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安息香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根茎类]
安息香的功效与作用,安息香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727
|
2
|
2009-11-26 23:54:0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安息香
安息香(英文:Benzoin)又称苯偶姻、二苯乙醇酮、2-羟基-2-苯基苯乙酮或2-羟基-1,2-二苯基乙酮,是一种无色或白色晶体,可作为药物和润湿剂的原料,还可用作生产聚酯的催化剂。安息香由两分子苯甲醛在热的氰化钾或氰化钠的乙醇溶液中通过安息香缩合而成。
概述
安息香植物原态
安息香出自《唐本草》《纲目》:叶廷珪《香谱》云:此乃树脂,形色类胡桃瓤,不宜于烧,而能发众香。汪机曰,或言烧之能集鼠者为真。《本经逢原》:安息香,紫黑黄相和如玛瑙,研之色白者为上;粗黑中夹砂石、树皮者为次,乃渣滓结成也;有屑末不成块者为下,恐有他香夹杂也。修制最忌经火。
安息香,波斯语mukul和阿拉伯语aflatoon的汉译,原产于中亚古安息国、龟兹国、漕国、阿拉伯半岛及伊朗高原,唐宋时因以旧名。《酉阳杂俎》载安息香出波斯国,作药材用。《新修本草》曰:“安息香,味辛,香、平、无毒。主心腹恶气鬼。西戎似松脂,黄黑各为块,新者亦柔韧”
编辑本段药品简述
安息香
名称:安息香
拼音:AN XI XIANG
(Styracaceae)
科:安息香科
属:安息香属
类别:开窍药
波斯语学名:mukul
拉丁学名:Benzoinum Styracis
别名:拙贝罗香、野茉莉
药用部位:干燥树脂
气味::辛、苦、平、无毒。
安息香
功效:开窍醒神;豁痰辟秽;行气活血;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1.5g;或入丸、散。
药材基源:为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和越南安息香的树脂。
生态环境
1.野生或栽培于稻田边。
2.生于海拔100-2000m的山坡、山谷、疏林或林缘。
安息香(5张)
资源分布
1.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爪哇。
2.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功效分类:开窍药;行气药。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2-羟基-2-苯基苯乙酮的结构简式
1.安息香主含树脂约90%,其成分有3-桂皮酰苏门树脂酸酯(3-cinnamoyl sumaresinolic acid),松柏醇桂皮酸酯(coniferyl cinnamate),苏合香素(styracin cinnamoylcin- namate)2%~3%,香草醛(vanillin)1%,桂皮酸苯丙醇酯(phenylpropyl cinnamate)1%及游离苯甲酸和硅皮酸(cinnamic acid)等。总苯甲酸含量10%~20%,总桂皮酸含量10%~30 %。[1]
2.越南安息香 主含树脂70%~80%,其成分有3-苯甲酰泰国树脂酸酯(3-benzoylsiaresinolic acid),松柏醇苯甲酸酯(coniferyl benzoate),游离苯甲酸20%,香草醛0.15%~2.3%,不含桂皮酸。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安息香
1.乔木,高10-20m。树皮绿棕色,内皮棕黑色,木质部棕红色,幼枝被棕色星状毛。叶互生;柄长约1cm;叶片长卵形,长达11cm,宽达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上面略有光泽,下面密被白色短星状毛,叶缘有不规则的锯齿。由总状花序集成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梗被毛,苞片小,早落;花萼短钟状,5齿裂,裂片披针形,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披针形,长约为萼筒的3倍,花萼及花瓣外面均被银白色丝状毛,内面棕红色;雄蕊8-10,花药线形,花丝基部联合成管;子房上位,卵形,密被白色茸毛,上部1室,下部2-3室,花柱细长,棕红色。果实扁球形,长约2cm,灰棕色。种子坚果状,红棕色,每室有种子1枚,具6纵纹。
