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素问【29】太阴阳明篇的现代解读(与生态系统论到中西医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素问【29】太阴阳明篇的现代解读(与生态系统论到中西医学沟通融合的探讨)
[复制链接]
136
|
1
|
2014-4-26 22: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素问【29】太阴阳明篇的现代解读(与生态系统论到中西医学沟通融合的探讨)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太阴阳明篇是中国文化哲学---朴素的阴阳水火生态系统论,向人体系统推导产生的中医学理论的典范。本篇说:【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结合素问【5】有:【阳化气,阴成形】、【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可以看出本篇开头的这一段话,为生态系统阴阳水火理论推演到人体系统的太阴脾、阳明胃之间的关系立论而奠定基础。
生态系统的主要发展变化,按照辩证逻辑理性推论,就是阴阳水火对立统一规律组成的系统整体。依据现代系统论科学方法,现代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则是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的过程。现代生态系统论认为,地表的万物变化是系统循环稳态的变化。但都受到能流的驱动,物质流动都依赖于水的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随着物质循环而进行的。能量的固定、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另一方面,物质的合成与分解,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所以说,物质循环的动力来自于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的载体,以保证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并且能量流动和水流物质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二者均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着共同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起运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与能量的对立统一组成的宇宙系统,太阳能、热能等转换与以水为基础的物质循环对立统一组成的生态系统理论,应用中国文化的概念语言表述就是阴阳水火理论。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这几句话点出了本篇的主题是以太阴脾水液循环系统与生态系统土壤水液循环系统类比,找出其间的共同规律。按照辩证逻辑方法,属于阴的太阴脾水液循环系统,必然要引出与之对立统一的能量转换系统讨论,这就是属于阳的阳明胃系统。人体系统太阴脾的水液循环就如同生态系统土壤中的水液循环同样重要。居于中央核心地位。生态系统的土壤能生长万物,是遵循天地之间的系统秩序规律,太阴脾为胃行其津液,也同样是营养全身的肌肉、筋骨、脏腑。所以说【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似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阳明胃气则起着生态系统那样的能量转换作用,
【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又依据这一理论,创立了以太阴与阳明的对立统一系统为主体的六经辨证论治理论。本篇文章已经指出:【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是说三阴三阳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主导者是太阴与阳明的对立统一关系。所以我们认为,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的基础是阴液与阳气的对立统一关系,也就是能量代谢与水道物质循环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也是中西医学沟通融合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hzwt
|
2014-4-26 22: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中医内科
郝守玉郝志玲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