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天冷养生重“固肾”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天冷养生重“固肾”
[复制链接]
390
|
1
|
2012-8-11 12: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基本原则也当讲“藏”。由于人体阳气闭藏后,新陈代谢相应较低,因而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中医认为,人体的能量和热量来源于肾。冬季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因此,冬季养生很重要的一点是“养肾防寒”,在调养方面,宜以温补为主。
精神调养
中医强调“神藏于内”。除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人们还要学会及时调整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吃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
食补以“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如甲鱼、黑木耳、藕、芝麻等。
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冬季肠胃消化吸收力强,除加强饮食调补外,还可施以药补,但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否则滥补无益。
特别推荐:补肾健脾的山药粥
山药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淀粉胆碱、淀粉酶、皂甙、多种氨基酸等,是一种属性平和、阴阳兼补、不燥不腻的滋补食物。
我国古代名医李时珍称“薯蓣粥补肾精固肠胃”。清代名医张锡纯以薯蓣粥治疗阴虚劳热、大便泄泻、小便不利等虚损之证。因此,年老体弱多病者,常吃山药粥能滋肺补肾健脾,食补效果很好。
山药粥方一:山药100克、红枣10枚、粳米或糯米100克。将山药洗净削皮,切成小丁块;将粳米或糯米洗净入锅加清水,大火烧开后加入山药丁、红枣以文火熬煮成粥。
山药粥方二:山药100克、白扁豆50克、薏米仁50克一起以文火熬煮成粥。
起居调养
《黄帝内经》指出:“早卧晚起,以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益(尤其对于老年人而言)。
注重双脚的保暖。因为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导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腰腿痛等病症。
锻炼调养
冬季应多参与室外活动,人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新陈代谢加强,产生的热量增加。个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步行、慢跑、拳剑、气功、健身操、羽毛球等项目。晨练不宜太早,以太阳初升为宜,以身体微热不出大汗为度。
(湖南省长沙市第七医院药剂师邹新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ustr2971
|
2015-1-11 20: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是第一次听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天气不错pga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