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古人夏日消暑三境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古人夏日消暑三境界
[复制链接]
317
|
1
|
2013-6-7 22: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炎炎夏日,古人如何纳凉避暑呢?笔者归纳出古人夏日消暑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物理消暑法。古代的老百姓主要靠扇子纳凉,扇子多是用竹编的,古人称之为“摇风”,又叫“凉友”。
第二种境界是饮食消暑法。据宋代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人已较注意用清凉的饮食消夏防暑了。清热防暑的食物已很丰富:西瓜、荷叶、绿豆汤、银苗菜、新莲、避暑汤等。至明清,伏日最盛行吃莲子羹汤。除上述以外,古代伏日消暑食品还有绿荷包子、杨梅、鲜藕、鲜菱等近十余种。其中以水果、蔬菜和中草药为多,这些食物大多性味甘、寒、温、平、辛。功能清热消暑、除烦止渴,或泻火解毒、养心宁志、健脾益胃。
第三种境界是休闲静心法。“六月红云不肯移,清心自合胜炎曦。”古人认为,清心静气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酷热高温之际,古人常常以垂钓、品茗、弈棋等休闲方式,来做到“心静自然凉”。如唐朝储光羲曾作诗曰:“垂钓绿弯春,春深古花乱;云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盛会 河南省内乡县财政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murl8415
|
2016-9-6 14: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低调,低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Infuscups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