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汤剂地位重要 成药不可替代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汤剂地位重要 成药不可替代
[复制链接]
427
|
3
|
2013-5-6 17: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随着市场竞争和民众对中药需求的日益增长,中成药市场发展愈来愈快,使用中成药的医师也愈来愈多,这种情况对中医临床辨证带来了冲击,中成药市场令人既喜又忧。
可喜的是,第一,中成药便于携带,口服方便,受到病人的欢迎;第二,中成药研发不断发展,在某些病、某个领域有了一定的突破;第三,某些中成药的制剂配方效能增强,提高了疗效;第四,中成药开始为西医所用,发展了中西医结合和促进了中医走出国门,促进了中药标准化。
令人担忧的是,第一,使用中成药会淡化辨证论治水平,减少医生个人积累治疗经验的机会;第二,不好量体裁衣,不能加减辨证,容易失去辨证论治的基础来源和训练;第三,同时使用多种中成药,会造成药品的一部分功能与另一部分功能硬性配用,不利于治疗;第四,会对系统性的辨证论治理论研究造成冲击。
《伤寒论》中的桂枝汤不是张仲景的专利,但张氏将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进行辨证施治,建立了伤寒的理论体系。另外,中医的剂型多样,作用也各不相同。中成药制剂虽然也有颗粒和胶囊的区分,但还不能完全适应中医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三因制宜的要求。
在临床中我曾遇到一位患者,望、闻、问、切后我开出汤药,患者询问有不煎的药吗?我说有,但没有汤药效果好。但是患者强烈要求开中成药,还说他们那边的中医院几乎不开汤剂,只开中成药,这令我大为吃惊!
中医的发展模式本来就是治-验-方,循环往复,把这些方剂均做成成品,不利于中医发展自身优势,所以一定要处理好汤剂辨证施治与成药的关系,利用成药发展的优势,推动中医辨证论治的发展和提高。
(实习编辑:杜念念)
"); </scrip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txjyl1952
|
2015-3-11 06: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总公司来的那俩美国黑人,我脑子中闪过俩字----暗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gopa7574
|
2016-10-15 15: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论是不是沙发都得回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murl8415
|
2018-10-19 03: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以为穿着脏衣服就可以做污点证人;别以为穿着木制拖鞋就可以做木屐证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外科
美容之声
古今医案
wjdz116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