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养生
中医
疾病
方药
针灸
古籍
论坛
BBS
公告
搜索
搜索
中医基础
中医诊断
临床经验
理论探讨
中医文化
新闻动态
内科
外科
妇科
儿科
传染病
肿瘤
医案
中药
方剂
经典类
方剂类
各家类
五官类
四诊类
针灸类
外科类
妇儿类
医案类
养生类
现代类
本版
帖子
用户
大医精诚网
»
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药方剂
›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鹿衔草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全草类]
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鹿衔草的副作用及食用方法
[复制链接]
842
|
2
|
2011-3-6 07: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中药属性
药品简述
药名:鹿蹄草
汉语拼音:Lù Tí Cǎo
英文名:wintergreen; Pyrola rotundifolia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1、Pyrola deco-rata H.Andr.
2、Pyrola calliantha H. Andr.[P.Rotundifolia L.Subsp.Chinensis H. Andr.」
3、Py-rola japonica Klenze exAlef.
4、Pyrola incarnata Fisch.ex Dc.
别名:鹿含草、鹿衔草、破血丹、小秦王草、破血丹、纸背金牛草、大肺筋草、红肺筋草、鹿寿茶、鹿安茶、鹿含草、薇衔
性味:甘苦,温。
归经:入肺经、胃经、肝经、肾经。
功能:能补虚、益肾、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补肾强骨、止咳、止血。
主治:主肾虚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新久咳嗽、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克;研末,6-9克。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撒;或煎水洗。
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下或阴湿处。
资源分布: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贵州、四川、西藏等地。
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普通鹿蹄草、鹿蹄草、日本鹿蹄草、红花鹿蹄草的全草。
采收储藏:栽后3~4年采收,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又可采收1次,除去杂草,晒至发软,堆积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变紫红或紫褐色后,晒或炕干
炮制: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稍润,切细,晒干。
药材性状
鹿衔草
干燥全草,茎紫褐色,稍具棱,并有皱纹,无毛,微有光泽。叶柄长,扁平而中央凹下,两边呈膜质状,常弯曲,无毛。叶片皱缩,稍破碎,上面紫红色,少有呈棕绿色者,光滑,下面紫红色,无毛,叶脉微突;纸质,易碎。有时可见花茎,上有数朵小花或扁球形棕色蒴果。气无,味微苦。以紫红色或紫褐色、无杂质者为佳。根茎细长。茎圆柱形或具纵棱,长10~30cm。叶基生,长卵圆形或近圆形,长2~8cm,先端圆或稍尖,全缘或有稀疏的小锯齿,边缘略反卷,上表面有时沿脉具白色的斑纹,下表面有时具白粉。总状花序有花4~10余朵;花半下垂,萼片5,舌形或卵状长圆形;花瓣5,早落,雄蕊10,花药基部有小角,顶孔开裂,花柱外露,有环状突起的柱头盘。蒴果扁球形,直径7~10mm,5纵裂,裂瓣边缘有蛛丝状毛。[1]
主产于浙江、安徽、贵州、陕西。此外,黑龙扛、四川、云南及海南等地亦产。以浙江产量大,浙江、安徽产者质量为佳。云南以鹿衔草全草熬膏,商品为棕色方块状的固体,气清香,味甜,名鹿衔草膏,功能补气补血。[2]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筛去泥沙,洗净,稍润,切细,晒干。
采收储藏
栽后3~4年采收,在9~10月结合分株进行。采大留小,扯密留稀,每隔6~10cm留苗1株。以后每隔1年,又可采收1次,除去杂草,晒至发软,堆积发汗,盖麻袋等物,使叶片变紫红或紫褐色后,晒或炕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yongkang3214
|
2015-5-11 12: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鄙视我的人这么多,你算老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pletchernhf
|
2016-12-6 10:0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乌溜溜的黑野猪和你的小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尊生保健
affestcic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中医沙龙
尊生保健
走进中医
医理探源
临床经验
中药方剂
四大经典
美容之声
声乐治疗
房中探玄
针道天下
中西结合
古今医案
中医资源
医学视频