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医理探源
›
[原创]中医生存发展方向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原创]中医生存发展方向
[复制链接]
1033
|
1
|
2005-9-8 08: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watermark]中医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可谓历尽坎坷和磨难,但是,这朵民族传统科学和文化的奇葩并没有凋零。在当今的许多医学前沿领域仍能见到其矫健的身姿,有着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也是中医生存的根本条件。
但是中医人应当认真地思索,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应当如何的继续生存,如何继续发展,如何走向欣欣向荣?这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中医人应当认真对待的问题。
中医面临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岐黄术身披几千年的尘埃,如何去伪存真,如何扬弃。面对方舟子一流的凶残的进攻,中医人如何坚守住阵地,如何坚定民众对于中医的信心。冷静地审视现代的科技环境,中医如何适应现代化的步伐,汇入现代科技发展的大潮,让古老的中医枝条绽放新葩。
这些念头萦绕在脑中,久久挥之不去。比较泛泛的粗线条的思考了一些,与中医同道商榷。
《一〉坚持住
中医现在的处境并不太妙,解放以后,中医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也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例如中医的教育愈来愈西化,丢失了许多中医的特色和精华。这是十分危险的。惜乎中医的父母官们对此视而不见。沉浸在一片誉美之音里。中医的资金投入不足,各级医政部门普遍存在的忽视甚至歧视中医的现象。以及在学术领域中,完全以西医指标评定中医。搞的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甚至把中医的研究引向了歧途。
在科技舆论界,方舟子之流呼风唤雨,反中医的势力沉渣泛起,遥相呼应。山雨欲来,愬风满楼。有些中医人忽视这种态势,认为只要国家的发展中医的政策不变,没必要去认真理会这些鸦鹊鼓噪。我认为这是十分错误的。中医的根扎在民众的心中,有了民众的信任才有中医的生存。任凭方之流泼污水打棍子,久而久之,会动摇民众对于中医的信任度,尤其会影响一些中医决策人的判断。遥想当年国民党余氏之流,也是造了许多的舆论声势,一纸废旧医的议案才摆在了政府提案上。“假作真时真亦假”。岂不闻"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战国策〉上有“三人成虎”的寓言,足以为鉴。一定要坚决的反击方舟子一流的恶毒进攻,从理论上给予迎头的痛击。坚持中医的科学舆论阵地,加强民众对于中医的信心。中医才能坚实生存的根基。
一定要坚持发展中医的特色和精华,决不能西化中医,那是一条曲线灭亡中医之路。中医人应当认识到,中西医分属不同的的科学范畴,中医“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从整体上把握了人体与自然界的谐和及普遍联系,把握了人体生命机能的特征和复杂的内在的联系。把握了疾病与人体的相互作用的规律。医疗科技越是发展,西医还原论的弊病愈是暴露无遗,中医的整体论的观点越是显现长处。世界医学界必将把希望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中医。
<二>走出去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医有辉煌的历史,有切实的疗效。有灿烂的发展前途。应当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中医只有普及于世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振兴”。像十八世纪的清政府那样,闭关守国过日子,同样是在窒息中医。
大鼻子们头脑灵活的很,他们不像方之流那样一定得在“科学验证”这棵歪脖树上吊死。只要中医能治病,他们就会接纳。目前普及于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医的星星之火,正在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据说目前欧洲人有六成服用中药。美国中医的诊所有7000,法国中医的诊所有2600,英国也有600多家中医诊所。针灸受到各国人们的普遍欢迎,国外的计算机中医诊断水平令国内难望项背,中医治疗非典,治疗艾滋病受到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前景是颇为乐观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只要中医真正走向了世界,只要世界真正接纳了中医,国内反中医勇士们的嘴巴自然就会闭上,它们唯洋爸爸的旨意是从,打祖宗嘴巴的事它们敢干,和洋爸爸“抬杠”的事它们不干。要么怎么来注解“洋奴”呢?
当然,有一个原则应当强调,与国外的交流中,应注意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杜绝像中国“宣纸”那样的冤大头事件。要让洋人知道,中国人照样不提供“免费的午餐”。
《三〉改革好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改革和扬弃,是一切事物的正常的新陈代谢。中医同样不能例外。从事中医的过程中,我常有这样的想法:中国人真了不起,发明了中医中药,以及针灸经络。尤其是经络现象,几百个穴位,那么多经络走向,还有体内循行,在古代的原始条件下,是怎么探索出来的,简直是不可思议,冥冥中似有神助。中华民族就是了不起。
但是,一拿起中药的小戥子称药,一端起熬成药汤的中药碗,我又泄了气,恐怕从孔老二年代就使用它,到了二十一世纪还是照样使用它。历经两千余年仍是“涛声依旧”。简直成了活博物馆。
中医的理论,例如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精津液学说,还有辩证施治,脉诊舌诊等等的宝贵的经验都应该继承和发展下来。这是精华,丢弃就不是中医了。
中医亟待改革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诊断的计算机程序化探索,这方面应加紧进行,听说国外的计算机中医诊断已经很先进,我们若不加把劲,等有一天从国外去进口计算机中医诊断程序,我们不觉得脸上又被人家抽了一耳光吗。到那时扯着嗓子喊“汗颜”有屁用!
