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类] 稻芽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稻芽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查看935 | 回复2 | 2012-7-25 05: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稻芽呈扁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7~9mm,直径约3mm。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sativa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
药材性状
   
稻芽
  本品呈扁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7~9毫米,直径约3毫米,外稃黄色,有白色细绒毛,具5脉。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长2~3毫米,于一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3条,长0.5~1.2厘米。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以身干、粒饱满、大小均匀、色黄、无杂质者为佳。
编辑本段炮制方法
  稻芽除去杂质。
  炒稻芽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深黄色。
  焦稻芽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D)炒至焦黄色。
编辑本段检查
  出芽率取本品,照药材取样法(附录ⅡA),分取对角两份样品至约10g,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百分率。出芽率不得少于85%。
显微鉴别粉末特征
  黄白色。
  ①胚乳细胞含有淀粉粒,单粒呈不规则的多角形,边缘尖锐,直径2-10μm,偶见凹形脐点,层纹不明显,复粒由多数单粒组成,全角多呈卵圆形。
  ②外稃上可见单细胞非腺毛,长150-250μm。
理化鉴别
   
稻芽
  (l)取本品粉末2g,加水4ml置乳钵中研磨,静置片刻,吸取上层清液,滤过。滤液点于滤纸上,喷洒前三酮试剂,在100℃左右的供箱中,放置l-2min,呈现紫色斑块。
  (2)取上述的水提取液,点于滤纸上,喷洒苯胺一邻苯二甲酸试剂,在105℃烘5min,呈现棕色斑点。
化学成份
  含蛋白质、脂肪油、淀粉、淀粉酶、麦芽糖(maltose),腺嘌呤(adenine),胆碱(choline)以及天冬氨酸(asparticacid),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等18种氨基酸。
  药理作用:本品所含的β-淀粉酶能将糖淀粉完全水解成麦芽糖,α淀粉酶则使之分解成短直链缩合葡萄糖,但本品所含的α-和β-淀粉酶量较少,其消化淀粉的功能不及麦芽。
编辑本段功能与主治
   
稻芽
  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名称: 稻芽 汉语拼音: Dooya 英文名: FRUCTUS ORYZAE GERMINATUS 基原: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
  性状: 本品呈扇长椭圆形,两端略尖,长7-9mm,直径约3mm。外稃黄色,有白色细茸毛,具5脉。一端有2枚对称的白色条形浆片,长2-3mm,于一个浆片内侧伸出弯曲的须根1-3条,长0.5-1.2cm。质硬,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 检查: 出芽率 取本品,照药材取样法(附录Ⅱ A),分取对角两份供试品至约10g,检查出芽粒数与总粒数,计算出芽率(%)。 本品出芽率不得少于85%。
  炮制方法: 稻芽 除去杂质。 炒稻芽 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深黄色。 焦稻芽 取净稻芽,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焦黄色。
  性味: 甘,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和中消食,健脾开胃。
  主治: 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中西药分类: 中药(药材及饮片)
carpinteyrogcq | 2015-7-24 05: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啊~
Infuscups | 2017-2-13 22: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