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四大经典
›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
[复制链接]
748
|
6
|
2013-11-29 15: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意思是说: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遵循阴阳的变化规律!
什么是法,法是遵循,什么是阴阳,就是指的万物变化运动的规律
什么是和,和是符合,什么是术数,指的是古人根据自然万物运动所总结的一些养生理论!
什么是食饮,就是我们说的吃喝!有节,指的是有规律,有节制.
什么是起居,就是睡觉和起床,有常,有常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太阳东升西落的规律!
什么是妄,就是指各种欲望和念头,什么是做劳,就是房劳和体力劳动
什么是形,形就是指人的体外特征!什么是神:到底什么是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1-29 15: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灵枢•本神》:“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皆神之属。高校教参第二版程士德主编《内经•第三章-藏象学说》:“神,这里有两义:一指精神意识;一指世间一切正常微妙变化的主宰和动力。正如《类经•藏象类•九》注云:‘神者,灵明之化也……阴阳所居,即神明之所在,故曰阴阳者,神明之府也。《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不测谓之神。《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易》曰:知变化之道者,知其神之所为乎!是皆神之为义。’又云:‘万物之神,随象而应,人身之神,惟心所主,故本经曰:心藏神。又曰:心主之官,神明出焉。此即吾身之元神也。外如魂魄志意五神五志之类,孰非元神所化而统乎一心?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迨其变态,莫可名状……《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本节的‘神’是与魂、魄等并言,故主要是指精神意识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1-29 15: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神”概念,即所谓超自然规律的,具有人格化和意识的存在。《内经》对这一仍然带有先秦哲学“神”概念的内涵是持批判和否定态度的,如认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至德,指至深至奥至真的医学理论)(《素问•五脏别论》);“道(道,此指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自然规律)无鬼神,独往独来”(谓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素问•宝命全形论》)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1-29 15: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指自然界一切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及其现象。“阴阳不测谓之神,神用无方谓之圣”、“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素问•天元纪大论》)等,就十分明确地指出了自然界存在着气-阴阳-五行变化的规律,人们对这种规律虽然不能直观感觉,但却是有征可寻的客观存在,于是《内经》将这种奥妙无穷的自然规律以“神”(或“神明”)概之,其中“五运(即五行之气的运行变化)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及“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天元纪大论》),就是对“神”(或“神明”)这一概念内涵的准确诠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1-29 15: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指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的总称(即广义之神)。《内经》用“神”概括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时又包括了四个主要层面的含义:其一是将一切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现象以“神”概之,生命就是神。如“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以及“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素问•八正神明论》)的“神”概念即是如此。其二是指人体自身存亡对全身各种机能活动实施的调控和“主宰”机制。《内经》认为这个调控和“主宰”机制发生在心,五脏六腑都有参与,所以有“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之论,这是以胎儿发育为例,指出发生于心的神又分化为魂(肝所主)和魄(肺所主)两个方面对人体生命实施调节控制。此处还有“脾藏意”(指人的意志、意向、意识等),“肾藏志”(指人的意志、志向、记忆等)(《素问•宣明五气》)。但总的由心统管,因此说“心藏神”(《素问•宣明五气》),“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心伤则“神”即是如此。其三是指人的精神活动(见下文第四条)。其四是指人体正气的反应性。如针对人体正气及其对病邪刺激的反应性时说:“神者,正气也”(《灵枢•小针解》);针对人体正气对药物或针石治疗的反应时认为,病人“形弊(意义同败)血尽而功不立”的原因是“神不使”(《素问•汤液醪醴论》)的缘故,此处之神就指人体的正气及其对针石、药物等治疗的反应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胡来元
|
2013-11-29 15:46: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即狭义之神)。包括感觉、知觉、意识、想象、记忆、思维、情感、反应、意志等活动。《内经》是在继承先秦诸子“心之官则思”(《孟子》)理念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学狭义“神”的概念及其相关内容的。认为人体“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同样指出人体对外界事物的体察、感知、思维、领悟、理解、把握等心理活动过程都属于“神”的活动,都是“心藏神”在这一重要生理功能之下发生的,《内经》中的“神”概念虽然所指有四,唯前者“万物的主宰者”予以否定而较少应用外,其他三义,尤其是后两者在医学内涵支撑之下形成了相关的“神”概念并予以广泛应用,由此产生了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气息的、具有丰富医学内涵的、具有强烈自然科学色彩的“神论”学术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ihzwt
|
2014-5-2 08:4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我决定不会在社区回任何帖子了,但是看了你的帖子,我告诉自己这个帖子是一定要回的!这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好贴啊!苍天有眼啊,让我在优生之年得以观得如此精彩绝伦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儿科
医理探源
杏林杂谈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中医妇科
胡来元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