国内的中医博士一大堆,专家教授比贫下中农卫生间里的“蝇大人”还多,都干出些什么名堂?没事闲的为虚假广告“站脚助威”“摇旗呐喊”捞点外快。就是中医科研整不出什么真正有水平的东西。
2,中药,中成药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中医大约属于模糊性科学,准确的量化可能对它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医的各个方面都不需要准确的量化。中药,中成药方面我认为以前的准确的量化方面太粗糙。应当全面的,细致地搞一搞。也免得船老板之流戴着显微镜片的眼镜对中医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于促进中药的出口,在国际上广发的普及中药应用,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3,中药的剂型也应当改。完全的应用原生药材太浪费。我认为绝大部分中药都可以压成细末,这样即便在煎服时,有效成分会大部分煎出,减少了药材的浪费。
中国人呲牙咧嘴的喝了几千年的苦药汤,也该换换方式了。能否把大部分中药都提纯到蒸馏液状态,用药时只要把各种药物提纯液配比在一起。喝着方便,也免了熬药之苦。我看完全可以。
这里涉及一个问题,也就是某些中药在混合的加工中,会发生复杂的理化反应,这也许是中药疗效的秘密之一。譬如先下后下某些药物,取其不同的药理作用趋向,在提纯状态就没法体现了。所以,我认为完全撤销中药汤还是不能的。为了多享受点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清福",苦药水该喝还得照喝不误。
但是,起码提纯服用可以等同于丸散用药。不失为一种较好地给药方式。
4,研究单味的中药药理作用,是研究中药的一部分,有意义。但是,这是西医的研究方法。是典型的“还原论”研究方式。中药更复杂的作用在复方,中药的应用精华也在复方。应当切实的加强中药复方的研究工作。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不能说没有,但是太缓慢了。
5,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应在理论与实践的全方位多角度寻找结合点,目前的中西医结合情况应当说有成绩,但是不理想,远远谈不上是结合,有些不妨说是凑合。是中医给西医“打打下手”,当当”使唤丫头”而已。
有时我是怀疑中西医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整体论的中医与还原论的西医是否存在着因果的联系?若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这两种理论是否能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结合?勉强搞出的结合体是否像骡儿那样不伦不类而没有生命力?但是,这仅是个人的想法。“不能以一人之圭臬废天下之绳墨。”
但愿中西医结合能有大发展,走出新路途。在科学技术的攀登中没有平坦大陆可走,坚持不懈的有益的探索总是必要的。
6,我认为从今后中医的发展来看,取得最大成绩的,令举世瞠目结舌的,有可能是经络学说。我认为目前我们所掌握的经络知识,充其量是冰山上的一角。她就像一个包裹着层层面纱的少女,我们只能从线条上欣赏其娥娜的身姿,根本没能窥见其绝妙芳蓉。
其研究前景无限。举世都在关注,但愿这墙里之花不要在墙外先开。但是,不是我没信心,从现有的不敢恭维的学术研究状况看,我看这几乎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
中医的改革是全方位的,不能一一全述。
《四〉有特色
有特色应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要坚持中医防病治病的特色,不能搞“西化中医”“同化中医”。
这个问题目前在各中医院中最严重,我不反对在中医院中完善西医的检查和治疗科目,但是,中医院现在大做广告招揽生意的内容,几乎都是西医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手段。罕有中医特色者。也难怪破船诽谤中医,我们的中医院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不光中医业内人士嗤之以鼻,连老百姓都说,你们再折腾还能比西医大医院先进吗?真是自甘沉沦,自绝前程。
中医院必须以中医的治疗特色,中医的治疗手段告示于天下,才能使中医立足,跟在西医后面亦步亦趋,靠吃人家剩下的残羹剩饭过活,灭亡中医只是早晚的事。
呼吁归呼吁,能否挽狂澜于既倒?我自己都怀疑,但愿我这“草芥之声”广播电台能震动一下“爹妈们”的耳鼓。
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位卑又难忧国啊。
还有一点,就是中医人士们应当面对现实,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西医有飞速发展的科技作后盾,已经形成一套综合的全方位的防病治病的体系,有些优势是中医不可比拟的。故此,冷静地分析形势和中医所处的地位,着眼于发挥中医的特长和专长,在中医治疗比较擅长的各个方面,在常见病与疑难病的许多领域以及最新威胁人类的疾病方面,深入研究,力争有所突破,取得令医学界乃至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成就,中医的立足就是不言而喻的事。
言而总之,中医发展要立足于特色,中医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有自己的优势。发挥这些长处,力争多点突破口,搞出切实属于中医的铮铮业绩,中医自能走向新的辉煌。
[/watermar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cfnct
|
2014-8-21 22:3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狗不挡路,挡路的都是路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溪流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