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处方下药应因人因地理性而变化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处方下药应因人因地理性而变化
[复制链接]
458
|
1
|
2013-9-11 18: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处方下药应因人因地理性而变化
有的医生参名师读古籍多年,学富五车。却经常发现自已辩证和组方与课本教材所学都正确无疑,可疗效却难尽人意!下方后,患者病症难有明显好转。医生心里没底,而另辟溪径换方,往往又南辕北辙,越换越差。而同样的患者,往往找当地民医草医下药却立竿见影,以为神奇。其实用药开方也应有地方特性,环境不同,各地饮食、生活习惯的差异往往对病症有很大影响。辨证光对准证侯,不因人因地而异。用药必有偏差。书上所言常用量,只是大多数人的安全用量,具体到个人、个病将按个量下药。病急应下猛料,才可力挽狂缆。中药生大黄,普通人日食3克就泻,可有些病症吃30克也不见得能泻。人参补气,有的人服5克足亦,若再多用便腹中气胀难受。而有些久病体弱之患者,非50克以上不能收功。中药的剂量必须因人而异。辨证正确,如果忽略了人的个体差异,那么疗效也不会好!很多老中医都有这样的体会。经方、名方书上的效果写的很好,但照用起来往往效微!很多人疑惑。或认为书上写的有出入,或怀疑自己辨证有误。其实都没错。中医经方、名方是前人几百年上千年总结的结晶。是不会错的。而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不可刻舟求剑了。思路与用药也应有对应的变化。药材野生的少了,人工栽培的多了;年限长的少了,年限短的多了;化肥的多了;以次充好的多了;炮制的工序少了,偷工减料的多了;少有了地道的药材,甚至以假乱真的也出现了。中药最讲药材的地道,为了追求利益,遍地栽培。药材的异地种植所产的品质也会大不一样,用这种不地道的药材去治病不会有很效果。药材药性普遍降低。这种情况下再按经方和名方上的剂量去配伍,怎会有显效呢?医生处方必须仔细斟酌,机动灵活。才可药到病除。才能有神来之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蔡远行
|
2013-12-22 20:4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真正的中医并不死板,而是很灵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中药方剂
铿锵中医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