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路路通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果实类]
路路通的功效与作用,中药材路路通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546
|
1
|
2014-3-15 14:49:5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p>中药路路通的释名
本品内有多数蜂窝状小孔,相互交通,故名路路通。
中药路路通的基原
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成熟果序。
中药路路通的植物
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又名摄摄(《尔雅》),枫木(《说文》),枫树(《尔雅》郭璞注),香枫、枫人(《纲目》),枫仔树(《植物名汇》),三角枫、三角尖(《岭南采药录》)。落叶乔木,高20-40m。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叶互生;叶柄长3-7cm;叶片心形,常3裂,幼时及萌发枝上的叶多为掌状5裂,长6-12cm,宽8-15cm,裂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先端尾渐尖,基部心形,边缘有细锯齿,齿尖有腺状突起。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淡黄绿色,成菜荑花序再排成总状,生于枝顶;雌花排成圆球形的头状花序,萼齿5,子房2室,柱头弯曲。头状果序圆球形,直径2.5-4.5cm,表面有刺,蒴果有宿存花萼和花柱,两瓣裂开,每瓣2浅裂。种子多数,细小,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地。
中药路路通的采集
冬季采摘,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中药路路通的药材
路路通Fructus Liquidambaris果序圆球形,直径2-3cm。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有多数尖刺状宿存萼齿及鸟嘴状花柱,基部有圆柱形果柄。小蒴果顶部开裂形成空洞状,可见种子多数。体轻,质硬,不易破开。气微香,味淡。以个大、色黄、无果柄者为佳。
中药路路通的化学成分
枫香树果含28-去甲齐墩果酮酸(28-noroleanonic acid),左旋肉桂酸龙脑酯(bornylcinnamate),苏合香素(styracin),环氧苏合香素(styracin epoxide),异环氧苏合香素(isostyracin epox-ide),氧化丁香烯(caryophyllene oxide),白桦脂酮酸(betulonic acid),24-乙基胆甾-5-烯醇(24-ethyl-△5-cholestene-3β-ol)。
中药路路通的作用(药理作用)
路路通甲醇提取物白桦脂酮酸对CCl4及氨基半乳糖诱导的大鼠肝细胞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路路通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肿胀有抑制作用。
中药路路通的炮制
1.路路通:取原药材,拣净杂质,剪去果柄,洗净,干燥。
2.炒路路通:取净路路通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焦黄色,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搓去刺尖,簸净。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中药路路通的药性
味苦、微辛,性平。归肝、胃、膀胱经。微香行散。
1.《现代实用中药》:“味苦、涩,性平,无毒。”
2.《泉州本草》:“辛、苦,性平。”
3.南药《中草药学》:“入肝、膀胱经。”
中药路路通的功效主治
疏肝气,通经络,祛风湿,利水道。主治脘腹胀痛,月经不调,乳结,乳汁不通,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水肿,小便不利,痈肿湿疹。
1.《纲目拾遗》:“辟瘴却瘟,明目,除湿,舒筋络拘挛,周身痹痛,手脚及腰痛,焚之嗅其烟气皆愈。”
2.《岭南采药录》:“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3.《现代实用中药》:“烧灰外用于皮肤湿癣、痔漏等。有收敛、消炎、消毒作用。”