2.乔木,高5-20m。树皮灰褐色,有不规则纵裂纹;枝稍扁,被褐色长绒毛,后变为无毛。叶互生;柄长8-15mm,密被褐色星状毛;叶片椭圆形、椭圆状卵形至卵形,长5-18cm,宽4-10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或嫩叶脉上被星状毛,下面密被灰色至粉绿色星状绒毛,边全缘,幼叶有时具2-3个齿裂,侧脉5-6对。顶生圆锥花序较大,长5-15cm,下部的总状花序较短,花梗和花序梗密被黄褐色星状短柔毛;萼杯状,5齿裂;花白色,长1.2-2.5cm,5裂,裂片卵状披针形;花萼及花冠均密被白色星状毛;雄蕊10,等长,花丝扁平,疏被白 色星状毛,下部联合成筒;花柱长约1.5cm。果实近球形,直径约1cm,外面密被星状绒毛。种子卵形,栗褐色,密被小瘤状突起和星状毛。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安息香
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的1科,乔木或灌木,落叶或常绿。植株各部被星状毛。单叶互生。花中等大,两性,辐射对称,排列成聚伞状、总状或圆锥花序式;花萼4~5齿,多少与子房贴生;花冠4~5裂,下部合生;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而互生或为其2倍,花丝基部与花冠管基部贴生,花药2室,内向纵裂;子房上位至半下位,通常下部分隔为3~5室,上部1室,胚珠1至多数。通常为核果,外果皮多少肉质或干燥,或为蒴果,常3瓣裂;种子1至多数,无翅或有翅。花粉粒扁珠形或长球形,具3(拟)孔沟。染色体基数x=8~12。约12属180余种。
分布于亚洲东南部至马来西亚,美国东南部至南美洲热带和地中海区。安息香属为本科中唯一较大的属,约130种,几遍布科分布区内,其余均为少种或寡种属,除银钟花属间断分布于东亚、北美,其他属的分布区都较狭窄,其中只分布于亚洲的有8属。中国有9属,约54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鸦头梨属和秤锤树属为特有属。另外,由中国分布到中南半岛北缘的特有属有赤杨叶属(参见彩图插页第117页)、山茉莉属、茉莉果属和木瓜红属。
本科以具颜色和有淡香的花而适应虫媒传粉;种子的散布通常借助于鸟类或小的哺乳动物,有的种子小而具翅,当蒴果裂开,种子即随风传播。本科中较原始的安息香属的化石见于地中海区渐新世沉积物中,日本上新世和晚更新世的沉积物中也发现了该属的叶化石。
本科植物为观赏树种;产苏门答腊的安息香是著名安息香树脂的主要来源,含有苏门树脂酸
安息香(6张)(sumaresinolicacid)、桂皮酸松柏醇脂(coniferyl cinnamate,lubanyl cin-namate)、苯甲酸(benzoic acid)、桂皮酸(cinnamic acid);地中海区的药用安息香(Styrax officinalis)可提取安息香脂;赤杨叶属的木材松软,用作火柴杆;不少种类的种子可榨油,供制皂或作润滑油。
本科著名植物越南安息香为乔木,树干挺直;产在中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越南和泰国北部也有;其树脂可代安息香树脂使用,治中风昏厥、心腹诸痛,有开窍、行定血之效。
本科是一个极其自然的群,在亲缘关系上与柿树科和山矾科比较密切,但柿树科花单性异株或杂性,子房完全分隔,山矾科子房下位,完全分隔,雄蕊多数
药材性状:该品为球形颗粒压结成的团块,大小不等,外面红棕色至灰棕色,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的杏仁样颗粒,表面粗糙不平坦。常温下质坚脆,加热即软化。气芳香、味微辛。
编辑本段主治
1.突然心痛。或时发时止。有安息香研为末,开水送服半钱。
2.小儿肚痛。用安息香酒蒸成膏,另用沉香、木香、丁香、霍香、八角茴香各三钱,香附子、缩砂仁、炙甘草各五钱,共研为末,以膏和炼蜜调各药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紫苏汤化下。此方名“安息香丸”。
3.关节风痛。用精猪肉四两,切片,裹安息香二两,另以瓶装一层灰。药放灰上,在大火上(火与瓶之间隔一铜板)烧出烟,即将瓶口对痛处熏治,勿令烟散走。
编辑本段药理作用
安息香
1.祛痰作用 该品可刺激呼吸道粘膜,使其分泌增加,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而达到祛痰的目的。安息香的酊剂为刺激性祛痰药,置于热水中吸入其蒸气,则能直接刺激呼吸道粘膜而增加其分泌;可用于支气管炎以促进痰液排出。吸入时应避免蒸气的浓度过高而刺激眼、鼻、喉等。
