或过电样窜痛,重者为阵发性剧痛。颈部后伸等活动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有头晕、头痛、耳鸣,劳累或受寒后易诱发疼痛。上肢有发沉、酸软无力、握力减退或持物易坠落现象,麻木和疼痛部位往往相同,多出现在手指或前臂。
2.脊髓型颈椎病 该病以慢性进行性四肢瘫痪为特征。早期双侧或单侧下肢发紧、麻木、疼痛、僵硬发抖、无力、打软腿或易绊倒、步态笨拙、走路不稳或有踩棉花感。继而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烧灼感。手部肌肉无力、发抖、活动不灵活、持物不稳。甚至四肢瘫痪、小便潴留或失禁、卧床不起。患者常有头颈部疼痛、半边脸发烧、面部出汗异常等。
3.椎动脉型颈椎病 患者常有头痛头晕、颈后伸或侧弯时眩晕加重,甚至猝倒。猝倒后颈部位置改变而立即清醒,会出现耳鸣、耳聋、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易落地等症状。
颈椎病的治疗原则
1.痹症型表现:以肩颈、上肢的疼痛、麻木为主。治疗方法:温经活血。
2.眩晕型表现:以发作性眩晕、头痛、目眩、转动头颈即发眩晕或猝倒为主。治疗方法:若属气虚下陷者,宜补中益气;若属痰瘀交阻者,宜祛湿化痰、散瘀通络;若属肝肾不足、风阳上亢者,宜滋水涵木、调和气血。
3.瘫痪型表现:以下肢运动障碍、发抖、病起缓慢、间歇性发作为主。治疗方法: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溪流
|
2005-5-20 15:44: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治疗颈椎病效果好
欢迎经常发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邵又珏
|
2014-6-12 14: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所有的人,离开我的时候,你劝我要耐心等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nt2005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