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推荐]感悟“治人”与“生生之气”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推荐]感悟“治人”与“生生之气”说
[复制链接]
1207
|
0
|
2003-5-30 1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感悟“治人”与“生生之气”说
2001年11月5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笔者有幸于1999年随焦树德老中医出门诊,耳闻目睹了先生高尚的医德和出色的医术,诊余之时更是用心听取了焦老对于中医学的讲解和认识,其中记得最清楚而又最有感悟的是这样一句话:“中医是治人的”。无独有偶,近读《中国中医药报》,记者采访名老中医陆广莘先生时,陆老认为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即是人的“生生之气”。二位名老中医准确地概括和描述了中医学的特点和本质,对中医学人准确地把握学术方向,坚持中医学特色,具有深刻意义。
中医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得阳气者生,失阳气者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显然,这里所说的“阳气”、“正气”是特指人的“生生之气”,它决定人的生存质量、生命状态。中医学正是通过调理人的“生生之气”而治疗疾病的。也正是从这个角度,焦老通俗地说“中医是治人的”。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其独特的理论不具有直观、具体的特征,从字面上较难理解它的深刻含义,甚至于被认为是“不科学”。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中医理论文词古奥,艰涩难懂,影响了人们对其义的感悟和理解;其二,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被实践所检验。学习中医若仅仅只学理论,没有深入的中医临床实践,则很难入中医之大堂。其三,用西医的“疾病”观来和中医的“治人”观对号入座,难免得出中医不科学的结论。
中医是否科学要看它对人身体健康和疾病调理和治疗的效果。正因为中医学是治人的,是调理人的“生生之气”的,是隶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而中医对于人的健康保健和疾病的调治也必然具有自己独特的角度、方法和过程。举例来说,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中医首先要看病人是老年人还是近年来常见的中年肥胖人,所谓“因人制宜”。其次,在以治心为主、五脏相关的脏腑辨证过程中,不仅仅只采用心病治心的单一治法,还可益气健脾、化痰利湿、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也可在治疗中加入宣肺利水、补益肾气药物。在冠心病病人的调治中,同样也存在治标、治本及标本兼治的不同方法。比如,对老年冠心病人出现心律失常,辨证为心气心阳亏虚夹血瘀者,运用益气温经化瘀法可以得到满意的疗效。这种治疗方法正是“治人”和“生生之气”说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的具体体现,因为中医学所研究的“人”其“生生之气”不同,其患病后的表现也不会相同,治法当然也就不同,此即是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学研究的是人的“生生之气”,中医临床都是在围绕着提高人的“生生之气”,亦即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调整人的生命状态来进行的。女性在更年期这个特殊的年龄段常有身痛怕风、颈强肢麻、腰酸腿软、周身浮肿等,西医诊断为颈椎病、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等,中医认为,这些病证都是由于“生生之气”之肾气虚导致的,是肾气虚导致的衰老表现。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气虚衰可以导致骨质老化、退化,故用补肾壮骨、活血通络方法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新世纪的到来,给中医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感悟和领会“治人”与“生生之气”说,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再有,“治人”与“生生之气”说正是对于中医体质辨证和中医体质保健的最好诠释。古老的中医学中“治人”与“生生之气”的内涵迎合了新世纪医学模式和临床医学的主流方向,中医学正在走向世界。 (作者:鞠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岐黄子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