2.防腐作用 此外尚有防腐作用。它还可外用作局部防腐剂。
编辑本段文献论述
安息香
1.《唐本草》:主心腹恶气。
2.《海药本草》:主男子遗精,暖肾,辟恶气。
3.《日华子本草》:治血邪,霍乱,风痛,妇人血噤并产后
血运。
4.《纲目》:治中恶,劳瘵。
5.《东医宝鉴》:辟瘟疫。
6.《本草述》:治中风,风痹,风癎,鹤膝风,腰痛,耳聋。
7.《本经逢原》:止卒然心痛、呕逆。
8.《本草从新》:宜行气血。研服行血下气,安神。
9.《本草便读》:治卒中暴厥,心腹诸痛。
10.《中药材手册》:治小儿惊癎。
编辑本段采收和储藏
生长10年以上的健壮成龄树,在夏、秋两季割胀。割脂前,先进行乙烯利处理,于距离地面9~12cm的树 干基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按等距离用小刀浅刮树皮3处,然后将 10%乙烯利油剂薄薄地在刮面上刷1层,刷药要在晴天进行,处 理后9~11d,即可开割。一个割脂周期内平均单株产量200~ 250g。收集的液状树脂放阴凉处,自然干燥变白后,用纸包好 放木箱内贮藏。树脂受热易融化,切忌阳光曝晒。
编辑本段选方
1.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芳香开窍,行气止痛,主治中风或感受时行瘴疠之气。
2.安息香丸(《全幼心鉴》),芳香化浊,行气和中,主治小儿腹痛。
3.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清热开窍,化浊解毒,主治中暑,中风及温病痰热内闭。
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阴虚火旺者慎服。《本经逢原》:凡气虚少食,阴虚多火者禁用。
编辑本段药用植物栽培
安息香图谱
生物学特性
越南安息香是阳性速生树种。喜温暖、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短时期霜冻。适于年平均气温18~26℃,一月平均气温10℃以上,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一3℃的地区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生长较好。喜湿润,分布在年降水量1200~1800mm的地区,但不耐水渍。排水不良、易受水淹的低洼地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不适于育苗或造林。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安息香单株之间产量差异很大,须选择优良母树采种。丘陵地区种子成熟为9月中下旬,山地为10月上旬。以随采随播最好。秋播种子发芽率高,翌春苗高20~30cm,适合小苗上山造林;春播发芽率低,育苗期长,大苗上山造林,较难成活。造林最合适季节为3月至4月,行株距密的为3mX3m,稀的4mX4m。
田间管理
定植后至郁闭前,每年夏季和秋冬季各除草松土1次。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有枯梢病、木蠢蛾和钻心虫。
编辑本段生药材鉴定
安息香
性状鉴别
1.安息香 为球形颗粒压结的团块,大小不一,红棕色至棕色,粗糙,嵌有黄白色及灰白色不透明颗粒。质脆,加热即软化熔融。气芳香,味微辛。
2.越南安息香 为不规则小块,常粘结成团,略扁平,表面橙黄色,有蜡样光泽(自然出脂);亦有呈不规则圆球形或扁块状,表面灰白色至淡黄白色(人工割脂)。质脆易碎,断面平坦,白色。放置后渐变为淡黄棕色至红棕色。气芳香,味微辛,嚼了有砂粒感。
理化鉴别
越南安息香
1.取该品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并产生多数棱柱状结晶的升华物。
2.取该品约0.1g,加乙醇5ml研磨,滤过。滤液加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即显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品质标志
越南安息香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该品含总香脂酸以醇溶性浸出物的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30%。
编辑本段药物应用鉴别
