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类] 巴豆的功效与作用-巴豆图

[复制链接]
查看899 | 回复2 | 2010-4-8 02: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豆



Badou


CROTONIS FRUCTUS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

【性状】本品呈卵圆形,一般具三棱,长1.8~2.2cm,直径1.4~2cm。表面灰黄色或稍深,粗糙,有纵线6条,顶端平截,基部有果梗痕。破开果壳,可见3室,每室含种子1粒。种子呈略扁的椭圆形,长1.2~1.5cm,直径0.7~0.9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小点状的种脐和种阜的疤痕,另端有微凹的合点,其间有隆起的种脊;外种皮薄而脆,内种皮呈白色薄膜;种仁黄白色,油质。气微,味辛辣。

【鉴别】 (1)本品横切面:外果皮为表皮细胞1列,外被多细胞星状毛。中果皮外侧为10余列薄壁细胞,散有石细胞、草酸钙方晶或簇晶;中部有约4列纤维状石细胞组成的环带;内侧为数列薄壁细胞。内果皮为3~5列纤维状厚壁细胞。种皮表皮细胞由1列径向延长的长方形细胞组成,其下为1列厚壁性栅状细胞,胞腔线性,外端略膨大。

(2)取本品种仁,研碎,取0.1g,加石油醚(30~60℃)1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巴豆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药材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甲酸(10: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  不得过12.0%(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  不得过5.0%(附录Ⅸ K)。

【含量测定】脂肪油  取本品粗粉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适量,加热回流提取(8小时)至脂肪油提尽,收集提取液,置已干燥至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上低温蒸干,在100℃干燥1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脂肪油不得少于22.0%。

巴豆苷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甲醇-水(1:4: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92nm。理论板数按巴豆苷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巴豆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水制成每1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种仁粉末(过三号筛)约0.3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3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干溶剂,连同滤纸筒移入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水50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24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巴豆苷(C10H13N5O5)不得少于0.80%。


饮片

【炮制】生巴豆  去皮取净仁。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与主治】外用蚀疮。用于恶疮疥癣,疣痣。

【用法与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患处,或捣烂以纱布包擦患处。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牵牛子同用。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巴豆图片
巴豆







巴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illumouth | 2015-3-27 20: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内容了,懒得回复了都~
Infuscups | 2016-11-8 02: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