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基本概念急需接受中医整体思维的统领【二】

[复制链接]
查看1251 | 回复1 | 2010-9-11 13:4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医基本概念急需接受中医整体思维的统领【二】
          ------- 从肺与大肠相表里谈基本概念的中西医融合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说法,从西医的同异分立内脏器官概念的严格界定来认识,似乎肺与大肠表与里的距离太大了些,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此说法不科学,没有依据。李同宪关于粘膜免疫的论述中说:“共同粘膜免疫系统,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找到了物质联系与理论依据”(中西医融合观139页)。“被肠道抗原致敏的B细胞,还可以循一定的途径,转移到其他粘膜组织,如乳腺、支气管粘膜、泌尿道粘膜”等。(同上书138页)。我们细加思索,大肠管腔与呼吸道管腔是与外环境直接沟通的管道,管腔粘膜是机体与外环境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不亚于皮肤与外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部位虽然解剖结构上,风马牛互不相干。但其功能上,由于这些组织与外环境,既要开放交换,又要保持整体独立不被破坏的矛盾二重属性,决定了肺、外表皮肤与大肠功能上的共同特点。它们在保持与外环境接触开放的同时,必须要有坚强的、牢固的免疫能力,才能保持自身的整体独立性。
    虽然胃、小肠、泌尿生殖道粘膜,也是与外环境开放的管道,但是中医理论只强调肺与大肠相表里,而不说肺与胃、小肠等管腔相表里呢?这是因为胃与小肠有胃酸的保护。泌尿生殖道虽然开放,但又经常处于闭合状态一般是无菌的。而独有大肠在生理情况下,就有许多为人体离不开的共生微生物,所以其外界环境的干扰与破坏,不亚于皮肤与肺。“目前认为休克的难治期与肠道严重缺血缺氧,屏障功能降低,内毒素入血及肠道细菌转位人血”(病理生理学129页)有关。“胃肠功能障碍、衰竭与急性肺损伤、ARDS是MODS中比较常见的组合”。这样看来肺与大肠在防御方面的共性,超过了肺与外表皮肤在防御方面的共性。我们不能总认为靠思维推导不可靠,只有动物实验、科学分析才能找到真理。其实人脑的整体推导思维,人体的直觉也是找到客观真理的重要步骤与方法。牛顿重视假说,爱因斯坦重视直觉,就是这个道理。中医理论的推导并非纯属主观臆断,它也和许多经验事实相维系。因此古代中医学者,依靠思维推导,把肺、外表皮肤、大肠区分为一个子系统是有一定客观依据的。
    中医理论从基本概念到具体概念之间,各种各样的概念区分符合复杂子系统多级、多层多阶段的区分,属于系统论的区分方法:“没有分割就没有认识,也无法认识,只是分割的方式变了,它由机械的分割,变成一种同综合交互渗透的分割”。(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224页)系统“级别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与所考虑的系统和条件有关”(同上书151页)。中医理论中无论是八纲概念的区分、六经概念的区分、营卫气血概念的区分、三焦概念的区分、脏腑概念的区分、经络概念的区分、气血痰瘀概念的区分,我们以系统论为导向,都属于子系统的区分,属于系统论功能态的黑箱子系统。这些基本概念的区分,甚至是属于查德模糊概念、模糊集合的区分范畴。我们赞同李同宪李月彩的观点,中医的概念理论是不能以西医的概念理论为参照系的。
    中医上述基本概念子系统的区分,与西医器官系统概念,严格按解剖结构的区分,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区分方法。中医概念是在系统整体的观察下,轮廓上、功能上的模糊勾画,各个子系统、各级、各层、各阶段之间的区分,没有严格的界限,没有固定的分法,其概念的分法是属于复杂系统、不确定性、模糊概念区分。所以其区分也是相对的、不固定的、多变的、很灵活的,而是如上所述“与所考虑的系统和条件有关”。如这里我们所讨论的肺卫子系统,便是脏象概念区分与营卫概念区分的交叉,肺和距离很远的大肠联系起来,主要是从防御功能的考虑。
Cillquisk | 2015-5-25 08: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又是你啊,哈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