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均有开窍作用,均可治疗猝然昏厥,牙关紧闭等闭脱之证,但其芳香开窍之力有强、弱之不同,麝香作用最强,安息香、苏合香开窍之功相似,而麝香兼有行气通络,消肿止痛之功,安息香兼可行气活血,又可用于心腹疼痛,产后血晕之症。
编辑本段中药制药工艺
1.商品规格 安息香有泰国安息香与苏门答腊安息香两种。
2.现进口商品主要为泰国安息香,分有水安息、旱安息、白胶香等规格。
编辑本段2005年版药典现行质量标准
拼音名:Anxixiang
英文名:BENZOINUM
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101
该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Pierre) Craib ex Hart. 的干燥树脂。
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秋二季割裂树干,收集流出的树脂,阴干。
【性状】 该品为不规则的小块,稍扁平,常粘结成团块。表面橙黄色,
具蜡样光泽(自然出脂);或为不规则的圆柱状、扁平块状,表面灰白色至
淡黄白色(人工割脂)。质脆,易碎,断面平坦,白色,放置后逐渐变为淡黄
棕色至红棕色。加热则软化熔融。气芳香,味微辛,嚼之有砂粒感。
【鉴别】 (1) 取该品约0.25g,置干燥试管中,缓缓加热,即发生刺激性香气,
并产生多数棱柱状结晶的升华物。
(2) 取该品约0.1g,加乙醇5ml ,研磨,滤过,滤液加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0.5ml,
即显亮绿色,后变为黄绿色。
【检查】 干燥失重 取该品粗粉,置硫酸减压干燥器内,干燥至恒重,减
失重量不得过2.0%(附录Ⅸ G)。
总灰分 不得过0.50%(附录Ⅸ K)。
醇中不溶物 精密称取该品细粉2.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乙醇浸出,至醇
溶性物质全部被浸出为止,残渣在100℃干燥至恒重,计算供试品中所含乙醇
中不溶物,不得过2.0%。
【含量测定】 取该品粉末约1.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乙醇制氢氧
化钾滴定液(0.5mol/L)25ml,加热回流1.5 小时,在水浴上除去乙醇,残渣加热水
50ml,使均匀散裂,放冷,加水150ml 与硫酸镁溶液(1→20) 50ml,搅匀,静置10分
钟后,抽气滤过,滤渣用水20ml洗涤,合并洗液与滤液,加盐酸使成酸性后,
移置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50ml,40ml,30ml,30ml),合并乙
醚液,用碳酸氢钠溶液(1→20)分次用力振摇提取5次(20ml,20ml,10ml,10ml,
10ml),每次分出的水液均用同一的乙醚20ml洗涤,合并水液,加盐酸使成酸
性,再用乙醚分次振摇提取4次(30ml,20ml,10ml,10ml),合并乙醚液,置称
定重量的烧瓶中,放置,待大部分的乙醚挥散,转动烧瓶,使残渣均匀散布
在烧瓶内壁,置硫酸减压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精密称定,算出供试品中含
有的量(%),再根据供试品的水分与乙醇中不溶物含量,改算成醇溶性浸出
物的干燥品中含有的量(%),即为总香脂酸含量。
该品含总香脂酸以醇溶性浸出物的干燥品计算,不得少于30.0%。
【性味与归经】 辛、苦,平。归心、脾经。
【功能与主治】 开窃清神,行气活血,止痛。用于中风痰厥,气郁暴厥,
中恶昏迷,心腹疼痛,产后血晕,小儿惊风。
【用法与用量】 0.6 ~1.5g,多入丸散用。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jdz1160
|
2014-12-24 23: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撸一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hxhk33tn0
|
2016-8-20 17: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中午见一哥们脑袋上戴一帽子,上写俩字母“ZY”,我草,感情是一矮人牧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Infuscup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