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茎类] 明党参的功效与作用,明党参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696 | 回复2 | 2009-4-28 03: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党参



明党参为伞形科植物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的干燥根,又名山胡萝卜、明沙参、山花根、土人参等,生晒品又称粉沙参。具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之功能。主产江苏、安徽、浙江,湖北、江西、四川等省也有分布。


简介




  明党参-原植物
【性状】本品呈细长圆柱形、长纺锤形或不规则条块,长6~20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纵沟纹及须根痕,有的具红棕色斑点。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皮部较薄,黄白色,有的易与木部剥离,木部类白色。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肺、脾、肝经。
【功能与主治】润肺化痰,养阴和胃,平肝,解毒。用于肺热咳嗽,呕吐反胃,食少口干,目赤眩晕,疔毒疮疡。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现状




  明党参-中药材
稀有种。明党参原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分布很广,其根入药,除供国内外药用并运销东南亚各国,为外贸药材重要品种之一。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外贸出口额的增加,对明党参的需要量越来越多,而连年只采不育,野生资源日趋减少,加上毁林开荒,以致分布区的范围越来越窄。老株更不多见。
海拔下限(米)
海拔上限(米) 400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全体无毛;根二型:一种纺锤形或椭圆形
  名党参
,粗而短,一种圆柱状,细而长;茎具粉霜。基生叶近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宽卵形,长及宽各约2厘米,无小柄;叶柄长30-35厘米;茎上部叶鳞片状或叶鞘状。复伞形花序;总花梗长3-10厘米;无总苞;伞幅6-10;小总苞片数个,钻形,花梗10-15;花白色,在侧生花序的都不孕。双悬果卵状矩圆形,长3-4毫米,宽2.5-3毫米,光滑,具纵纹,果稜不明显。 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生于山地土壤肥厚处或有岩石的山坡上。根供药用,有润肺祛痰、强筋、健胃、补血、消肿之效。[1]
特性




  植物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区。分布区的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极端最高温35.9℃,极端最低温-6℃,年平均温14.5--16.2℃,年降水量1200--1600毫米,一般集中在6--7月,无霜期200--250天。土壤为砂壤土,pH值6--7。明党参具有耐寒、耐阴、不耐高温、怕涝的特点,它喜生于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山地灌木林下、石缝或半阴半阳的山坡,伴生灌木常有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六月雪Serissa serissoides (DC.) Druce、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 (Br.) Oliv.;伴生草本主要有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 (Thunb.)Tanaka、野菊花Dendranthema indicum (L.) Des Moul.、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 DC.等。明党参生活周期


明党参(5张)较长,幼苗生长缓慢,后期生长迅速迅速,每年都有生长和休眠两个时期,通常12月至翌年1月开始萌发,2月左右幼苗出土,3--4月中旬抽苔孕蕾,4月下旬至5月开花,6月中旬为果熟期,夏至前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开始变黄枯萎进入休眠,休眠期达6--7个月。
保护价值


明党参是我国东部特产的单种属植物,又是名贵的药材,经济价值较大。
  名党参
在研究伞形科植物的亲缘关系上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保护措施


向产地药农宣传保护药源的意义,控制采挖。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自然保护区。药物栽培场和植物园应引种栽培和育苗繁殖。
栽培要点


选地、整地


  明党参的培育
明党参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略有斜坡,富含腐殖质的疏松壤土为佳,低洼积水地不宜种植。大田应深翻30厘米左右并施入农家肥5000公斤~6000公斤作基肥。整细作畦。育苗地宜浅耕10厘米左右,作成1.2米宽的畦。
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生产上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1)直播:于10月中旬条播或穴播。条播行距为30厘米,沟深5厘米左右;穴播按穴距 30厘米×15厘米开穴。播后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每1000平方米用种量:条播5公斤,穴播3公斤左右。
(2)育苗移栽:一般于10月中旬条播或撒播。条播行距20厘米,沟深5厘米,播后覆细土,每1000平方米用种量:条播8公斤,撒播10公斤左右。
播种后,翌春2~3月出苗。当年9~10月即可移栽。并将参根按大、中、小分档,在整好的畦上按株行距10厘米×30厘米,将参根斜放在行沟内,芽头向上,覆土在芽头以上5厘米左右。移栽时宜边起参苗,边栽参,以防日晒失水。栽后及时浇水。
田间管理