4.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除湿,行气活血。治风湿性腰痛,心胃气痛,少乳,湿疹,皮炎。”
5.《浙江药用植物志》:“行气宽中,活血通络,利水。治胃痛腹胀,风湿痹痛,乳中结块,乳汁不通,小便不利,月经不调,荨麻疹。”
中药路路通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2g;或研末,2-4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烧烟嗅气。
中药路路通的使用注意
阴虚、月经过多及孕妇禁服。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凡经水过多及孕妇忌用。”
中药路路通的应用配伍
1.疏肝气,通经络:
本品味苦微辛,能疏肝行气,活血通络,故可用于脘腹胀痛、妇女月经不调、乳结、乳汁不通等证。凡肝郁气滞,胃脘胀痛者,可与木香、佛手、枳壳等配伍,以理气和胃;凡少腹疼痛者,可与川楝子、延胡索、柴胡等同用,以疏肝止痛。凡妇女气滞血瘀,月经不调者,可与当归、香附、益母草等相合,以行气活血;凡肝经郁滞,乳结胀痛者,可与青皮、丝瓜络、穿山甲等相配,以疏肝通络;凡产后乳汁不通者,可与王不留行、漏芦、通草等并施,以通络下乳。
2.祛风湿,利水道:
本品苦辛微香,能祛风燥湿、通利水道,故常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水肿、小便不利、痈肿湿疹等证。凡风湿痹痛、肢体麻木、手足拘挛者,可与独活、木瓜、当归、鸡血藤等配伍,以蠲痹养血。凡水肿、小便不利者,可与茯苓皮、泽泻、车前子等同用,以利水消肿。凡痈肿、湿疹等证,则可与蒲公英、黄柏或苦参、蛇床子等相合,以清热解毒或除湿敛疮。
中药路路通的附方
1.治风湿肢节痛。路路通、桑枝、海风藤、橘络、苡仁。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
2.治脏毒。路路通1个。煅存性,研末。酒煎服。(《古今良方》)
3.治耳内流黄水。路路通15g,水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4.治癣。枫木上球10个(烧存性),白砒五厘。共为末,香油搽。(《纲目拾遗》引《德胜堂方》)
5.治过敏性鼻炎。路路通12g,苍耳子、防风各9g,辛夷、白芷各6g。水煎服。(《中药临床应用》)
6.治荨麻疹。枫球500g,煎浓汁。每日3次,每次18g,空心服。(《湖南药物志》)
文献综录
《纲目拾遗》:“其性大能通十二经穴,故《救生苦海》治水肿胀用之,以其能搜逐伏水也。”
附药
白胶香(《新修本草》)又名枫树脂(《新修本草》),白胶(《儒门事亲》),芸香(《本草原始》)。为金缕梅科植物枫香树的树脂。味辛、苦,性平。归脾、胃、肝经。清香入血,可行可止。功能祛风定痛,活血止血,解毒生肌。主治瘾疹风痒,中风瘫痪,风痹,腰痛,牙痛,吐血,衄血,咯血,痈疽疮疹,痰核瘰疬,金疮折伤。内服:多入丸、散;或煎汤,3-6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制膏摊贴。孕妇禁服。
①《新修本草》云:“主瘾疹风痒,浮肿,齿痛。”
②《纲目》云:“治一切痈疽疮疥,金疮,吐、衄、咯血,活血,生肌,止痛,解毒。烧过揩牙,永无牙疾。”
③《本草求原》云:“治中风,腰痛,行痹,痿厥,脚气,脾虚久泻。”
④《简要济众方》治吐血不止:白胶香不计多少。细研为散。每服二钱,新汲水调下。
⑤《百一选方》治衄血:蛤粉、白胶香等分。以好松烟墨汁调服。
⑥《圣济总录》独圣散,治虚劳咯血不止:枫香脂不计多少。细研为散。每服一钱匕,煎人参糯米饮调下,不计时候。
⑦《疡科选粹》破坚散,治瘰疬未破:白胶香、海螵蛸、降真香各等分。上为末掺患处,外以湿纸掩之,一夕而退。
⑧《安老怀幼书》白香散,治一切恶疮疼痛不可忍者:枫香脂一分(细研),腻粉一分。上同细研合匀。每有患者,令洗后以药末敷疼痛处立止,贴至瘥为度。
⑨《证治准绳》治臁疮:白胶香、黄柏、软石膏各一两,青黛、龙骨各半两。共研细末,香油调敷。
⑩《鸡峰普济方》白胶香膏,治折伤:乳香、白胶香、沥青各等分(研)。以脂麻油和如面剂,重汤煮成膏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wgqm9685
|
2015-11-26 12: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露珠湿沙壁,暮游萧寂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美容之声
医理探源
vsha2110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