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入秋谨防胃肠型感冒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入秋谨防胃肠型感冒
[复制链接]
607
|
1
|
2007-5-14 20: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进入秋季以后,气候变化无常,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尤其是老人、小孩及有慢性疾病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当遭遇过度疲劳、受凉、情绪波动时,细菌、病毒会经呼吸道传播进入血流侵犯消化道黏膜,引起消化道黏膜反应。出现食欲差、上腹胀、泛酸、烧心及恶心、呕吐,有时还伴有轻微腹痛、水样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此类患者中80%的人会有发热、咽喉痛、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20%的人呼吸道的症状不明显,以腹痛、腹泻症状较为突出。若这类患者就诊,会被告知得了胃肠型感冒。它与急性胃肠炎是有区别的,急性胃肠炎发病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一般没有发热症状。中医称胃肠型感冒为感冒夹滞,除了感冒的常见症状外,还可表现为腹胀、不思饮食以及呕吐等胃肠症状。
对症治疗 及时补水
胃肠型感冒的治疗主要应对症。最常用的中成药是藿香正气口服液(胶囊),它是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良药,对于霍乱吐泻、恶寒发热、头痛、脘腹疼痛等疗效比较确切。可根据病情酌情使用清热解毒药如板蓝根冲剂、双黄连等。如发热体温超过38.5℃以上,可行物理降温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患病时应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或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呕吐严重者可暂时禁食;要注意补充水分,由于患者多次腹泻,体内会丢失较多水分和电解质,患者应少量多次饮水,可喝些少油带咸味的菜汤。中重度腹泻患者须止泻,并静脉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用思密达与口服补液盐(ORS),效果较好。必要时,可给予静脉补充液体,特别是儿童和老年患者须及早采取措施。
胃肠型感冒患者服用抗生素治疗是无效的,使用不当反而会导致肠道正常菌群紊乱,加重病情,加重胃肠道的症状,延长病程。
针灸、推拿+敷贴
中医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外治敷贴等治疗胃肠型感冒疗效很好,常用针刺足三里、天枢、止泻穴(关元上5分),呕吐加关元,腹胀加公孙,发热加曲池。还可隔姜艾条灸中脘、神阙、天枢、关元、足三里等穴15~20分钟。拔罐取大肠俞(双侧),每天一次。推拿常用脾经、大肠、小肠、腹部、脐部、龟尾、七节骨等穴位。
一些简单可行的外治疗法效果也很好,如:(1)樟脑、白矾、松香、朱砂各等份,分别研末,混合均匀,装瓶内盖紧,2日后融合成膏,取少许捻成黄豆大,置脐中,外以胶布覆盖,每日1换。(2)吴茱萸、苍术各30克,丁香、胡椒各6克,焙干研末,取2克以菜油均匀敷脐,外用纱布固定,每日一次。(3)五倍子、小茴香、肉桂、丁香、胡椒、吴萸、木香等分。焙干研末,每日1~2克,调敷脐部,每日1次。
预防为主 谨慎起居
预防胃肠性感冒其实很简单:多喝水,最好不要食用冷藏的饮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居住的房间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吴婧 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owli5555
|
2014-5-6 16: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不起,你所拨打的号码我们找不到…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已死机…对…对…不起,您…您…您…所…拨…打的电…电话…话已关…关…关…哦,他开机了…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用户…哦,对不起,请不要用电视机遥控器冒充手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中医内科
肝病治疗中心
affestcic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