  繁育要点
(1)间苗、定苗:春季种子出苗后,当亩高3厘米~4厘米,应及时间苗。直播者,出苗后第二年定苗,条播按株距10厘米定苗,穴播按每穴留1~2株壮苗,同时做好补苗工作。
(2)追肥:定苗或移栽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同时追施畜粪水,冬季清沟保墒追施腊肥。移栽2~3年为生长速度最快时期。应适当增施追肥,并配施磷、钾肥。
(3)排灌:播种后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有条件可以加盖一层草帘。出苗后揭除。雨后积水应及时排除。苗期可在畦面或行间间作高秆作物如大豆、玉米等遮阳保苗。
(4)套作:5~6月植株枯萎后,可在畦上套作生长周期较短的旱作,如蔬菜、大豆等,以充分利用土地,同时也起到降温保参作用。
病虫害防治
(1)根腐病
  名党参
(2)蚜虫、红蜘蛛。
(3)黄凤蝶:以幼虫为害幼苗嫩枝,可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
此外,还有蝼蛄、蛴螬等地下害虫为害。
采收与加工


  医术记载
一般栽后2~3年,于4~5月抽茎前后采挖,如需采收种子,可在6月下旬采挖。采挖前,选择晴天,割去地上部分,将参根挖出,除去茎须、泥土,然后按大、中、小分档分别放在沸水中煮3~10分钟,至参根内无白心为度,捞出放入清水中冷却,并及时用竹片或瓷碗片刮去外皮,再投入0.3%明矾水浸漂2~3小时,捞出,洗净,晒干或烘干即可。亦可将鲜参直接刮去外皮,晒干而成,其产品习称“粉沙参”。
留种技术
第二年开始抽薹开花结实,但留种株宜选3~5年生,健壮无病的植株,并适当打去侧枝,使养分充分供给主干。于6月中旬至下旬,当种子变为褐色或黑褐色时即可分批采收。
采收的种子可采用湿沙贮藏或干沙贮藏。如有低温晾藏条件则更好。播种前,将种子浸入清水中24小时左右,捞出,拌入湿沙置室内阴凉处待播。
栽培加工


〖植物/动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1米,全株光滑。根土黄色,二型:一种纺锤形或椭圆形,
  名党参
粗短;一种细长圆柱形。茎直立,中空,具粉霜,上部分枝。基生叶为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披针形,叶柄长,基部呈鞘状;茎上部叶鳞片状或鞘状。复伞形花序无总苞;伞幅6--10;小总苞片钻形;花梗10--15;花白色,在外侧花序上的花不孕。双悬果扁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花期4月份,果期6月份。分布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生于肥沃山坡或有岩石的山坡上;有栽培。
〖药材产地〗
主产于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等地。销全国,并出口。
〖栽培〗
宜温和湿润环境,能耐寒,怕高温,怕涝湿;适于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中生长。种子繁殖,于8月份下旬至9月份上旬秋播或3月份上旬至4月份上旬春播,将种子撒于苗床,施上稀人粪尿,覆薄层细土和草木灰,再盖一层稻草,每亩用种量1--2公斤。出苗时揭去盖草,结合除草疏苗1--2次,次年秋季或春季移栽,行株距25×8厘米开沟条栽;栽后覆土压实。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并于春、秋季各施追肥1次。除留种外,应及时摘除花序,以促进根部生长。栽培研究进展:略
  名党参
〖采收加工〗
3—4月份挖根,除去须根,洗净,按大小分别放入开水中煮数分钟至无白心,捞起后浸清水中3天,刮去外皮,再浸漂晒干。有些地区挖根后即刮去外皮晒干。如遇阴雨天最好不加工、不刮皮,否则色易发黄。如已加工而不能晒时,则可浸在清水中,每天换水两次,必要时可放明矾防腐。不经过烫煮,直接晒干者,为粉沙参。
〖药材炮制〗
将原药除去杂质,分档,洗净略浸,润透切成厚约3毫米的斜片,如原药较细,则切成10毫米左右小段,干燥。炮制研究进展:略
〖药材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药用价值


