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灵枢【33】海论篇的现代解读(与生态系统论到中西医学沟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灵枢【33】海论篇的现代解读(与生态系统论到中西医学沟通融合的探讨)
[复制链接]
134
|
1
|
2014-4-26 22: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灵枢【33】海论篇的现代解读(与生态系统论到中西医学沟通融合的探讨)
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晋中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兼副教授(退休)郝守玉
灵枢海论篇是继灵枢经水篇后,进一步讨论地表生态系统水气循环,与人体系统营卫气血循环的关系,揭示共同的系统属性本质。开首一段便说:【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曰: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曰四海。黄帝曰:以人应之奈何?岐伯日: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气海,有水谷之海。凡此四者,以应四海也。】这一段文字把地表的江河经水进入四海,与人体营卫气血在十二经脉流动,也进入较大的血水腔隙类比,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系统属性。两者都是复杂系统,水液的循环流动各有其特点,就是21世纪的今天,也说不清其中的个理,只能知道个大概而已。但是这里强调的是,两者之间共同的循环稳态秩序规律。
依据生态系统论,海是江河经水的归宿,也是江河经水的源头,海与江河经水的循环表现了生态系统的水循环稳态。现代生态系统论认为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水循环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过程,是所有物质进行循环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沉积型循环与气态型循环,它们都离不开水液的循环。都离不开海洋这个大蓄水池的重大作用。
推论到人体系统的水液、血液循环,古人也模糊认识到,有类似于生态系统海洋大蓄水池作用的人体血、水聚集处,形成血海、气海、髓海、水谷之海的模糊概念,它们也起到类似于海洋的重要作用。
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物质循环都是在水循环的推动下完成的,因此,没有水的循环,也就没有生态系统的功能,生命也将难以维持。在气体循环中,物质的主要储存库是大气和海洋,循环与大气和海洋密切相联,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最为完善。凡属于气体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某些化合物常以气体的形式参与循环过程。属于这一类的物质有氧、二氧化碳、氮、氯、溴、氟等。气体循环速度比较快,物质来源充沛,不会枯竭。
主要蓄库与岩石、土壤和水相联系的是沉积型循环,如磷、硫循环。沉积型循环速度比较慢,参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其分子或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岩石的风化和沉积物的溶解转变为可被生物利用的营养物质,而海底沉积物转化为岩石圈成分则是一个相当长的、缓慢的、单向的物质转移过程,时间要以千年来计。这些沉积型循环物质的主要储库在土壤、沉积物和岩石中,而无气体状态,因此这类物质循环的全球性不如气体型循环、循环性能也很不完善。属于沉积型循环的物质有:磷、钙、钾、钠、镁、锰、铁、铜、硅等,其中磷是较典型的沉积型循环物质,它从岩石中释放出来,最终又沉积在海底,转化为新的岩石。
总而言之,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土壤碳、氮、磷、硫等养分以及水分循环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每种养分(包括水分在内,并且以水分为基础),都按照自身的过程和规律进行转化和循环,并且这些养分之间通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生态过程。
推论到人体系统,也有类似于生态系统的大气、海洋、岩石土壤和水的蓄库。这血海、气海、髓海、水谷之海就是推论而来的蓄库。但却是属于经络脏腑相关的虚指模糊概念,不是西医学的实证解剖概念。【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于人迎。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这一段话指出了,相当于生态系统四海的,人体系统四海虚指模糊概念的大致范围,我们进行中西医的沟通融合,决不能与西医学的解剖实证概念联系,而是要揭示它们的系统论本质属性的中医学精华所在。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与西医学、物理、化学、生物学沟通融合呢?这就是要借助于生态系统论的介导。人体系统类似于生态系统蓄库的四海,在人体系统的水液循环稳态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功能方面看,胃的水谷之海是食物链的起始,冲脉之血海是十二经络之归宿与源头。膻中的气海更是人体系统气体交换稳态的场所,髓海是实现脑功能所必备,所以【得顺者生,得逆者败;知调者利,不知调者害。黄帝曰:四海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黄帝曰:余已闻逆顺,调之奈何?岐伯曰:审守其输,而调其虚实,无犯其害。顺者得复,逆者必败。黄帝曰:善。】说明四海在人体系统稳定调节方面的重大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向肥妓
|
2014-4-26 22: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不错,顶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中医内科
郝守玉郝志玲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