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端午节谨防粽子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端午节谨防粽子病
[复制链接]
408
|
1
|
2009-3-14 22: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端午节吃粽子是传统习俗,粽子这种美食佳品,也是一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肾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以及老人、儿童如果饮食不慎,会在端午节罹患上“粽子病”。甚至一些年轻人,或者平时比较健壮的人,由于对自身体质的过于自信,忽视了对疾病的预防,也会引发“粽子病”。
胃肠道疾病 制作粽子的糯米性味甘平,少量食用具有健脾生津益气的作用。但是糯米的质地黏滞,长期大量的摄入会延长排空时间,增加胃肠道的负担,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产生恶心、打嗝、腹胀、腹泻等症状。制做粽子的馅料和糯米在胃肠道完全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在交感神经不兴奋、胃肠蠕动较缓慢的时间内食用,更会增加对胃黏膜的刺激,使胃酸大量分泌,引起慢性胃炎、胃溃疡等。
糖尿病、高血脂 每天以高热量、高糖分的粽子为主食会使身体迅速肥胖,或者诱发诸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
痛风 过多食用包有鱿鱼、干贝、鲍鱼等高价食材的裹蒸粽或包有香菇的台湾粽等含嘌呤多的粽子,容易引起痛风。
脂溢性皮肤病 近来研究发现,脂溢性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糖类、脂肪的摄入过量有关。过多食用含油脂较大的粽子会使皮脂腺分泌增加,引起脂溢性皮肤病(如脂溢性皮炎、痤疮等)。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患者过多食用含盐的咸粽子,如馅料经过腌渍调味的北方粽与裹蒸粽,可能诱发高血压危象或者引起高血压脑病。
气道异物 老年人因牙齿脱落,吞咽反射较迟钝,快速吞咽可能会将粽子误吸入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婴幼儿因吞咽反射尚未发育完善,也会将粽子或其中的内馅如枣核等误吸入气道,引起意外。因此,老年人及婴幼儿吃粽子时一定要细嚼慢咽,万不可狼吞虎咽,以防不测。
旧病复发 原先就有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空腹吃粽子极容易使旧病复发。粽子中常常会放入咸肉、蛋黄、红枣甚至海鲜等,使一个普通的粽子变成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品。因此,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的老年人,以及有慢性肠胃炎或胆囊疾病人吃了这些“内容丰富”的粽子,容易引起旧病复发。
总之,粽子虽为节日中的鲜品,食之不当也会伤人。以糯米做主料的粽子不易消化,过食会因伤脾胃而引起腹胀、腹泻等症状,因此,老人、孩童及消化功能差的人群不可贪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易善永 河南省郑州市中心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mwlx4023
|
2014-6-14 08: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深秋的花蕾,在无尽的虚空下随风枯萎,片片飘落,如梦的碎片,那样的银白、轻盈,那样的娇艳、轻灵----纪念我的头皮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会员之家
ihzwt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