明党参是常用的补气中药,其性平、味甘,入脾、肺经,具补中益气、
  名党参
和胃养血等功效,最宜用于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自觉气短,稍一活动就喘促的气虚患者,由于补气也有助于生血,所以党参也适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胃口不好,大便稀软,容易感冒的病人。尽管党参的作用比人参弱,但功能基本相似,且价格远比人参低,所以除病情危急者外,一般都可用党参代替人参。
据分析, 明党参含有多糖、葡萄糖、果糖、菊糖、蔗糖、磷酸盐和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赖氨酸等7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此外还含皂甙、挥发油、脂肪和钾、钠、镁、锌、铜、铁等14种元素,这些都是党参作为补益药的物质基础。
明党参可单独用于调补。取党参500克,洗净,切去芦头,置容器内,每天蒸一、二次,连蒸三、四天,即成为又软又糯的党参干,味甜而带香气,每天早晚可嚼食10-15克。也可将党参煎煮、加热浓缩,待药汁稠厚时,加入与党参等量的白糖或蜂蜜,乘热搅匀成党参膏,每日早晚用开水冲服一汤匙。此外,以党参为主药的中成药也很多,如参芪膏、参术苓草合剂等,气虚或气血两虚的病人,可酌情选用。


  名党参
若用党参500克,沙参250克,桂圆肉120克,水煎浓至滴水成珠,以瓷器贮藏;空腹时以一酒杯用开水冲服,有清肺开音、补元气、助筋力之功效,常服能益气健脾,和胃养血,对增强体质大有益处。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可用党参、白术、茯苓、淮山、炒扁豆各12克,莲子肉、苡仁各9克,炙甘草、桔梗各6克,砂仁(后下)4克,水煎服;有补气健脾、渗湿利水的功效,用药后患儿小便增多,大便次数减少,一般不用输液。用党参15克,北芪12克,茯苓9克,水煎服;对肾炎、肾病综合征引起的蛋白尿有一定的疗效,还有益气健脾利尿的作用。
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根含淀粉约29%及有机酸、糖;并含微量挥发油,含量约0.04%,连皮根部含挥发油约0.1%,可能为刮皮加工时产生过敏性皮炎的成分.
【理化鉴别】 略
  名党参
【含量测定】 略
【药理作用】
1.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小鼠腹腔注射1:10的明党参煎剂0.5ml,24小时后,脾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明显增高.体外实验中,高浓度的明党参煎剂(1:10)显著抑制NK活性,较低浓度(1:160~1:640)时则促进NK活性,进一步实验表明,明党参对小鼠NK活性的促进作用部分依赖于粘附细胞的存在.小鼠分别灌服明党参煎液15g/kg,明党参多糖30mg/kg重复给药4次,实验结果表明,明党参煎液及多糖均能显著提高正常小鼠腹腔巨噬细胞YC-花环形成率,对照组为42.414±3.08,明党参煎液组为55.573±3.428,明党参多糖组为51.039±2.724.研究表明,灌服明党参5g/kg和多糖0.08g/kg,每日1次,共8日,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和胸腺重量、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并增加外周血淋巴酸性.α-醋酸荼酯酶(ANAE)阳性百分率和小鼠静注碳粒廓清速率,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另一方面,对二硝基氯苯(DNCB)所致的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又显示显著的抑制作用.
2.抗脂质过氧化物作用 明党参的乙酸乙酯、丙酮、甲醇提取物对体外大鼠肝匀浆上清液中过氧化脂质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甲醇提取物作用最强.
3.抗应激能力 小鼠分别灌服明党参水煎液5g/kg、10g/kg或多糖0.05g/kg、0.1g/kg,连续10日,不仅能显著延长常压下缺氧动物的生存时间,还能显著延长氰化钾所致的化学性缺氧动物的存活时间及小鼠在高温下存活时间,提高抗高温的能力.
4.其他作用 明党参水煎液30g/kg灌服,对正常小鼠的小肠蠕动显示出显著的促进作用.
文献论述


1、《本草从新》:土人参,性善下降,能使肺经治节,使清肃下行。凡有升无降之证,每见奇效。 补肺气,通、下行,补气生津。治咳嗽喘逆、痰壅火升,久疟,淋沥,难产,经闭,泻痢由于肺热,反胃噎膈由于燥涩。
2、《四川中药志》:祛风,解热,补肺镇咳。治肺虚咳嗽有痰,头昏目眩,风热目赤及口干。
3、《本草求原》:养血生津,消热解毒。姜汁炒则补气、生肌、托散疮疡。
4、《饮片新参》:温脾,化痰湿,平肝风。治头晕泛恶,中风昏仆。
5、《中药志》:润肺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治咳嗽,呕吐;又能解毒治疔疮。
鉴别




