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复制链接]
2570
|
11
|
2003-5-30 08:30: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谈谈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出自《和剂局方》,它是由《伤寒论》中的理中丸衍化而来,如果从中医基础方来讲,应当先研究理中丸。理中丸的组成为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君子汤只是去了其中的干姜,加入了茯苓而已。
四君子汤组成:人参 白术 茯苓 炙甘草 各等份。
用法:共为末,每用6g煎服。制丸,则称为四君子丸。
功效:补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食少便溏,面色皓白,语言轻微,身体羸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或沉缓。亦治卒然暴仆,因气虚而致的遗尿不禁者。
本方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是补气方剂的基本方,后世补脾益气的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以面色皝白,食少,气短,四肢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使用要点。
方解:不要小看四君子汤在理中丸中的一味变化,他改变了理中丸的温中祛寒性质。四君子汤配以茯苓,功用上以益气健脾为主,适用于脾胃气虚证;理中丸中使用干姜,则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四君子汤以人参之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之苦温,健脾燥湿为臣;茯苓之甘淡,健脾渗湿为佐;炙甘草之甘平,益气调中为使。四药相合,补而不滞、温而不燥,是平补脾胃的基本方剂。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身强而病解。
西医亦研究四君子汤,认为它可以增强人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因此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炎、胃肠功能减退等,也可以治疗支气管哮喘、高血压等疾病;从提高免疫力角度,四君子汤还属于抗肿瘤药物。
四君子汤的加减变化:
1、异功散(又名五味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主治脾胃虚弱,兼有气滞不畅,胸闷不舒,胃呆食少,或呕吐泄泻者。加陈皮的目的是理气和胃,调畅气机。
2、六君子汤(《医学正传》引《局方》)
即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制丸,名六君子丸。功效健脾益气,和胃化痰。主治脾胃虚弱,兼有痰湿者。症见体倦乏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脘部痞闷,大便不实,或气短咳嗽,痰多稀白等。其方为四君子汤合二陈汤,以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以二陈汤燥湿化痰,其着重于健脾化痰止呕,适合于脾胃虚弱兼有痰湿之证,为标本同治之剂。六君子丸为药房最常见的中成药之一,也是家庭常备之药。
3、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即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
功效:健脾化痰,理气止痛。
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不思饮食,面色无华,形瘦倦怠,嗳气呕哕,痞闷胀满,或腹痛肠鸣,便溏等症,舌淡胖苔薄腻,脉细滑。
方解:本方能疏理中焦气机。以四君子汤益气健脾;二陈汤理气化痰,降逆和胃;加砂仁、木香理气降逆。中气健运,气顺痰除,诸证自愈。适用于治疗气虚痰饮、或饮食内停、或寒邪入侵中焦之证。
《景岳全书》有同名方,组成为六君子汤加藿香、砂仁。功效健脾益气,和胃止呕。主治脾胃虚寒,食少作呕,脘腹痞闷,口淡乏味,舌苔白腻。
4、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即四君子汤加葛根、藿香、木香。
功效:健脾止泻。
主治: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乳食少进,腹痛泄泻。现常用于治疗婴幼儿腹泻小儿疳证、慢性消化不良属于脾虚者。
方解: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加藿香、木香、葛根醒脾助运、清热生津。
5、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
即四君子汤加炒扁豆、炒山药、薏苡仁、莲肉、桔梗、砂仁。
功效:补气健脾,化饮渗湿。
主治:脾胃气虚挟湿所致的饮食不消,或吐或泻,形体消瘦,或身面浮肿,四肢无力,胸脘满闷,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而缓等。
方解: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山药、莲肉、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行气化湿,并使补而不滞;桔梗载药上行,引药而保肺。本方兼备补虚、去湿、调气、行滞,为调补肺脾气虚的常用之方。
四君子汤的加减变化还有很多。如加竹沥、姜汁,主治半身不遂属气虚者。加炒山药、炒扁豆,名六神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腹泻、消化不良。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同名方,组成为人参、白术、茯苓、黄芪。功效益气健脾,主治中气虚弱,肺损而皮毛脱落。此方名未得到医界公认,被"甘温除大热"的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吸收了。围绕它变化的方剂主要有保元汤、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
李时珍使用四君子汤还有一个故事:
李时珍路过某镇,镇上一位财主拿出前一个郎中开的药方说:“我吃了这药一点儿也不见效。”李时珍一看,开的是四君子汤。给财主把脉,显示气虚,服“四君子汤”没错。他略思片刻,摊开纸笔,也写了四味:鬼益、杨木包、松腴、国老。李时珍让病人按药方连服半月。财主见这药稀罕,心中高兴,连服15天,果然药到病除。财主登门道谢:“还是您的药方灵呀!”李时珍笑道:“我给你开的药也是四君子汤:人参的别称叫鬼益,杨木包也就是白术,松腴正是茯苓,国老和甘草本是同一味药啊!”财主听罢,恍然大悟。
(本文为原创作品,引用本文必须署名张灵素)
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岐黄子
|
2003-5-30 10:0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条理清晰,寻源探本,好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30 22: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好是好,只是大名忘不了;
名也好,张扬《灵、素》有功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灵素
|
2003-5-31 08: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金谷子一语中的:就是宣传(张扬)内经之意。
其实诸兄不好意思指出缺点,上文尚需补正。四君子平补后天,在其加减变化中,落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补血先补气,故有八珍汤。应当续上!智者勿怪,系统性的东西最难提炼,难免挂一漏二。
由此展开,阳气不足、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再扩充至肺脾气虚、心脾气虚、肝脾两虚、脾肾两虚也还有名方等待各位续出。是“一言而中”好,还是“流散无穷”好,全在于自己的悟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灵素
|
2003-5-31 08: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看过讨论内容,实补本文不足,大受交谊。
志一先生的“四君子主持中州,斡旋上下,灌溉四旁,临证在变化其用”堪为点睛之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5-31 21:4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四君之于虚人, 犹米饭之于南方人,面食之于北方人。几无不宜也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五味子
|
2003-6-1 06: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下面引用由
张灵素
在
2003/05/31 08:19am
发表的内容:
看过讨论内容,实补本文不足,大受交谊。
可知这个专业论坛高手林立,非是幼稚园,这些高手,来探讨最平常的汤歌,足见对中医认识的层次。
对阁下如此傲气的习性,空难有进步,听得吾言,待来日会谢我,听不得吾言,算吾是阳明经之谵语。
歌声和脚步声渐渐远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金谷子
|
2003-6-5 22: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大道只在平常。
说别人不是处,怕我自已也正犯着“贡、高、我、慢”呢!
与同网共勉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张灵素
|
2003-6-6 08: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傲气的习性”不知表现于何处,请高人明确指点,以免“难有进步”。不敢不听君言,不听你就是阳明经之谵语呀。
汤歌看似平常,却有至理在内。方剂为“理法方药”之一,如浅尝辄止,终不能融会贯通。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无方,但脱离基础方的无方,不过是药物的杂乱堆积,君看成无己《伤寒论》方研究、吴昆《医方考》、清代《成方切用》等自有体会。达芬奇不画三年鸡蛋,不知是否能够成为名家?神奇出自平凡,或许就是这个道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志一
|
2003-6-6 09: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未赶上讨论,也谈谈四君子汤
“神奇出自平凡”,做学问的至理名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张灵素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