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走进中医
›
阳病入阴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名词术语]
阳病入阴
[复制链接]
876
|
2
|
2009-5-10 05: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病机。疾病由阳转阴。《伤寒论》称为“阳去人阴”。是六经病传变形式之一。阴阳所指主要有二:①阳,三阳病,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阴,指三阴病,包括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表示凡阳经病传人阴经病均属之。②阳,表证,太阳病;阴,三阴病。见《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卷五。邪气由表入里,太阳病传人阴经而为病。阳病属阳证、实证,表示正气不虚,能与病邪相争;阴病属阴证、虚证,表示正气亏虚,尤其是阳气虚衰,正气无力与病邪相争。当疾病由阳证转为阴证时,症状可见中等发热或低热,精神萎靡,蜷卧或烦躁不安,四肢不温,脉象沉而微或微而细数等,表示正气亏虚,在外感病中往往提示阳气的急性衰退,正不胜邪,病由实证转为虚证。在外感病和某些杂病中,由于病邪强盛,素体亏虚,治疗不当等均可导致本病机,大多表示病情加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oeah6603
|
2014-12-27 14:4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巨龙巨龙你插两眼,永永远远地插两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Cillquisk
|
2016-12-24 06: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医学视频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