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长夏养生要防湿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长夏养生要防湿
[复制链接]
539
|
0
|
2014-4-7 00:41:0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长夏”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特定节气,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五个节气。长夏的气候特点是偏湿,脾在体内恰是一个喜燥恶湿的脏器,因而其运化功能最易受到伤害,进而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长夏养生重在防“湿”。这里介绍几种在长夏节气里常用且有效的防湿祛湿方法:
按摩祛湿法
点揉承山穴(伸小腿时,腿肚的肌肉出现交角处),或三阴交(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处),阴陵泉(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处)都很有作用。有条件的话用艾灸效果更好。平时也可点按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处),可健脾胃,有助于运化体内水湿;内湿过重的人,还可以用艾条灸肚脐处的神阙穴。
运动祛湿法
长夏酷热,很多人喜欢猫在空调屋里。其实,你在脱离自然界的同时,也使体内减少了对天阳清气的吸收,会导致脾阳不运,湿从内生,一旦离开空调环境,更容易受到暑湿伤害。正确的做法是,每天保证40分钟左右的运动,通通透透地出一身大汗,同时每天饮用不低于2500毫升的足量水液(加适量糖、盐)以补充丢失的水分,这样,体内水液里的废物,“湿气”每天被清理、更新一次,既排毒又养正,两全其美。需要提醒的是,暑湿易耗气伤阳,刚开始运动应以慢跑、散步、郊游为宜,待身体较为适应后再逐渐增大运动量。
药粥祛湿法
中医认为,脾对水湿的运化有重要作用,粥是养脾胃的最好食物,同时作为药物的媒质,能更好地运载药物发挥功效。
茯苓粥:茯苓粉20克,粳米100克,盐、生姜粒少许。粳米淘净。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转用文火熬至糜烂,再加盐、生姜粒,搅匀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用。能健脾祛湿。
冬瓜粥:冬瓜100克,粳米100克。冬瓜洗净,带皮切成小块,和粳米一起放入沙锅加水,文火熬煮至瓜烂米熟成粥即成,每日上、下午随意服食。能利水渗湿。
砂仁粥:砂仁3~5克,粳米100克。先将粳米淘净煮粥,待粥煮熟后,调入砂仁细末,再煮沸三五分钟即可。早、晚餐温热食。或少量多餐次服用。能升阳化湿。
药茶祛湿法
饮茶是中国人的特有习俗。药茶在长夏养生防湿方面更具独特功作用。
夏枯草茶:取夏枯草60克,红砂糖20克,以沸水1500毫升煎1分钟后,闷泡5分钟,置保温瓶中,代茶饮用。每日1剂。有清肝养脾利湿作用。
柠檬茶:鲜柠檬25克(或干品10克),鲜姜2片。以沸水500毫升煎3分钟后,置茶杯内随饮,可回泡,每日1剂。有祛暑化湿养胃的作用。
双花茶:取金银花5克、菊花3克、绿茶3克、红砂糖10克。每次用沸水200ml冲泡,分2~3次饮用,可回泡,每日1剂。有清肝解毒利湿功能。(张毅 四川省遂宁市中医医院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针道天下
肝病治疗中心
中医内科
会员之家
肿瘤治疗中心
xenh6343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