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肝脏疾病病理机制认识

[复制链接]
查看263 | 回复1 | 2008-9-30 18: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医学认为,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引起疾病的病因很多,认为肝脏疾病主要是由于湿热疫毒、情志内伤、饮食失宜、劳逸损伤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
而正气亏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其有关发病原因的许多理论可与现代医学的研究结果互为印证、相互补充,为中医探讨肝脏的发病机理、制定相应的防治原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1.湿热疫毒湿热
疫毒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自古就有相关论述。《素问·六元正经大论》日:“溽暑湿热相搏……民病黄瘅。”《慎斋遗书》言:“痞块,肝积也,肝经湿热之气聚而成也。”后世进一步提出了“疫气”、“疫毒”、“湿热邪毒”等病因。
2.情志内伤
情志内伤,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正常的情况下,情志活动(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是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如果突然、强烈的精神创伤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的正常生理调节范围,就会引起人体气血阴阳的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的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3.饮食失宜
饮食是摄取营养,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物资。但饮食要有一定的节制,如果饮食失宜,则可成为病因而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脏腑机能失调或正气损伤而发生疾病。
4.劳逸损伤
劳逸损伤,包括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两个方面。正常的劳动、体育锻拣,有助于气血流通,增强体质。必要的休息可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
过度劳累或过度安逸,能损伤机体正气,降低机体抗病能力,而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的过度。(责任编辑:杰瑞)
<div class="par_zx_btn">更多乙肝问题,请点击→
ritabttrzun | 2015-1-27 0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