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关于“蕨菜致癌”不得不说的事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关于“蕨菜致癌”不得不说的事
[复制链接]
241
|
0
|
2014-4-13 02:55:4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一、蕨类“致癌”的新闻和反对者们
蕨类“致癌”的说法成为热门话题,是源自科学松鼠会科普作家、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博士的一篇科普性文章
《纯天然的野菜居然会致癌?》
,在文中,云无心博士在文中提到:
蕨,又是第一个,或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能够致癌的食用植物.……八十年代初,一位日本科学家才成功地分离出了一种叫做ptaquiloside的东西,中文的的翻译看起来比较合理的是“原蕨苷”。从那以后,许多人对这个东西进行了许多测试,发现用它来喂动物,可以出现前面所说的那些症状(增加实验动物患癌几率)......蕨生长旺盛地区的人,那怕不吃蕨菜,食道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依然要高得多……
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些研究结果只是出现在学术刊物上。而某些宣传“野生蔬菜”的人,热衷于引用“科学研究发现”来支持“纯天然”的“营养”和“安全”,却对这些研究视而不见......而支持这一宣称的研究,有一项是原蕨苷对某种特定癌细胞的生长显示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已——在科学上,这样的结果距离说“蕨菜可抗癌”还很遥远。而另一项支持这一功能的调查,是吃少量蕨菜(每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吃一次)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学术同行对这项研究结果的评价是“令人吃惊的”——虽然它有统计学上的意义,但是由于样本量很小,这个微弱的“防癌作用”完全可能是“数字幻觉”。”
最后云无心博士给出结论:
“总的来说,“蕨菜致癌”这个结论有着相当坚实的科学证据支持。而“蕨菜抗癌”的说法,就像一个穷凶极恶的歹徒不知道为什么给了一个乞丐几块零钱,就被总结为“这个歹徒相当善良”。”
不过对于这种说法,也有其他观点,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范博士在她的博客里说:
(原文地址)
没错。其实危险就在于长期、大量地消费某些食物。毕竟人体有自我调整的作用,食物不是毒药,少量消费,偶尔消费,未必会产生多大的危险。加工的方法不同,吃的数量不同,效果都会很不一样。砒霜虽能致死,少量用却可以治疗白血病呢……
网友提到的这篇国内研究证明,蕨的提取物有致癌作用。不过,只要看看实验是怎样做的,就知道它有多大危险了。该实验用的是蕨根提取的粗粉。饲喂动物的高剂量是饲料的1/3,连续喂365天。即便如此,只有10%的动物患上肠腺瘤。相比之下,吃少量蕨粉(1/5-1/10)的动物十分健康。
要知道,老鼠们的寿命只有2-3年,它们吃一年蕨粉,相当于人类吃半辈子。我们绝大多数人既不可能每天吃蕨根粉条,也不可能连续吃30年。既然如此,偶尔在餐馆吃一次蕨根粉,又怕什么呢?
总体来说,从风险评估角度来看,蕨根粉中的致癌物含量本来就低,如果只是偶尔吃一次,实际暴露量又很小,基本上不用考虑致癌问题。相比之下,由于这种东西淀粉不易消化,对于消化能力较差的人来说,多吃可能引起腹胀问题,倒是更值得考虑的因素。
但是,为什么人们对熏肉、烤肠、咸菜、咸鱼等食物相当宽纵,对另一些食品就非常严苛呢?比如说,我相信,只要有人说起大鼠吃了蕨提取物之后有少数致癌这句话,很多人恐怕再也不会吃蕨根粉了。
还有研究表明,在大量使用蕨粉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移植肝癌细胞的增殖。也就是说,它虽然对这种瘤的发生可能有促进,对另一种癌却可能有抑制作用。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它有抗癌作用呢?也不能。因为没有人类研究证明它有这种效果,也没有流行病学证据证明,成年累月地多吃蕨就能减少肝癌的发生危险。
目前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原蕨苷评级为2B类致癌物
,2B级是什么意思呢?即"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2B级致癌物有什么呢?泡菜、咖啡(小编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_<%)手机辐射和汽油柴油。
(以上关于致癌物质分级的资料,转自维基百科"致癌物质"词条,点此查看原网页。)
关于蕨菜到底是不是"致癌"的观点碰撞,杰小编找到了很多,但是以上两者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蕨菜确实含有致癌物质ptaquiloside(原蕨苷),多吃容易引发癌症,不过如果是偶尔尝鲜,也不必诚惶诚恐。云无心博士和范志红博士在文中都提到,现在很多商家以"纯天然""传统食品"为宣传点大肆宣扬和售卖蕨菜,“蕨菜致癌”这件事让人们明白了,
纯天然并不一定代表绝对健康
,日常食物要多样化,才能有效降低癌症风险。
二、如何处理蕨类才是健康吃法?
1.前面的研究提到,蕨根里面的致癌物质是水溶性的。也就是说,如果多次水洗,可能会把它大部分洗掉。这个动物实验中用的是蕨根磨碎沉淀的粗提物,并没有经过反复水洗,而人类制作蕨根粉条的时候,却会反复清洗,再加入大量水来制作粉条,客观上又降低了可能致癌物的数量。
2.原蕨苷在常温下是非常容易挥发的,提纯的原蕨苷在室温下便会分解。科学家研究原蕨苷对于实验鼠的致癌效应时,用的是零下20摄氏度环境下保存的原蕨苷,因此原蕨苷一旦处于滚烫的沸水之中,致癌效果会大幅度下降。若加上盐渍或烘焙等手法的话可能更进一步削弱致癌效果。
下一页:选择健康食材,跟癌症说再见
<p>
12下一页
关于“蕨菜致癌”不得不说的事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
打印菜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xenh634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