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尊生保健
›
三春养生各不同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四季养生]
三春养生各不同
[复制链接]
467
|
1
|
2013-6-17 18: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5℃以下、身体舒适不冒汗是春捂标准,口干舌燥吃个梨,春愁养肝,多饮水少喝酒好心情
春天的脚步渐行渐近,“倒春寒”、“春困”、“春发”、“春愁”,正是这类疾病多发的季节,如何保健养生,南京市中医院金陵名医馆主任医师张钟爱指出,春季养生,也分孟仲季,即早、中、晚,不能一概而论,这样人体更能适应节气变化,防病强身。
孟春:乍暖还寒 做好春捂
孟春主要包括立春、雨水两个节气,虽然阳气初升,气温有所回升,但是突如其来的冷空气亦较强,乍暖还寒,正是心脑血管等各类疾病的多发期,因此要做好“春捂”。
“春捂”就是做好保暖,不宜过早脱下棉衣,尤其年老体弱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更要注意,以缓慢调整身体阴阳平衡,适应“倒春寒”气候的变化。“捂”没有具体标准,主要考虑气温和个人感觉。一般15℃是个临界值,低于这个气温,最好不要过度脱去厚外套。当然,每人冷热耐受度不一样,以身体觉得舒适,没有咽喉燥热、身体不出汗为度,一旦过分“捂”,出汗反而更容易着凉。
春天来临,人们常感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上醒来比任何一节气都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可在感觉精神不振时使劲伸个懒腰,同时深呼吸,双下肢尽量用力伸直。中医有“伸展四肢,舒其筋骨”一说,此为养筋,筋健气血行,正气存内,气机通畅。
很多人在初春时节喜欢食补,其实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内热耗阴,气血相耗。饮食以平补为原则,要多吃一些清淡优质蛋白食物,如鸡、鸭、鸽子、鱼类、蛋类、乳类和豆制品,多吃些绿叶菜,特别是发芽的蔬菜,如发芽葱、韭菜、无毒野菜或芽菜类。可常用手指梳头,春天梳头正符合春季养生宣行郁滞、疏利气血,也能壮健身体,缓解春困。
仲春:春燥消火也分型
仲春包括惊蛰、春分两个节气,多风干燥,易鼻子出血、咽喉肿痛、长口疮、便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各种治“上火”药,该选用哪种来灭火呢?张钟爱提醒,春燥分为凉燥和温燥,其中春火又有肝火、心火、肺火、胃火之分,应对症灭火,在选择药物前,最好经专业中医师诊断。规律生活、清淡饮食是去火根本,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等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作用。生活中要劳逸结合,要多吃清火食物,如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
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干燥,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另外如枇杷、百合、银耳、莲藕、山药等食物也具有润肺健脾功效,适合春季食用。
季春:春雨绵绵 做好“排湿”
季春包括清明、谷雨两个节气,天气以阴雨为主,过于潮湿的空气也让人体由内到外不适。湿疹、癣等皮肤病、感冒发烧、呼吸道感染的、肠胃不适、胃口不佳等迎面袭来。张钟爱提醒,多吃薏米、山药、红枣等健脾化湿的食物,为身体“排湿”。
春雨绵绵,易生春愁,肝脏气血淤滞不畅而易成疾,要学会制怒,尽力做到心平气和、乐观开朗,使肝火熄灭,肝气正常生发、顺调。可多喝水补充体液,增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另外,饮酒要适度,不能贪杯过量,因为肝脏代谢酒精能力有限,多饮必伤肝。(钱文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idhb8423
|
2016-9-27 15: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云集 果断围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杏林杂谈
夏采佻yv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