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 山豆根的功效与作用,中药山豆根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665 | 回复2 | 2011-12-16 21: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豆根(Vietnamese Sophora Root)为双子叶植物纲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植物形态为灌木,高1~2m。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主产广西。秋季采制挖根,除去地上茎叶,晒干。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残留茎基或茎痕,下面着生根数条。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0~35cm,直径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微有豆腥气,味极苦。功能主治: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
基本信息
   
山豆根-原植物
  山豆根 SHANDOUGEN
  【出处】∶《开宝本草》。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越南槐的干燥根及根茎。
  【功效】:清火,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治喉痈,喉风,喉痹,牙龈肿痛,喘满热咳,黄疸,下痢,痔疾,热肿,秃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性味归经】:苦,寒。
  ①《开宝本草》:“味甘,寒,无毒。”
  ②《梦溪笔谈·药议》:“味极苦。”
  ③ 《本草正》:“味大苦,大寒。”
  《要药分剂》:“入心、肺、大肠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磨汁。外用:含漱或捣敷。
  【用药忌宜】:脾胃虚寒泄泻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虚寒者勿服。”
  ②《本草汇》:“脾虚食少而泻者,切勿沾唇。”
  ③《得配本草》:“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禁用。”
  【别名】:山大豆根、黄结(《经验方》)、苦豆根(《中药材手册》)。原植物广豆根又名:柔枝槐
  【处方名】:豆根、山豆根、广豆根、南豆根、北豆根、苦豆根等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中国南部。主产广西。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4~5月或8~9月间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拉丁名】:药材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原植物广豆根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粗细分档,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或除去残茎及杂质,浸泡,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用法与用量】 3~6g。
  【贮藏】 置干燥处。
商品名称
  除上述主要的广豆根外,应用较广的尚有下列数种:
  北豆根
  为防己科植物蝙蝠葛Menispermum dauric-um DC.的根茎,使用于东北、华北及山西、山东、青海、甘肃等地(参见“蝙蝠葛”及“蝙蝠葛根”条)。
  土豆根
  为豆科植物华东木蓝Indigofera fortuneiCraib、多花木蓝I. Amblyantha Craib、宜昌木蓝I. Ichan-gensis Craib、苏木蓝I. Carlesii Craib、陕西木蓝I. potaniniiCraib、花木蓝I. Ki-rilowii Maxim. etPalib.的根及根茎,使用于江苏、湖北、河南、甘肃、陕西等地。
  药材性状:根头部呈不规则块状,上端常残留茎基或茎痕,其下有根数条。根呈长圆柱形,有时分歧,略弯曲,长15~50厘米,直径4~10 毫米,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有横长的皮孔及纵皱纹,偶有横裂,有时栓皮呈鳞片状剥落。质坚硬,难折断,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纤维状,中心无髓。气微弱,味苦。
  云豆根
  为豆科植物卷圈野扁豆Dunbaria circinalis(Benth. )Bak.的根和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的根茎,使用于云南地区。
fcxmo | 2015-7-11 05:5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才下锅。
rgoj7938 | 2017-1-28 21: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前做好准备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