  明党参的鉴别
取本品粉末1g,加稀乙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酸性稀乙醇(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明党参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19:5:5)为展开剂,二次展开,第一次展至5cm,第二次展至10cm,取出,热风吹干,喷以茚三酮试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相关阅读


紫金山又现明党参,最大群落达500平米
金陵晚报报道金陵晚报记者 王君 实习生 刘叙武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明党参一直是采购的大宗药材,把它连根采摘下来,除去须根、洗净可以入药,但是由于过度采挖,很多原生地的明党参已几近灭绝,在南京地区成为三级渐危植物,甚至有不少人都认为紫金山、老山一带的明党参已面临绝迹。中科院中山植物院的刘兴剑、王中磊、郝日明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明党参属于早春植物,等到夏季时已进入休眠时期,因此在森林资源普查的时候很容易被忽视。刘兴剑告诉记者,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南京的明党参已渐渐恢复,其存量目前处于上升时期,老山、牛首山、紫金山都有明党参,在持续的调查中,他发现,明党参在紫金山的存量相当不错,大约发现了五六片较大的群落,另外有一些零星的植株,其中位于南坡某地带的最大群落,面积高达500平方米。
一生一半时间在休眠
明党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50-100厘米。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表面呈土黄色至棕褐色,内为白色。海拔200-600米的稀疏灌木林、竹林、草丛或山坡石隙中,是它的藏身之处,人们常常称呼它为山花根、山萝卜。每年4月,明党参会开出白色小花。明党参每年都有生长和休眠两个时期,一半时间在休眠。通常它在12月至翌年1月开始萌发,2月左右幼苗出土,3—4月中旬抽薹孕蕾,4月下旬至5月开花,6月中旬为果熟期,夏至前后随着气温升高,植株开始变黄枯萎进入休眠,休眠期达6—7个月。
野生明党参已经出苗
虽说已是3月天,温暖的气息日渐明显,但是毕竟刚从冬季走出,紫金山的大部分地区草皮还带着冬末的枯黄,在刘兴剑的指引下,记者在中山植物园的一小块荒地上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明党参,刘兴剑说,它虽然身处植物园,但却是野生的。记者看到,明党参与为数不多的其他早春植物,成为这个枯黄季节的“先绿者”,它的幼苗奋力往外钻已长出了20-30厘米,虽说是名贵的珍稀植物,但明党参的小苗一点也不起眼,不仔细辨认,很容易把它和路边的野草视为一体。这块明党参的生长地大约只有40-50平方米,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上面长了近百株明党参。但是一过这片地,虽然周围的树木、温度及阳光的情况和生长明党参的荒地差不多,但却再也难发现一棵明党参的幼苗。
明党参生长极为缓慢
刘兴剑说,明党参的生长过程是极为缓慢的,一株明党参从小苗长到手指粗细的明党参,大约得经过六七年,即便是人工栽培也大约需要3年以上,而且明党参的种子的发育率可能只有万分之几。另外由于明党参无味,因此鸟类也不喜欢,所以它的传粉范围非常有限,一般只能依靠风媒,通常一次发育不会超过群落附近2米的距离。因此通常发现的明党参群落都不大,现在紫金山南坡最大的一片群落有500个平方米,说明这里是明党参的一个原生地,明党参在这个地方生长的年代已非常久远。另外,这个明党参的群落也说明紫金山的明党参已暂时度过了危险期。目前已处于稳定的上升恢复阶段,只要周围的生态环境不发生太大的变化,明党参这个物种就可以很好地保存下去。[2]
药方选录


1.治肺热咳嗽:明党参、桑白皮、枇杷叶各9克 生甘草3克.水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2.治妊娠呕吐:明党参、竹茹、生白术各9克 黄芩5克 甘草3克.水煎服.(《安徽中草药》)
3.治脱力劳伤 贫血头晕:明党参30克(切细) 鸡蛋2只.打碎和匀 饭锅上蒸熟食.(《食物中药与便方》)
4.治高血压:明党参15克 怀牛膝15克.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5.治白带初起:土人参(切片)150克 用陈绍酒饭上蒸熟 分作三服.(《百草镜》)
6.治杨梅结毒:土人参 酒煎服[3].(《纲目拾遗》引王安卿《采药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善尔纲 | 2014-12-7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顶一下
何知叫 | 2016-8-3 20: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别以为穿着脏衣服就可以做污点证人;别以为穿着木制拖鞋就可以做木屐证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