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夏日要防湿热病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夏日要防湿热病
[复制链接]
511
|
1
|
2011-7-11 20: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小满”节气的到来,预示着夏天闷热、潮湿天气即将来临,所以,在小满节气的养生中,我们要特别提出“未病先防”的养生观点。就是在未病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而“小满”节气到来后,气温增高,又因多雨,此时,就要做好“防热防湿”的准备。
气温升高防热病
由于“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当人们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定时,或过食辛辣油腻之时,就会产生内热。这样,外热、内热一起来,就会出现一系列热病。如:精神紧张、熬夜加班所致心火过旺的失眠,口舌生疮;饮食不当、过食辛辣所致胃肠积热的便秘、口腔溃疡。因此,“小满”节气应提前预防热病,方法有三:
一是多饮水,以温开水为好,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内热的排出。最好不要用饮料代替,尤其是橙汁,因为橙汁多喝可生热生痰,加重内热。
二是多吃蔬菜水果,如冬瓜,苦瓜、丝瓜、芦笋、水芹、黑木耳、藕、萝卜、西红柿、西瓜、梨、香蕉等。这些都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还可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等。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助热之品,如动物脂肪,海腥鱼类,生葱,生蒜,辣椒,韭菜,海虾,牛羊狗肉等。
三是生活规律多运动,生活规律指的是尽量不要加班加点;运动以早、晚天气较凉快时为好,项目应避免剧烈的运动,以散步、做操、打太极拳最为适宜。这样,既可以缓解精神压力,又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防止内热的产生。
雨量增多防湿病
“小满”期间雨量增加,皮肤病高发,如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中医认为,这些皮肤病与天气闷热、潮湿有关,尤以湿重为主。谈到预防同样有三:
一是应该特别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而中医认为脾是主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所以,脾虚水液代谢异常,从而加重皮肤病。平时可多喝粥以调理脾胃,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体内湿热的排泄。
二是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三是穿衣应以透气性好、棉制、浅色衣服为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防湿气不散。
妇女要防带下病
中医认为,妇女白带异常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劳累过度、天气湿热有关。所以,“小满”节气后温度不断升高的情况下,预防带下病有三:一是饮食健康合理,少吃辛辣以免内热产生出现黄带;少喝冷饮以防受寒出现白带过多。二是保持良好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波动。三是避免劳累过度,加班熬夜,以防因过劳而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带下病。生活中,因天气湿热,妇女预防带下病应做到,穿内衣勿过紧,选透气性好的棉制内衣为好,并保持局布清洁卫生。
总之,“小满”节气的到来,预示着闷热潮湿天气将至,所以养生防病重点是“防热避湿”。(王国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vxdo
|
2014-9-27 07: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贪钱无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owrfbk[k]9]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